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42/34236.jpg)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09 12:01
經濟日報
美國股市--- 消費股帶動 道瓊收高71點 連續第七天上漲
在消費類股利多的帶動下,投資人未再在意中國大陸升息消息,美國股市周二再度收高,道瓊工業平均指數連續第七天上漲。大型速食公司McDonald's (麥當勞)(MCD-US)公布1月同店銷售優於預期,其股價上漲2.6%,帶動藍籌股走高,其他消費股亦強勁上揚。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高71.52點或0.59%至12233.15。
Nasdaq指數收高13.06點或0.47%至2797.05。
S&P 500指數收高5.52點或0.42%至1324.57。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0.35點或0.08%至460.9。
中國大陸央行周二宣布,調高存放款利率一碼。周三生效。此一行動在於逐漸冷卻強勁的經濟,避免硬著陸。
分析師說,中國大陸升息不屬意外,但這顯示他們在抑制通貨膨脹方面,事先採取了行動。
今日少有其他消息,分析師預期,只要沒有重大利空消息,美國股市可能持續緩慢走高。
周一,投資人興緻高昂,幾件大型併購案推升道瓊工業指數上漲69點,或0.6%。併購案包括美國線上以3.15億美元併購新聞集團he Huffington Post,及石油鑽探公司 Ensco (ESV-US)與Pride International (PDE-US)合併。
企業:會計年度僅剩三個月,豐田汽車公司發布了利多財務預測,但該公司說第三季銷售遲緩。
Toyota (豐田)(TM-US)說第三季淨利下降至1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8.7億,下降達38.9%。但其股價上漲4%。
周二稍後,美國政府將公布豐田汽車與卡車暴衝事件,十個月調查的結果。
世界市場:歐洲股市中場錯綜。英國FTSE-100指數下跌0.2%,法國CAC-40指數走低0.1%,德國DAX指數上漲0.1%。
亞洲股市收盤錯綜。日經指數上漲0.4%,香港恆生指數下跌0.3%。上海股市假日休市。
匯率與商品:美元兌歐元與兌日元下跌,但美元兌英鎊則上漲。
3月原油下跌13美分至每桶87.35美元。
4月黃金期貨上漲16美元至每盎司1364.20美元。
公債: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上漲,殖利率下降至3.64%,周一為3.65%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1.ECFA早收成效 半個月44億元
兩岸經濟協議(ECFA)今年元旦生效,財政部關政司昨(8 )日公布1月1日至15日期間,適用ECFA優惠關稅減免的出口金額約44億元,進口金額約2.02億元。關政司指出,降稅政策,為兩岸業者帶來商機。
財政部關政司副司長謝鈴媛表示,僅有半個月統計,主要是ECFA為首次實施,且早收清單細項繁複,因此沒有上期資訊可供比較。但產地證明是從元旦生效後才開始申請,才半個月就可發出808張,可見台灣企業非常積極申請,核發效率也很高。
經濟部國貿局總共核准簽發出口產地證明808件,出口金額約1.51億美元(約新台幣44億元);從中國大陸進口申報優惠稅率的報單共有91份,金額2.02億元。
關政司指出,台灣申請ECFA優惠稅率出口至中國的產品中,最多者為石化產品,出口總值30.86億元,雖然部分石化產品在ECFA實施第一年稅率僅從6.5%降到5%(如聚四亞甲基醚二醇、正丁醇等),但仍是申請減稅的大宗。其次為機械產品,近5億元。
大陸進口到台灣,則以機械產品最多,共0.088億元。其次是酸性染料(0.068億元)與二輪腳踏車(0.022億元)。
2.王文淵 擬登陸談大乙烯廠
