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陽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1-30 08:05
日盛投資早報分析及推薦
本帖最後由 太陽 於 12-01-30 08:07 編輯
台股投資早報101/01/30 星期一
四大主軸
多空:量能持續增溫短多仍在延續
區間:7150-7350
主流:Apple、手機、面板、IC 設計、太陽能、LED、中概內需、台灣內需、汽車相關
指標股:2317 鴻海、2474 可成、6269 台郡、3211 順達科、3149 正達、8078 華寶、8101 華冠、
3311 閎暉、2402 毅嘉、2409 友達、3034 聯詠、6244 茂迪、2448 晶電、2915 潤泰全、
2903 遠百、2707 晶華、2704 國賓、2227 裕日車、4523 永彰
大盤
量能持續增溫短多仍在延續
1. 由於歐債問題持續往好的方向發展,再加上美國企業財報表現亮眼,以及美國聯準會將持續低利政策
下,農曆年期間國際股市全面上漲,其中SOX 在台積電法說內容與英特爾財報優於預期的激勵下,農曆
年期間大漲7.3%,NASDAQ 在APPLE 財報表現亮眼下,亦有3.24%漲幅;歐洲在歐債問題紓緩下,德國
亦有2.83%漲幅,歐元創下1.3219 美元的高點〈創下去年12/13 新高〉,美元指數從81.784 回落至
78.836;在農曆年假期後半段開盤的南韓股市、香港股市亦有亮眼表現,漲幅約有4%。綜括而言,台
股或將受惠國際股市的亮眼表現,開出亮眼紅盤。
2. 有關歐債問題,標準普爾在1/16 將歐洲金融穩定基金(EFSF)調降評級,並且調降法國等九個歐洲國家
信評,此舉未造成當日美、歐股市重挫;法國與西班牙成功發債、歐美財經官員27 日樂觀地表示希臘
的債務談判已接近達成協議,激勵歐美股市上漲;惠譽信評1/27 宣布下調義大利、西班牙等歐元區五
個國家的主權評等,不過因希臘債務談判傳出即將達成協議,激勵歐元、英鎊等風險貨幣持續上漲。顯
然市場僅反應利多,對於利空消息已經不再反應、甚至鈍化,歐債問題暫時或將不至於對市場產生太過
負面的影響。
3. 觀察台股技術面,穩定盤堅的走勢不變,量能亦有緩步增溫的跡象,日KD 指標在50 沒有跌破之前隨即
再上攻,量價結構持續有利多頭延續,只要量能增溫趨勢能夠延續,半年線壓力7300 附近,近期或有
機會挑戰。
4. 觀察台股籌碼面,封關日台股大盤融資餘額大減43.82 億元,去年11 月份以來大盤融資餘額從2300
億元大減至1758 億元,減幅高達23.57%,指數卻僅僅下跌6%左右,籌碼面優勢逐漸浮現。
5. 觀察台股盤面結構,在電子股部份,選後成為盤面最強勢的主軸, Apple 概念、手機相關、面板相關、
IC 設計、太陽能、LED 表現最強眼,太陽能、LED 嚐試打底,惟攻擊角度拉不出去,且量能有越來越小
的趨勢,恐怕不易走出大格局,暫以區間因應,Apple 概念、手機相關、面板相關、IC 設計較具操作空間。在金融股部份,選前
佔大盤成交比重拉不上來,押寶的買盤在選後隨即利用馬勝選的利多調節持股,
導致金融股選後走勢疲軟不振,由於佔大盤成交比重自去年底以來持續萎縮的趨勢不變,強勢指標股
2891 中信金亦走軟,短期金融股不易有表現空間。至於非金電,選後持續是個別族群表現,跟著中國
上綜上漲與具備中國消費題材的中概內需,以及台灣內需、汽車相關成為盤面焦點。
6. 行政院院長確定由陳沖接任,由於新閣揆擔任過許多財經部會與民間金融機構,再加上選前主導國安基
金與政府基金,推測對於市場將有穩定效果,護盤概念股例如佔權值的個股、高殖利率個股,以及官股
銀行股,其股價低檔或有支撐。
7. 半導體業龍頭英特爾1/19 美股收盤後公佈2011 年第4 季財報,本業每股稀釋盈餘年增21%至0.68 美元,
優於分析師原先預期的0.64 美元,展望2012 年,英特爾預估本業毛利率將達65%〈加減數個百分點〉,
維持高毛利水準,農曆年期間漲幅約有5%-6%
8. Apple 獲利優於預期:Apple Inc (蘋果)周二公佈第一財季獲利翻升一倍以上,高於分析師預期,主要
係因iPhone 銷售大增。12 月31 日止的一季,蘋果淨利131 億美元,或每股13.87 美元。去年同期蘋
果淨利60 億美元或每股6.43 美元。營收年升73%至463 億美元。根據調研機構Thomson Reuters,分
析師原預期蘋果每股獲利10.08 美元,營收388.5 億美元。因Apple 獲利優異,台股相關供應鏈2317
鴻海、3008 大立光、2392 正崴、2474 可成等公司股價預期仍有表現空間。
9. 1/18 台積電法說:1Q 財測優於預期且確立1Q 為基本面底部的基調,台積電於美國掛牌的ADR1/18 大漲
2.749%、1/19 大漲3.109%,兩天大漲將近6%,聯電ADR 亦大漲〈1/18 上漲2.553%、1/19 上漲3.32%〉,
封測大廠日月光ADR 兩天亦大漲超過6%,顯然市場認同半導體產業1Q 為基本面底部的基調,且接下來
