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耐隆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4-04 18:46

散戶的告白:要被剝幾層皮?

台股才因油電雙漲通膨疑慮,壓抑上攻動能,如今資本利得稅的證所稅陰霾還未散去,又爆出個二代健保股票股利納入補充保費爭議,股民感嘆,勞務薪資不漲,稅、費拼命漲,政府口口聲聲的公平正義與安定,不但沒看到,還把小散戶股民在股市的小利得視為肥牛頻頻扒皮。
從油電雙漲談起,馬總統說,是「短空長多」政策,為國家長遠發展,必須這樣做,從全球資源角度與環保目的來看,利益良善,但總統說出可理解民眾因相關支出增加、生活負擔變多而有抱怨話語,就顯的格格不入,難道政府功能不是在幫民眾謀福利,減輕民眾在民生上的壓力?
其次,證交稅議題上,財政部長劉憶如似有似無的談話內容,原資本利得稅的初衷是要解決台灣社會貧富差距與公平正義的問題,讓所得高、享有社會較多資源的富者多分攤一些社會責任。不過相關議題延燒迄今,資本利得稅還沒討論出結果,其中的證所稅已經搞得股市烏煙瘴氣,就連傳說中的五套版本,若依劉憶如的「證交稅與證所稅不能比現狀少」、資本稅不會維持現狀等等話語來邏輯分析,每套組合幾乎都有爭議,也似乎有窒礙難行之處。
今年元月中的總統大選,人民才因安定選擇不改變政府,如今政府財政窘迫,希望透過財政健全小組來進行稅改,但一般市井小民只想知道,「我的生活成本會如何?」,在油電雙漲議題下,稅改與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政策中,到底哪一個稅會實施,是不是真的課得到有錢人、公平正義為何?還有生活成本增加,但是政策有沒有配套?
尤其現在資本市場幾乎處於四面楚歌狀態,套句市場中實戶的看法,小散戶在股市中賺錢機會小於法人與大股東,市場大咖資本利得高,增加部分成本不痛不癢,但小散戶卻一個都逃不掉,政府這一次的政策,是在保護小民還是富人,沒有一個民眾有信心說出答案。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