大陸人大、政協二個會議將在今年3月召開,台塑主管透露,兩會召開之後,將是台塑寧波大乙烯廠投資談判最佳時機,傳出台塑企業總裁王文淵將親往大陸,與中共台辦、發改委等主管機關爭取,希望能在今年夏天有好消息。
台塑企業主管強調,台塑寧波石化區共有四項新建及六項擴建案,自2013年7月陸續投產後,總廠區面積將增加至400公頃。其中,台塑在寧波的擴建項目中,對於乙烯、丙烯的需求量將大幅增加,這兩項原料雖可從台灣麥寮六輕船運供應,但是平均運費卻達每公噸60美元(約新台幣1,740元)以上,為此台塑須在當地增設一座輕裂廠,就地生產乙烯及丙烯。
3.央行戰熱錢 重啟「三不一沒有」
熱錢年後再度發動攻勢,昨(8)日是農曆年後匯市第一個交易日,盤中一度突破29元中央銀行防守大關,儘管收盤拉回到29.16元,僅小升4分,但據了解,央行做好抵抗熱錢的準備,今日起「三不一沒有」重新上膛。
匯銀主管認為,熱錢下個目標,可能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前的28.518元「匯率天險」。
所謂「三不一沒有」是指,國銀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不准做、美元空單不准留過夜、最後一盤不准掛單等「三不」,以及沒有交易憑證,不准幫出口商操作遠匯的「一沒有」政策,匯銀若違反規定,央行隨時就以電話警告,甚至不排除祭出金檢。
昨天新台幣盤中最高升到28.89元,一名資深匯銀主管表示,這表示過年期間,熱錢根本沒有退守,反而集結資金,就是要一舉突破央行死守已久的29元大關。
匯銀主管指出,眼看守匯困難,央行已展開動作,除非拿得出交易文件,出口商的遠匯都暫停不做,美元空單更是陸續清空。
4.外資瘋台股 外匯存底再攀高
外資瘋台股,帶動外匯存底再度創新高。中央銀行昨(8)日公布1月外匯存底為3,871.11億美元,單月增加51.06億美元。外匯局長林孫源表示,主要是因為歐元等貨幣對美元升值及外匯存底投資收益。
不過,資料中指出,1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債券及存款合計約有2,544億美元,占外匯存底66%,透露近期新台幣匯價升值,主要是外資大量匯入買股造成。
林孫源表示,過去外資持股債等金額占外匯存底的比重大概在62%左右,1月增加到66%,未來還會不會攀高,要看外資在國內投資的情況。1月外資淨匯入33.16億美元,推升新台幣匯率單月強升3.65%,居全球貨幣之冠。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資金多數進來買股,但也有不少熱錢是看準新台幣升值行情,想來賺一波匯差。
5.宏達電平板電腦 傳由和碩操刀
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2498)今年將首度把產品外包,外傳平板電腦已敲定由和碩(4938)操刀,兩家公司合作緊密,有助和碩爭取宏達電手機代工訂單。和碩手握宏達電、華碩平板電腦訂單,又有CDMA版iPhone訂單加持,首季營運表現可望逆勢成長。
今年在美國CES大展上,各大品牌紛紛推出最新平板電腦,但宏達電首款平板電腦卻未現身。根據供應鏈傳出的訊息,宏達電相當重視首款產品,目前部分零組件仍有缺貨問題,因此推出時間比預期稍晚,預料最快第一季末推出。
該款產品搭配7吋螢幕,搭載Android 2.3作業系統上市,採用全新的HTC Sense UI。此外,今年還計劃發表兩款平板電腦,將搭載最新的Android 3.0作業系統。
和碩今年積極布局通訊產品,去年搶下宏達電平板電腦代工訂單後,和碩擁有筆電設計、製造能力,又為蘋果組裝CDMA版的iPhone,在無線通訊方面有一定的實力。除此之外,華碩平板電腦Eee Pad Transformer和Eee Pad Slider也由和碩操刀,今年平板電腦將為和碩營運加分。和碩表示,不便談論個別客戶。
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日前表示,計劃將部分產品委外代工,增加調度彈性,可擴大利用外界的生產資源,但目前委外代工還沒明確計畫,會評估夥伴的代工能力、合作模式、雙方互補性。和碩搶下宏達電平板電腦代工訂單後,雙方合作關係漸趨緊密,有利爭取智慧型手機代工訂單。