或有急單或回補庫存的需求,相關半導體或有機會成為農曆年後的焦點,半導體設計、製造、封測皆可
留意
10. 農曆年期間國際股市普遍上漲,技術面台股短多格局不變,籌碼面融資持續減少、美元指數大幅回檔下
外資買超可期,消息面英特爾與Apple 財報利多、新閣揆由擅長財經的陳沖接任,推測台股或將延續短
多格局,電子股除了Apple 供應鍊持續留意外,部份電子股在1Q 庫存回補的急單需求下,操作上亦將
值得留意,例如半導體相關〈設計、製造、封測〉、面板相關〈Panel、零組件〉,以及中概內需、台
灣內需、汽車相關的傳產股。
結構
電子強、金融軟、非金電個別族群
波段策略
中概內需、台灣內需、汽車相關、半導體、大型PC、記憶體模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2915 潤泰全、2903 遠百、2347 聯強、1216 統一、9151 旺旺、4532 瑞智、2227 裕日車、1319 東
陽、2330 台積電、2303 聯電、2325 矽品、2324 仁寶、3231 緯創、2353 宏碁、2357 華碩、8299
群聯、2451 創見、8078 華寶、8101 華冠、2454 聯發科、3008 大立光、3406 玉晶光、6269 台郡、
6153 嘉聯益、3149 正達、2354 鴻準、6121 新普、3211 順達科、2392 正崴、2317 鴻海。
短線操作
Apple 概念(2317 鴻海、2474 可成、6269 台郡)、手機相關(8078 華寶、8101 華冠、3311 閎暉)、
面板(2409 友達、3481 奇美電、3034 聯詠、6176 瑞儀)、PCB(6269 台郡、6153 嘉聯益、2402
毅嘉)、IC 設計(3035 智原、2379 瑞昱、6286 立錡、8081 致新)、中概內需(2915 潤泰全、2903
遠百、2347 聯強)、台灣內需(2704 國賓、9943 好樂迪)、汽車相關(4523 永彰、2227 裕日車)
台股投資早報焦點股(本焦點股僅供短線操作之用) (連偉勝)
代號股名個股分析短撐短壓相關參考個股
3264 欣銓
1. 晶片大廠德州儀器(TI)在CES展出最新款OMAP 5單晶片(SoC)處理器產
品,將應用於時下最夯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整體營收比重約4
成到5成來自TI的欣銓,可望受惠德州儀器OMAP 5晶圓測試訂單
2. 欣銓1Q產能利用率估在81%到82%左右,表現將較去年4Q微幅下滑,較
去年同期好一些,惟1Q或將是全年谷底,2Q起將回升。
3. 市場預估去年EPS約1.8元,今年EPS或有機會挑戰2元,由於股價普遍
反應去年4Q,以及今年1Q不佳的基本面,再加上底部型態略有成型,
操作上或可留意。
20 25
3265 台星科
2449 京元電
4532 瑞智
1. 在大陸海爾、美的、格力及日本夏普等家電大廠持續加追訂單挹注,
去年壓縮機總銷達1159.39萬台、兩岸合併營收167.06億元,連續2年
營收破百億,改寫歷史新高。
2. 空調大廠瞄準大陸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每年興建1,000萬套保障房帶
來的空調需求商機,加上新農村建設大量興建樓房取代平房,每年至
少新增200萬戶,產生200萬台以上的空調需求,紛紛調高空調設備產
量,並向瑞智大幅追加壓縮機的訂單。
3. 瑞智今年壓縮機產量提高至1,100萬台,明年新增2條各年產150萬台
生產線,年產能在加班下,或有機會達1500萬台,惟產能依舊不足,
市場預估去年EPS約2.1元,明年將挑戰2.5元。
21.5 26.2
1604 聲寶
1504 東元
8101 華冠
1. 華冠為行動電話專業設計代工服務業者,營運項目為行動手持式裝置
之設計、製造及後勤維修及配送服務等,經營模式包含ODM/OEM/JDM,
目前主要客戶為Sony Ericsson、LG、Motorola, 2010 年全年出貨
量比重為33%、55%及12%。
2. 3Q11 Motorola、Sony Ericsson新機推出,華冠手機出貨量攀升至681
萬支,且規模經濟及產品組合佳,毛利率提升至8.24%,帶動獲利能
力提升,3Q11營收89.15億元,QoQ+26.39%,稅後淨利2.86億元,EPS
0.71元,QoQ+208%。
3. 預估2010-2012年手機出貨量分別為1160、1800、2300萬支,單價為
990、1300、1600元,2010-2012EPS預估為0.25、1.10、2.31元。
19.9 23.9
8078 華寶
2454 聯發科
註:盤面焦點股為個股近期基本面或消息面變化異動較大且受矚目之個股,提供內部同仁評估參考之用。由於個股隨時將因盤面變化而更新調
整,因此不作後續追蹤,投資人仍應善設停損,以控制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