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6-07 11:49
品人生:為何男人沒有「婆媳問題」?
本帖最後由 095 於 14-06-10 02:13 編輯
為何男人沒有「婆媳問題」?
中時電子報李岳霞
不論東西方,婆媳問題一向都是能輕易觸動女性神經的議題。但為什麼相較之下,男人與岳父母之間的愛恨情仇似乎成不了構成議題的氣候,甚至連男人對岳父母的黑暗真心話都少有耳聞?
據美國《真實簡單》雜誌的解釋,這不僅因為社會上早已流傳太多婆媳黑暗傳說,婆媳不合已成刻板印象,更因為女性會比男性花更多力氣分析與擔憂人際關係:「她說那話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她不回我」等各種臆測,都可以讓一顆小芝麻滾成大雪球。對立愈多,高牆愈高。
相反的,遇到衝突時,男人不覺得衝突「耐人尋味」,他們不想被卡住,也不想浪費時間面對,算了就好。
美國人稱「愛情醫生」、奧克蘭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泰莉.歐巴奇(Terri Orbuch)解釋:「男人理解,他們就是得好好與岳父母和太太的家人相處,但不一定要『愛』他們。」就算男人一點也不喜歡太太的家人,也不至於要跟對方不相往來。男女之間差異的關鍵是:男人不需要知道「為什麼」,但女人就是要打破砂鍋追到底。媳婦會想:我做錯什麼?為何婆婆不高興?婆婆會想:為什麼我媳婦總是對我有意見?
此外,家有女兒的媽媽,會比家有兒子的媽媽更容易適應婆婆的角色。女兒青春期時頻繁的吵架,讓身經百戰的媽媽比較善於和媳婦或女婿溝通,尊重彼此的界線。但家裡只有「省話一哥」兒子的媽媽就會適應的比較辛苦。加上多數男人,在婚前都認為媽媽是他們心中最完美的人,但結婚以後,心裡最重要的人變成了太太。雖然理所當然,但媽媽的失落也不容易平復啊!
4策略,男人不再當夾心餅乾文/李宜蓁
「就是什麼時候關瓦斯、洗碗要不要烘乾這種芝麻小事啊!天天吵,事情真的沒那麼嚴重啊!」彰化縣香田國小總務主任蔡秋雄,回想十年前,和太太剛搬回二林老家跟母親同住時,那段婆媳爭戰不休的日子,語氣還是好無奈。
為此,他攻讀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在職班,研究論文的主題就是〈婆媳過招下為人子(夫)者之生活經驗〉。他訪談了七位深受婆媳問題困擾的男士,發現那些外表看起來好像不受影響的大男生們,談到深處還會大哭。
「因為一邊是媽媽,一邊是太太,都是最愛的人,卻偏偏彼此為難,」蔡秋雄說,這群男士的共同經驗是被拉扯、被夾擊、被要求選邊站,恨不得跪下來祈求她們別再吵了。
「既然兩邊都不能得罪,所以躲著,最後卻兩邊都得罪了,」呈杰(化名)面對婆媳問題,剛開始和大多數的男人一樣躲得遠遠的。多數的男生像他一樣,從小就聽媽媽的話,不太可能因為太太跟媽媽起衝突,就跳出來解決。他以為兩邊可以自行化解衝突,問題卻愈燒愈大洞。蕭美君說,已婚男性經常以工作應酬逃避問題,甚至有人因而出現身心症狀要求住院,但一住院,症狀馬上就消失了。
蔡秋雄從訪談過程中了解,原來幾乎家家都有婆媳問題,不是只有他這麼苦。認清這個現象背後的本質以後,他才慢慢接受事實,從人生幽谷中走出來。
「婆媳要是八字不合,真的強求不來,要看開,」蔡秋雄說,婆媳同住十五年了,媽媽至今還是不願意烘乾碗盤,怎麼辦呢?他就順手每天拿起來烘一下,「每個人的個性就是不一樣嘛。」
他的研究也發現,男人經歷婆媳過招後,大多願意主動學習協助家務,更敏銳的去感受媽媽與太太的情緒,在婆媳中間找尋自在的位置,並發展出讓婆媳相安無事的策略:
1. 兒子跟母親頂嘴,事後只要誠心道歉,母親一定會諒解,但媳婦一句反對便是忤逆,因此表面上一定先順從母親,私下再與太太討論,安撫她的情緒並做其他補償。
2. 衝突當下,千萬別馬上傳達雙方的氣話。要先去掉情緒字眼,再傳達彼此真正的意思。
3. 以自己(而非太太)的需求為主要訴求點,媽媽通常比較聽得進去。
4. 要求婆媳情同母女不切實際,反而把彼此當「外人」,尊重兩個字才會拿出來。
經過幾年的磨合和三方努力,蔡秋雄家中的婆媳問題已不復存在,「當她們兩個人站在同一國罵我,我居然有種甘之如飴的感動。」有時回頭想,他還覺得好笑,「當初到底在吵什麼啊?!」雖然婆媳還是沒有情同姊妹,但兩人一路走來互相扶持,太太與媽媽的親密度或許已經比出嫁的姊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