6.宏達電 入股美遊戲業
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2498)開春好消息頻傳,昨(8)日宣布斥資約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6億元)投資美國線上遊戲業者OnLive。連續兩天大動作宣布投資海外軟體公司,宏達電展現雄心要強化軟實力,以塑造出品牌差異化。
宏達電在農曆年後陸續公布二件併購消息,昨天股價以紅盤開出,最高到999元,但隨大盤走弱,上攻千元欠缺臨門一腳,終場收990元、上漲11元、成交量5,768張。
宏達電7日宣布以約14億元取得英國無線多媒體傳輸領導者Saffron Digital,昨天又宣布以每股7.5美元、斥資約4,000萬美元,認購美國線上遊戲業者OnLive, Inc.增資特別股。宏達電表示,細節會在即將登場的MWC上公布。
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在日前法說會上就透露,由於手中現金部位高達750億元,今年計劃擴大策略性投資,特別是加強內容、雲端等領域的併購與投資。宏達電過去較偏重手機硬體設計和製造,相關軟體製作多數外包,但去年開始頻頻投資數位內容、軟體產業,不難看出增強軟實力的雄心。
從宏達電投資的項目看,從數位影音內容延伸到遊戲軟體領域,未來可能進一步延伸到行動網路電視。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年前還參與購入香港TVB26%股權,也引發外界聯想,未來TVB是否與宏達電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看電視的布局,值得後續觀察。
7.宏達電智慧機出貨 上季第五
根據市調機構IDC最新統計,2010年第四季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年增87.2%,單季出貨量首度破億支。而三星去年第四季智慧型手機出貨暴增四倍達到970萬支,再度超越宏達電(2498),全年出貨以150萬支的差距擠下宏達電,去年躍升為第四大品牌。
去年第四季智慧型手機出貨表現亮眼,單季出貨量較2009年同期的5,390萬大增87.2%至1.009億支,寫下單季新高,2010年全年出貨量年增74.4%、達3.026億支。
研究機構IDC資料顯示,三星上季出貨量增四倍多達970萬支,增幅居前五大品牌之冠,連續第二個季度位居全球第四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市占率成長到9.6%、增加近二倍。
宏達電出貨量成長二倍達到860萬支,市占率增加近一倍達8.5%。而智慧型手機一哥諾基亞,市占率則從38.6%大減到28%,黑莓機廠商RIM從19.9%跌到14.5%,蘋果iPhone則維持在16.1%。
從全年出貨量看,諾基亞全年出貨突破1億支,但市占率由前一年的四成下滑到33. 1%。
8.英特爾出包衝擊有限 仁寶:第二季出貨拉升
英特爾新款處理器Sandy Bridge晶片組有瑕疵,筆記型電腦(NB)代工大廠仁寶(2324)總經理陳瑞聰評估,市場需求不變,「最多(出貨量)影響5%」。
陳瑞聰指出,英特爾已積極處理此瑕疵,預計3月下旬就會有更新版本出爐,他評估,首季出貨將下滑,不過第二季出貨將拉升;廣達評估,3月出貨將會回升。不過,英特爾昨天已發布最新訊息,新的晶片組在下周就可以供貨,進度比NB代廠的預期還要快。
9.英特爾:月中推新晶片
英特爾公司表示,應部份電腦製造商要求,將重新供應設計有瑕疵的新晶片組,但只會出貨給承諾電腦系統效能不受晶片設計瑕疵影響的客戶。
英特爾也將在2月中供應更新版的晶片組,比原先預期的時間要早。
英特爾上周坦言,新上市的晶片組出現設計瑕疵,在某些情況下內建的連接埠會隨著時間逐漸故障,導致核心處理器與硬碟和DVD光碟機的資料傳輸中斷。英特爾隨即停產並暫停出貨,不少內建該晶片組的個人電腦(PC)製造商也提供退款或換貨的服務。
