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12-26 09:55

看韓國政經發展 台灣要有超越決心

看韓國政經發展 台灣要有超越決心
南韓執政黨新世界黨候選人朴槿惠,日前以超過100萬票的差距,成為南韓史上首位女總統,除了代表韓國民眾保守中求穩健發展的選擇;朴槿惠的勝選,對男性主導的南韓政壇也是性別上大躍進。最近更有消息指出,朴槿惠將在明年2月下旬新政府成立後,大量啟用女性和理工科人才,預期將可因此提升韓國高等學府、企業界或政府部門對女性的重視程度。
事實上,韓國對女性的歧視由來已久,我自己就曾有很深的體悟。10多年前,我在某美商國際管理顧問公司服務;一次偶然機會,顧問公司美籍副總帶領團隊到韓國與客戶開會,沒想到對方韓國總裁,看到顧問團員中有1位年輕的韓籍女研究員時,就驚訝且不屑地向美籍副總說,女性研究員的表現不會比男性好,有意施壓將她換掉。美籍副總雖然面對強大壓力,仍強調女性在工作上的細心與軟實力為理由,婉拒對方的要求;果真那次的委託案,因該位韓國女性的參與,有了傑出表現與驚喜的結果。
這次朴槿惠的勝選,除了代表韓國性別平權的大躍進,也凸顯韓國過去10多年來力圖振作與觀念上的革新。如今的韓國,在歷經1997年金融風暴後的15年後已經浴火重生,平均國民年生產毛額超過2萬美金。2012年對韓國而言,更是豐收的1年,不僅在手機、家電、汽車等各產業上都超越國際強敵、在科技產業如面板之技術及訴訟案上也重創台灣產業,就連在文創產業的影響力也都風靡全球,例如1支PSY大叔的騎馬舞竟也都征服東西方。整體的經濟表現更是有目共睹,可望在今年底超越義大利成為世界第八大貿易國。
工研院IEK投入在韓國相關領域的研究已逾10年,觀察到韓國在許多方面的成功絕不僥倖。韓國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例為3.74%,比台灣多了0.75%,比日本多了0.5%;也成立大型智財管理(Intellectual Discovery)公司,協助產學研機構建立智財供需的生態體系,成果之一顯現在技術貿易收支比,由2001年23%成長到2010年33%,台灣同期約19%。為強化韓國在大陸經商的實力,鼓勵韓國學生到大陸留學,是大陸第一大外籍學生族群,也積極吸引陸生到韓國留學;鼓勵愛用韓國製造的產品,因此在街頭常看到民眾自豪地使用韓國手機及成衣;歷任總統不論黨派持續扶植出口產業,推動與多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並以法規鬆綁減半為目標。
台灣和與韓國相比,除了可從韓國的優勢自省學習外,其實不需要妄自菲薄或自亂陣腳,要有超越的決心和策略外,要有均衡永續發展的考量,人民也要有支持政府的信心。
韓國在經濟亮眼的成績下,暗藏了不少隱憂:包括國家負債居高不下、物價飛漲、貧富差距懸殊、年輕人就業困難且自殺率高、中小企業飽受大型企業資源排擠等。其中最嚴重的就是,韓國企業發展失衡;韓國傾國家之力發展大型企業的策略,雖然成功扶植了三星等大型企業,但實際上持續擴大與韓國中小企業的差距,造成市場風險過高與中小企業創新動能不足。
一旦大型企業經營不佳,就恐將嚴重衝擊國家競爭力;例如諾基亞手機發展的興衰就足以牽動芬蘭的經驗,就是值得各界深思之案例。
相對韓國的優勢與隱憂,台灣應該要採用不對稱的策略才能超越韓國。比如善用台灣中小企業的活力和韌性,大幅啟動跨領域的新創生態體系,徹底執行政府規劃多元的產業升級轉型方案(如三業四化策略、中堅企業躍升計畫等),並且以開放的心態來思考互補型勞動力、國際化育才與攬才、經濟與永續雙軌、自主性法規修訂、和兩岸競合等策略議題,讓台灣整體的環境脫胎換骨。
而其中唯一要效法韓國的地方,就是政府對產業政策執行上的決心,以及人民對國家的信心。唯有台灣人民對台灣轉型升級有信心,才能以創意(creativity)進行新商業營運模式、以創新(innovation) 在產業和技術上進行系統整合,並以創業(entrepreneurship)開啟全民經濟新動能,以均衡發展做為佈局的考量,才能在不斷追求超越中,擘劃出國家永續發展的競爭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