
-
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1-29 16:54
新加坡突寬鬆 亞幣驚貶 星元探4年半新低 其他央行壓力增
貨幣大戰強襲亞洲。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昨無預警在非例會期間宣布寬鬆貨幣,縮減星元兌一藍子貨幣交易區間斜率,升高台灣、泰國等其他亞洲央行寬鬆壓力,星元兌美元應聲重貶1.3%至近4年半新低1.3569,馬元、泰銖等亞幣同步走貶。
新加坡金管局原訂在4月舉行貨幣政策會議,這次突然開會已屬意外之舉,而金管局不但主動下調星元交易區間斜率,為2001年911事件之後首度在每年2個預定會議之外無預警發布新政策,還調降今年通膨率預估至-0.5~0.5%,明顯低於去年10月公布的0.5~1.5%,反映在油價長時間維持低點升高通縮風險的預期下,金管局也加入全球其他央行寬鬆貨幣政策突襲行列。
低油價通縮風險升
新加坡金管局主要以匯率而非利率作為貨幣政策主要調節工具。在昨天公布的聲明中,金管局表示,調整貨幣政策,是為了因應去年10月會議後新加坡國內通膨明顯轉向,在油價不太可能大幅反彈之下,限制了通膨走升。
在全球央行爭相寬鬆下,加深了亞洲國家貨幣競貶的可能性。如同許多亞洲國家一樣,新加坡嚴重倚賴出口,若星元走貶,有助增加出口商品在全球的競爭力。
增出口商品競爭力
過去3個月,星元兌美元走貶近6%,在彭博追蹤11種亞幣中,貶幅高居第3。樂天證券固定收益業務部門經理相馬勉預估,新加坡金管局料放手讓星元穩定走貶,3月底兌美元可能貶至1.4。
其他亞幣同樣貶勢難擋。中國人民銀行(人行)雖接連2日調升人民幣中間價,昨以6.1282兌1美元開出,但即期匯價仍連3日逼近跌停,昨一度較中間價走貶1.96%,逼近2%的浮動限制,創下歷來對中間價的最大折價幅度,終場則貶值0.07%,收6.248。
主要央行近月突襲行動
民幣連3日近跌停
中國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當前人民幣有效匯率並不均衡,持續被高估,拖累中國經濟遲遲無法復甦,若人民幣高估的狀況得到修正,中國經濟將輕鬆回到7.5%的成長速度,他更大膽預估,今年人民幣匯率貶值幅度最高達5%左右。
中國已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人民幣的使用也愈來愈廣泛。據環球銀行財務電信協會(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WIFT)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經過近1年持續在第7名之後,人民幣在去年11月終於超越加元與澳元,躋身全球前5大支付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