不過英特爾7日宣布,在與部份客戶討論後,決定重新供應瑕疵晶片組,但「只有承諾PC系統不受該瑕疵影響者,才能取得」。
業界主管說,瑕疵晶片組約二到五年後才會影響PC運作;英特爾發言人穆洛伊(Chuck Mulloy)則說,如果瑕疵晶片組搭配不受影響的連接埠,永遠不會影響電腦效能。
10.宏碁拚大陸NB二哥 市占衝17%
宏碁(2353)去年在中國市場動作頻頻,先是拿下方正科技的個人電腦(PC)品牌經營權、又宣布西進重慶設立中國第二營運總部。
宏碁資訊產品全球運籌中心總經理翁建仁昨(8) 日表示,宏碁目標今年底要成為中國筆電(NB)第二,市占率從去年下半年的一成左右,向上挑戰16%至17%,僅次於聯想。
翁建仁昨天表示,中國市場將是宏碁今年耕耘的頭號重點,去年大陸占宏碁整體營收比重約10%,今年希望提升到13%至15%。
在大陸NB市占率方面,宏碁去年底與方正合體後,市占率約一成,排名第四;今年底目標希望能擠下華碩和戴爾,搶當老二,估計市占率要達到16%至17%的水準。
為此,宏碁積極開拓大西部市場,去年底已在重慶設立中國第二營運總部,並號召旗下供應鏈西進打造生產基地,包括仁寶、緯創、廣達、和碩等四大合作代工廠已全部到齊。
11.公股銀打炒房 擬採「連坐法」
大型行庫年後持續配合政策打擊炒房,加強控管投機客。包括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等公股行庫,研擬對房市投機客採「連坐法」,只要家中親屬之一被銀行列「黑名單」,包括父母或子女,放款條件同步緊縮。
據悉,此項做法規劃近期就會上路。中央銀行年前曾發函告知銀行,嚴禁房屋所有權人用配偶以外的「人頭戶」貸款,主要是有銀行反映,有客戶利用子女等名義向銀行貸款,規避央行相關措施之規定。在央行默許下,銀行將加重管制,如果某戶被發現有炒作情事,包括父母及子女,全都連坐,銀行貸款成數及利率條件將會立刻變差。
銀行主管表示,對房市投機客的連坐法,將祭出三項措施,只要被列入炒房黑名單,成數一定低於六成;其次是利率也會比實際估算再加0.5-1個百分點;第三是絕對不給寬限期(付息不還本的期間)。
銀行主管評估,此舉或許可能會影響銀行放款業務成長,不過在財經部會全力調控房市下,銀行也得全力配合,希望這樣能讓投機客知難而退。
12.台幣飆13年新高 盤中升破29元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步步近逼29元關卡!
台北匯市昨天開紅盤,新台幣延續虎年的強勢,盤中強勁升破1美元兌換29元大關,最高達28.89元,創近13年新高。不過,中央銀行在尾盤阻升,終場台幣收在29.16元,小升4分,仍是近13年新高。
對於台幣盤中升破29元,中央銀行外匯局長林孫源昨天表示,台幣匯價由市場供需決定。至於私募基金凱雷的匯出款,林孫源則說,應該已經都匯出了。
匯銀人士表示,外資及陸資昨天買超台股18.51億元,外資匯入效應帶動台幣昨天上午開盤就勁升超過2角,升破29元整數關卡,站上28.9元價位。
市場預期亞洲國家將升息對抗通貨膨脹,主要亞幣紛紛走強,其中馬來西亞幣升到1美元兌3.0309馬幣,創13年新高;韓元也升到1美元兌1,102.5韓元,來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閉來最高匯價;印尼盾則逼近去年11月中旬高點;菲律賓披索也升值近0.4%。
13.第一金台新金 今年可望賺百億
第一金控昨(8)日舉辦新春團拜,董事長蔡慶年表示,今年各子公司獲利將以兩位數速度成長,並積極海外布局擴展,期許金控稅前盈餘更上層樓,一舉衝破百億元大關。
彰銀董事長陳淮舟昨天也在新春團拜時表示,今年即使少了業外收入(彰銀去年出售新燕土地,稅前盈餘達112.3億元),他期勉員工加強銀行的業務能力,以延續去年獲利的佳績,再次朝向百億元大關邁進。
