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5/16/51677.jpg)
-
宏如 發達公司總經理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3-19 18:57
孩童期獲得的教訓打造出人生雛型
孩童期獲得的教訓打造出人生雛型
成年人在回想往事時,多少能勾起自己尚是孩童時的幾分記憶。上小學時,暑假是最讓人興奮的。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不用上學,多少會令小學生們喜出望外,會感覺到學習壓力被解放了。但假期終會結束,當夜晚變得涼爽,隱約的蟬鳴聲帶來秋分氣息時,小學生們開始憂鬱起來,感覺到父母要來嘮叨了。果真父母過來追問:「你的暑假作業做完了沒有!」這下糟糕了!作業沒有做完,勞作也沒完成!小孩子著急了,一時不知該從哪裡著手才好;在「二律背反」的心態下反而沒有什麼進展。
小孩子自然會想要依賴自己的父母:「勞作讓爸爸做,功課讓媽媽幫忙。」如果父親好說話,當真會助自己的孩子一臂之力;但如果父親只知道工作、不關心孩子,孩子就會變得孤立無援。孩童的年齡雖小,但內心已能充分感覺到有他力的存在。小學生們還會相互求援,共同分擔來完成功課。但在結果上不一定都能滿意,因此不得不在放假的最後幾天,品嚐像地獄般的苦澀。
從孩童這樣的行為模式中,其實可以看到整個人生的縮影。在放暑假的強烈解放感之下,能立即著手做功課的學生不多。大多數學生容易被這種解放感沖昏了頭,不知不覺地走向安逸的一面,或許可以說這就是人性的一面。儘管明知日後等待著自己的是痛苦,卻仍然按捺不住自己,跑去吃吊在眼前的「解放感覺」的魚餌,進而上了鉤。事實上,這些孩童時的教訓就是今後自己的人生雛型,它會隨著成長,在日後活生生地表現出來。
考大學時也會有近似的經歷。善於學習者,大都是先做預習的人,在第一學期時預習好後兩個學期的課程,甚至更多的課程;這樣的人通常會有不錯的學習成績。相反地,喜歡臨時抱佛腳的人,在考試前才熬夜苦讀,或者在考試後才拿起書本來讀的人,這一類人往往在吸收學識的問題上一拖再拖,遲人一步。
這也是種人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從此人所持人生觀中看到他的將來。人生各有所長。兔子跑得快,自有其飛躍的時期,烏龜的悠悠然也別具一格。在兔子和烏龜賽跑的故事中,兔子能跑得飛快,卻在中途睡覺,結果輸給了烏龜。如果用比較短的周期觀察人生就會發覺,兔子式的人生也不算壞,至少它還有睡一覺的餘地;這當屬一大新解。解決煩惱也同樣,想解決掉幾十年後的麻煩事是困難的。人之所以有時在精神上無法振作,其原因多是對眼前的事情感到憂愁。若總是憂慮幾十年後的事情,此人如不是個出奇的大人物,要不就是恰恰相反。一般來說,人通常是為當下的事,或遠者幾個月、一年後的事而煩惱的。
用反向思考來看待兔子式的人生,會發現當中也有難能可貴之處。向前奔跑一段後便睡上一覺,至少不必為許多繁雜事擔憂。常常有消極思考傾向的人,必須檢討自己是不是有拖延事情的習慣?是不是像孩童那樣,在暑假將結束時才動手做功課?是不是有自卑的心理?當做如此思考時,或許會有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