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東 禁止登錄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1-08 09:51

美國財長下周訪華可能談制裁伊朗

美國財政部4日宣布,財長蓋特納定於1月10日至12日先后出訪中國和日本,就全球經濟形勢及伊朗問題進行磋商。有分析稱蓋特納此行可能提及各國協調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一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中東問題專家李偉建接受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美國和伊朗都在大打政治牌,試探對方底線的同時也都留有后路。
同一天,歐盟已在原則上同意對伊朗石油實行全面禁運,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一度飆升。而面對美國和歐盟的步步緊逼,伊朗并不示弱,稱有方法應對這些壓力,石油產量將保持不變。
蓋特納10日抵京訪華
據報導,蓋特納將於10日抵達北京會晤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并於11日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圍繞中國市場對美國企業的開放政策等展開對話。12日,蓋特納將赴日本訪問,在東京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及財務相安住淳就日美經濟等問題展開討論。
值得注意的是,有報導稱蓋特納在訪華會談期間將會提及各國協調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一事。
對此,李偉建表示,美國明白,在沒有得到中國同意的情況下,“很難編織一張全球制裁伊朗的大網”,但蓋特納訪華時不會直截了當地提出希望中國不買伊朗石油,最多只會含蓄的提及此事。
此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4日已在例行發布會上表達了“反對一國將其國內法凌駕於國際法之上,對其它國家實施單邊制裁”的立場。在李偉建看來,這可能是中國外交部先把態度透露出來,讓美國人知難而退的一種方式。
李偉建認為,美國近來一直針對伊朗,除了有奧巴馬政府針對國內政治需要,不希望在共和黨以伊朗問題為武器攻擊自己的情況下失分的原因以外,也有希望國際社會重新聚焦伊核問題的考量,畢竟在中東地區,伊朗是目前旗幟最鮮明的反美國家。
歐盟禁運“基礎脆弱”
多名歐盟外交官4日證實,歐盟原則同意禁運伊朗石油至歐洲。法國外交部長阿蘭·朱佩說,這項決定有望在本月底召開的歐盟外長會議期間產生。
法新社4日援引多名歐盟外交官的話報導,歐盟成員國就伊朗石油禁運事宜的討論於去年12月底取得突破,希臘、西班牙等國收回了反對意見。
法國外長朱佩說:“1月30日,我們將召開歐盟外長會議,那時,我希望(各方)可以就禁運伊朗石油和汽油至歐洲做出決定。”
一名不愿公開姓名的歐盟外交官說,各方就推動禁運伊朗石油至歐洲達成原則性共識,但“仍有許多工作要做”,以決定制裁措施何時付諸實施。
另一名外交官強調,當前討論重點是實施制裁的“時機”。
朱佩說:“我們不得不為一些從伊朗購買原油的歐盟伙伴消除疑慮,向他們提供替代方案。”
2010年,伊朗石油占歐盟國家原油進口總量的5.8%。其中,西班牙進口量占歐盟總量的14.6%,希臘占14%,意大利占13.1%。
不過,在李偉建看來,歐盟達成此次禁運共識的“基礎和立場都非常脆弱”。在目前的形勢下,歐盟一方面要配合美國擺出制裁的姿態,試探伊朗的底線,一方面又因為自身脆弱的經濟而不希望制裁推高油價,重申愿意恢復和伊朗的談判。因此,“伊朗和歐盟根本沒有走到要攤牌的那一步”。
伊朗稱已商量出對策
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國際業務總監賈馬薩里4日表示,伊朗已經就歐盟石油禁運和美國方面的壓力商量出若干對策,并聲稱“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替代客戶”。賈馬薩里認為石油出口只有部分而不是全部受影響,出口可以轉向亞洲和非洲國家。他還表示,伊朗不會僅僅將石油儲存起來,那只是短期的解決辦法。
此外,賈馬薩里還透露,預計今年伊朗石油出口230萬桶/日的標準將保持不變,石油出口協議沒有做出改動,“我們的石油產能已經接近峰值,所以將維持同樣的產量。”他還警告稱,歐盟禁止進口伊朗石油可能增加歐洲消費者的油價負擔。
李偉建表示,就目前而言,美國所編織的制裁大網效果很有限,而在沒有得到俄羅斯、中國等大國同意的情況下,伊朗的石油仍舊有一些出口方向。在談到伊朗以軍演和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等為要挾時,李偉建認為這是“一步險招”,“這副危險的政治牌一旦沒有打好,并非沒有造成擦槍走火的嚴重后果的可能”。不過對於美國分析人士提出的“伊朗像極了1941年的日本”等引人擔憂的比喻,李偉建并不贊同。他認為伊朗雖然態度強硬,但通過邀請國際原子能機構訪問伊朗以及和歐盟恢復談判給自己留下了兩條后路,而且伊朗近來沒有在核武器問題這一“最核心問題”上挑戰美國和歐洲,“說明伊朗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不能碰觸的底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