14.年後打通膨 人行升息1碼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在農曆春節後打響第一砲,昨(8)日傍晚公布,從今日起調高大陸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放款利率0.25個百分點,是今年以來頭一次升息,也是近四個月來第三度升息。
人行昨天並未在公告中提到升息原因,但人行高層近期多次提到,要注意在大陸極為嚴峻的通膨形勢,特別是金融市場一般預期,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在去年12月回落至4.6%後,第一季極可能再度升高。
滬深股市今天開紅盤,是兩岸三地股市中在春節後最晚恢復交易的市場,大陸市場人士認為,人行升息在預料之中,陸股頂多出現短期衝擊,不會改變整體回升的格局。
綜合中外媒體報導,大陸金融機構的1年期人民幣存款利率將調升至3.00%,1年期人民幣放款利率調整為6.06%。
這次人行升息並不令人意外,出乎市場意料的是人行出手時機。過去人行多半選在周末或假日宣布調整基準利率或存款準備金率,去年選在農曆小年夜當天宣布年後調升存準率,因而大陸金融市場今年過年前緊盯人行動態,看準人行可能「故技重施」。
高盛證券中國區經濟學家宋宇認為,人行此時出手,是為了防止陸股在升息前,有人以內線交易從中獲利。
1月30日人行行長周小川在日本京都表示,去年12月大陸通膨率確實微幅放緩,但仍高於許多人的預期,他預估,CPI還有更多成長空間。周小川說:「通脹依然高於許多人的預期,它還可能再高一些,我們對此要保持警覺。」
15.大陸穩定物價 提前出重手
從農曆春節後到大陸3月舉行全國「兩會」前的這三周時間,是大陸升息敏感期兼維穩關鍵期,國內外三大因素迫使北京當局必須提前出重手穩定物價。
香港經濟日報分析,中國大陸將在3月初舉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政治協商會議,是大陸政治圈的年度頭等大事,「節後會前」這段時間所以敏感的原因有三。一是農曆春節真正結束應該是在正月15元宵節結束後;二是,這段時間是農曆春節的節後春運高峰,三是,這三周是「兩會」召開前的最後準備期。
分析指出,「節後會前」是中共官方維護社會穩定的關鍵期,也是中南海的「排雷期」,要掃除各種影響兩會議程的各種障礙。不論是維穩或排雷,前提都是要能穩定物價,今年大陸官方的中心工作就是控制物價、防範通膨。
16.人行升息1碼 法人:中概股短線有壓
中國人行昨(8)日升息1碼,投信法人認為,此舉再度展現中國不惜犧牲部分經濟成長,以抑制通膨的決心,研判對台股影響不致太大,但中概股短線可能被波及。
景順投信投資長石正同表示,先前中國便已多次調升存款準備金率,目的皆在於透過收縮市場的流動性資金,減輕通貨膨脹壓力,且觀察先前中國每次升息幅度皆為1碼,雖然市場已逐漸產生預期心理,但仍無法避免對市場造成短期衝擊。
17.人民幣台幣 升勢又起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昨(8)日說,大陸人民銀行升息1碼(0.25個百分點),將帶動人民幣與新台幣升值,首當其衝的是筆記型電腦(NB)等出口量大的電子產業。
陳武雄表示,人民幣與新台幣已經嚴重掛勾,只要人民幣升值,就會帶動台幣升值,出口量愈大的企業就愈不利。其中,尤以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廠商衝擊最大。
另一方面,大陸女鞋第一品牌「達芙妮」董事會副主席陳賢民表示,達芙妮由於零售通路都是收取人民幣現金,因此升息對達芙妮而言是利多。
目前,達芙妮集團旗下包括「達芙妮」、「愛意」、「鞋櫃」等品牌,在大陸總計有5,300多個據點,今年預計還要再增加1,500 店。去年,達芙妮集團總營收約人民幣70餘億元,較98年成長約20%。
陳賢民表示,大陸央行升息,對房地產衝擊較大,且因升息僅一碼,對一般民生消費影響不大。
18.央行備戰 3月底可能升息半碼
人民銀行宣布升息,台灣同樣面臨物價壓力,中央銀行3月底將召開首季理監事會,市場人士認為,央行應會維持升息基調,幅度最少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也可能加快升息步伐。
