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全十美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4-08-03 10:09
老美學中文心情矛盾
(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特稿)
在學中文愈來愈熱門的美國,也有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在學校學中文,不如把教學資源投資在教孩子更多科學、工程、數學等方面的知識,啟發創造力。
前陣子在波特蘭幫家人購買維他命,店員詢問是否要辦會員卡,可享優惠,我說,家人並不住在美國,所以用不上。店員看著我信用卡的名字,隨口說,他有個表哥,大學主修中文,念完碩士之後在一家美國大型企業找到工作,因為中文講得非常好,被派去中國大陸擔任部門主管,還娶了當地姑娘,落地生根。
店員帶著興奮口氣與激動的表情說:「他拿的薪水非常高!」
記得一位育有一雙混血兒女的台灣媽媽跟我說過,她的兒子不喜歡上中文學校,寫功課拖拖拉拉,甚至還說不想讀了,因為覺得平常根本用不到中文。結果,押著孩子每個週末繼續回到中文學校上課的,並不是這位台灣媽媽,而是她那中文一竅不通的洋老公,他要求兒子一定要聽媽媽的話,繼續把中文學好,「20年後,你會很感謝媽媽。」
面對全球化職場 美媒呼籲下一代學中文
過去十幾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各種經貿、商務、文化交流越來越熱絡,中文也成為美國人學習外語的熱門選項。美國民眾學習中文的目的,除了希望了解不同文化、學習更多世界語言之外,許多人也希望因此增加將來的求職優勢,憑藉著流利的中文程度,讓自己在眾多求職者當中脫穎而出,找到理想工作。
「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2011年在一篇「美國孩童是否應該學中文」的評論專欄當中曾分析,身處全球化職場的大環境中,美國人應該為孩子預做準備,讓孩子們對於其他文化及語言擁有足夠知識,如此一來才能在爭取高薪職務的競爭當中取得關鍵優勢。
文中指出,中國大陸不可避免將在當代美國兒童的未來人生扮演重要的經濟、政治與文化角色,因此美國家長必須讓孩子能夠跟中國同儕能夠交流,能夠合作,也要能夠相互競爭;如果在美國公立學校教孩子中文,「我們會是在孩子身上做出睿智的投資,讓他們擁有某些重要技能,他們將來如果想要爭取需要高度技能的工作,並且在緊密相連的21世紀經濟環境底下成長茁壯,這些技能會是必要的。」
全外語教學代價不菲 一學期要40萬
在公立學校教中文的這套理念,雖然受到不少美國家長歡迎,但實際上執行起來,卻難免遭遇困難。以波特蘭地區公立高中為例,近幾年受到美國經濟不景氣,學區預算嚴重緊縮的影響,教職員工人數大幅刪減,原有的中文外語課程也紛紛取消。想要學中文的孩童,如果來自華裔家庭,進入每個週末上課的中文學校通常是第一選擇,至於選擇簡體中文或正體中文教學的學校,決定因素經常與家庭背景有關。
對於沒有華裔背景的美國孩子來說,自行尋找中文家教老師、參加華語進修班,都是非常普遍的選擇。在波特蘭地區也有以「培養國際公民」為宗旨的國際學校,分別以全中文、全日文或全西班牙文的方式全程教學,聘請這些語言的母語老師,從幼幼班可以一直念到五年級,但學費頗為昂貴,依年級不同一學期學費在1萬1000多美元到1萬5000多美元之間(約新台幣33萬到45萬之間)。
不過,「商業週刊」的討論當中,也有美國家長對於孩子學中文抱持反對立場。家長史都華(Matthew Stewart)便指出:「商業的語言是錢,不是中文」,就算在美國商業圈當中,能說中文的人數比例也只是少數,但這完全不妨礙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經貿往來。
一頭中文熱 反對者說用錯力氣
身為「密爾本家長反對特許學校」(Millburn Parents Against Charter Schools)組織成員的史都華認為,與其讓美國孩子在學校學中文,不如把教學資源投資在教孩子更多科學、工程、數學等方面的知識,啟發創造力,「讓我們把焦點放在把製造產業帶回美國來,降低美國的失業率。如果中國想要繼續跟我們做生意,讓我們要求他們必須遵守更高標準的勞工政策以及環保規定,這些議題我們一樣也要教導我們的孩子,否則的話,我們將會更加削弱我們的經濟,對未來的世代造成損害。」
沒有華裔血源,自己完全不會講中文的美國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去「中文沉浸課程」(Chinese immersion program)方式教學的全中文學校,是不是都是把目標放在增加孩子日後的就業優勢?對於我的詢問,波特蘭國際學校(The International School)校長奧西尼(Alfonso Orsini)曾在接受專訪時笑著表示,實際情況並不像外界以為只有「為孩子將來工作預做準備」的單一動機。
他說,國際學校原本只提供全西班牙文課程,全中文課程是在1996年才開始,成立原因並不是因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而產生的「中國熱」,而是波特蘭當地有不少民眾領養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幼齡孩童,這些美國家長希望自己的養子養女能夠保持中華文化根本,紛紛懇求學校增設中文班,才促成了全中文課程的推出。
他說:「因為在1996年的時候,中國經濟發展可以說才剛起步而已,所以那時候的家長們並沒有想到做生意這一點,如今的家長們也不是以這點為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