央行去年連續三次升息各半碼,匯銀主管認為,今年經濟成長較為穩定,央行首要敵人應是物價,預期將持續升息以抗通膨,也會拉大新台幣匯價升值空間,以緩和進口物價壓力,形成雙率雙升格局。銀行主管指出,央行已經讓新台幣匯價逐步走升,顯示物價壓力非同小可,尤其這次國際糧食價格也高漲,首當其衝的是民生用品,絕對不可小覷,接下來利率政策,須步步為營。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認為,央行3月底將會持續升息半碼,主要原因是現在可以感受到通膨壓力逐步上來,而且國際油價和糧價還在走揚,對台灣會有輸入型通膨壓力,估計在3月時,物價將明顯上漲。
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透露,根據內部估算,今年度對核心CPI的估計約落在1%附近,相較去年的0.44%高出不少,市場人士研判,央行已將通膨列為今年首要打擊目標,這次人行升息,勢必加重央行升息的決心。
19.ECFA二階段協商 鎖定金融議題
ECFA(兩岸經濟協議)第二階段協商將啟動,金管會已接獲通知展開作業,金融談判議題以參股及擴大台資銀行業務範圍為重點,包括爭取放寬參股陸銀、券商及壽險合資子公司持股上限等限制。
根據兩岸簽訂ECFA早收清單時的共識,第二階段協商最遲在3月26日前啟動,經濟部已通知相關部會展開作業,提出協商議題等相關方案,預料二階段協商有可能在2月底3月初啟動。
金融議題是ECFA二階段協商重點項目,金管會已彙整金融業者建議,參股將是重點項目之一,大陸方面規定,單一外資銀行參股上限是20%,全部外資銀行參股上限是25%。
國內已有多家金控、銀行有意參股大陸銀行,我方將爭取大陸方面對台資金融業放寬參股限制。
由於多家台資銀行大陸分行已開業,爭取擴大台資銀行業務範圍,也是二階段協商重點,包括台資銀行設立分行第一年獲利,就可全面辦理人民幣業務,不限台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還有在大陸鼓勵的綠色通道設分行,一開業就可做人民幣業務等。
以及向大陸方面爭取開放台資銀行可以異地設支行,不限於跟分行同一省內設支行,以利台資銀行擴大經營據點,服務更多台商。
20.iPhone 5 傳6月6日現身
美國最大無線電信營運商威瑞森無線公司(Verizon Wireless)才開始販售CDMA版iPhone 4,業界就已盛傳蘋果將在6月初發表iPhone 5,分析師直指時間就在6月6日。
21.華碩、緯創、可成 高盛喊進
面對蘋果相關產品今年持續攻城掠地,市場對於筆電(NB)族群抱持疑慮,造成兔年新春開紅盤的第一個交易日,NB股全面走弱。高盛證券點出今年NB產業的十大趨勢,並認為2011年的NB產業將呈現U型反轉,華碩(2357)、緯創(3231)、可成(2474)等相對看好。
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金文衡指出,就今年全球NB產業的發展趨勢來看,蘋果iPad與MacBook Air是需求面的主要威脅。儘管OEM大廠今年幾乎都將推出平板電腦產品力戰iPad,但預期蘋果仍將獨占鰲頭,且MacBook Air也將持續從亞太NB品牌廠中取得市占率的成長。
在供應鏈部分,預期廠商所面臨的挑戰,如工資上揚、持續西進中國內陸的遷廠動作、勞動力短缺、匯率變化問題、以及中國稅負的議題等,將使得NB供應鏈成本上揚,造成廠商成長與利潤均受到牽累。
綜觀整體產業今年的發展變化,金文衡歸納出十大趨勢,包括平板電腦僅有少數供應商受惠、MacBook Air對OEM廠的負面衝擊、關鍵零組件價格與營運成本增加使OEM廠營運探底、ODM廠面臨非主要零組件供應鏈的挑戰、新台幣升值的負面衝擊。
金文衡點名台系華碩、緯創、可成等三檔個股,將因低估值(Low Valuations)、高股息殖利率、以及特定題材等因素而受惠看好,三檔個股均給予「買進」評等,目標價分別為310元、71元、以及120元。
22.旺宏業績增23% 暫登業界成長王
旺宏(2337)昨(8)日公布元月營收21.47億元,月增率23.7%,是目前已公布元月營收的記憶體晶片廠中,月增率最高的業者,預期本季在任天堂強力拉貨下,單季營收有機會挑戰歷年同期最佳成績。
旺宏認為,任天堂新款掌上型遊戲機3DS本月下旬開賣,對該公司唯讀記憶體(ROM)產品需求強勁,相關產品本季銷售「比過往傳統旺季還要好」,產品均價甚至有調漲空間。旺宏昨天股價上漲0.3元、收22.85元。
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買氣也開始回籠,包括消費性、通訊、電腦等應用拉貨都很強,已走出前一季價格大跌的陰影,價格回歸「緩跌」的正常市場機制。
旺宏預期,本季ROM與NOR Flash兩大產品出貨都將成長,其中ROM季增率達四成,NOR Flash也有兩成左右。本季6吋廠代工業務仍有九成以上利用率,8吋廠則超過百分之百,但受制12吋廠剛量產,拖累整體產能利用率至約85%左右。
旺宏去年稅後純益77.83億元,創歷史次高,每股純益2.33元。公司預期本季在兩大產品線出貨暢旺帶動下,單季營收介於65億至68億元,有機會挑戰歷來第一季營收新高,毛利率38%至42%,營業利益16%至20%。
不過,旺宏今年開始認列12吋廠折舊費用,估計全年62億元,比去年增逾35億元,恐拖累獲利表現。
23.大同每股淨值 5元保衛戰
大同去年第四季將再認列旗下華映的巨額虧損,並面臨每股淨值5元的保衛戰。大同將加速活化資產,發行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或現金增資,以及強化子公司管理三大措施,提振員工和股東信心。大同去年第三季每股淨值5.98元,法人表示,華映去年第四季持續虧損,預估虧損將達50億元,大同持有華映23%股權,將認列損失達11.5億元,去年第四季大同每股淨值恐面臨5元保衛戰,不排除被打入全額交割。
但也有法人認為,即使認列華映虧損,淨值仍可維持5元以上。
此外,大同昨天股價大跌,大同指出,孫公司通達國際的虧損已在98年之前認列完畢,今年不會再認列,此次事件大同是事主,股價受到波折是市場機制,「大同不會因此去護盤,沒有實施庫藏股的規劃」。
24.散裝貨運3利空 裕民、新興營運遇暗流
外資繼看空航空後,再把矛頭對向散裝貨運,麥格理與美林證券指海岬型船舶平均日租金跌至5,500美元,不敷新船成本,預估裕民(2606)今年每股純益剩3.7元,新興(2605)只能發出1.03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驟降至2.9%。
麥格理傳產分析師簡秋萍同時下修裕民目標價,從50元降至43元,新興從35元降至25元,投資評等均列「劣於大盤」,潛在下跌空間三成,這是外資繼看壞航空後,又看空散裝貨運,相關後續效應可繼續觀察。
外資指出,散裝航運目前有三項利空。澳洲昆士蘭的洪災影響尚未全數解除,造成無貨可運的窘境;南韓第二大散裝航商Korea Line(005880.KS)破產訊息衝擊市場信心;BDI這波跌勢從去年10月底至今,跌幅高達六成,至今未看到反彈動力。
麥格理傳產分析師簡秋萍下修散裝貨運的獲利數字,主要是面臨油價高漲、租金下滑的雙重衝擊,導致裕民、新興獲利不妙,預估今年每股純益分別為3.7元、3元,獲利年衰退分別為50.7%、21%。
25.1月營收 華亞科笑、南科悶
台塑集團旗下DRAM廠南科(2408)和華亞科1月營收昨(8)日出爐,南科1月營收月減15%,創近17個月來單月營收新低紀錄,華亞科營收月增3%,連續第兩個月營收攀高。
不過,DRAM現貨價昨天延續農曆年前漲勢,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上漲,為DRAM廠兔年營運搶下好彩頭。先前市場看法最保守的南科態度轉趨樂觀,南科發言人白培霖昨天表示,「市場撥雲見日的時候到了」。
此波現貨價「連六紅」,是自去年第三季以來,漲勢維持最長的一段時間。DRAM廠元月營收普遍下滑,法人指出,DRAM現貨價續漲,反映下游端陸續回補庫存,將反映在業者2月營收表現。
26.中華電 營收拚2,000億
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昨(8)日表示,今年行動用戶數要拚1,000萬戶,並加強整合及加值營收,未來非語音的加值營收貢獻比重要達到50%,未來營收目標更要力拚2,000億元。
中華電昨天舉行新春團拜,呂學錦、總經理張曉東、副總李炎松等高層全部到齊,高階主管並發放1,680個10元紀念幣福袋,中華電去年營收1,864.1億元,今年目標1,904億元。
呂學錦期許營運再上層樓,他指出,營運策略強打固本、創新、寬頻、加值、整合、感動,更計劃從創新、寬頻、整合及加值等策略,積極提升非語音營收貢獻
27.友訊、明泰 獲中華電標案
網通品牌廠友訊(2332)宣布與明泰科技(3380)合作取得中華電信光纖接取彙集網路交換器設備,標案金額約2.2億元,友訊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魏美玲表示,看好電信業者今年加強行動寬頻網路及光纖網路建置計畫,今年來自電信訂單可望帶動成長。
友訊昨(8)日下跌0.65元、收30.35元、成交量4,113張。明泰下跌0.1元、收25.9元、成交量1,860張。
中華電近年積極進行光纖網路建設計畫,陸續開出FTTX接取彙集網路AGG-E設備標案,過去多由合勤控股得標,此次則有友訊、合勤控及智邦一起爭取標案,由友訊得標,明泰是友訊代工合作夥伴,將提供中華電近1.2萬門光纖L2交換器,預估今年3、4月開始交貨,可望帶動今年電信市場營運成長。
28.英特爾出包 NB零組件沒被砍單
英特爾Sandy Bridge出現瑕疵需回收,零組件業者評估影響有限,法人指出,部分回收的瑕疵主機板可能銷毀,對零組件業者,甚至為出貨利多。
英特爾Sandy Bridge驚傳回收,立刻反映在新春NB族群的股價走勢,不僅組裝系統廠全數翻黑,零組件廠也同步走跌,不過業者評估,影響有限。
NB散熱模組超眾(6230)、機殼可成(2474)及電池模組順達科(3211)等NB關鍵零組件業者,均評估今年首季市場需求強勁,目前尚未接到砍單訊息。
零組件業者分析,主因中國大陸首季缺工狀況不變,首季系統客戶出貨雖延後,但整體市場出貨量不變,目前出貨一切正常。
高盛證券亞洲科技產業主管金文衡分析,英特爾負責回收事宜,筆記型電腦及主機板業者的獲利,不會受影響,不過首季出貨將會下滑,且遞延至第二季。
29.碩禾1月營收3.3億 連11月登峰
太陽能導電漿大廠碩禾昨(8)日公布元月營收3.33億元,連續11個月創新高,2月受工作天數較少影響,營收創新高走勢受阻,3月起恢復成長力道,加上新產品、新客戶效益逐步發酵,第一季整體展望樂觀。
碩禾指出,旗下太陽能電池客戶接單強勁,各廠產能稼動率維持高檔,先前產品跌價壓力也透過矽晶圓等材料廠轉嫁分擔。隨著太陽能電池廠接單暢旺,碩禾既有鋁漿產品客戶群持續增加。
碩禾元月營收反映客戶出貨暢旺態勢,攻上3.33億元,月增率5.68%,比去年同期大增1.17倍。碩禾昨天股價下跌26元、收841元,居台股股后。
碩禾去年營收26.77億元,稅前盈餘11.8億元,以期末股本3.99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34.81元,每股獲利能力在已公布財報的公司中,僅次於宏達電。法人預期,碩禾今年營運動能強勁,營收有機會倍增至55億元,同步推升獲利。
碩禾鋁漿產品幾乎已打進所有台灣太陽能電池廠供應鏈,近期也開拓歐洲、澳洲、美國等地新客源,部分新客戶元月起已開始出貨。碩禾透露,新客戶初期出貨量還不大,但「有新客源,就有新的成長力道」,本季展望樂觀。
碩禾背銀漿產品也有斬獲,元月營收占比粗估由去年12月的5%倍增至10%;新產品正銀漿也積極送樣客戶導入使用,預期下半年開始有比較顯著的營收貢獻。
太陽能導電漿大廠碩禾昨(8)日公布元月營收3.33億元,連續11個月創新高,2月受工作天數較少影響,營收創新高走勢受阻,3月起恢復成長力道,加上新產品、新客戶效益逐步發酵,第一季整體展望樂觀。
碩禾指出,旗下太陽能電池客戶接單強勁,各廠產能稼動率維持高檔,先前產品跌價壓力也透過矽晶圓等材料廠轉嫁分擔。隨著太陽能電池廠接單暢旺,碩禾既有鋁漿產品客戶群持續增加。
碩禾元月營收反映客戶出貨暢旺態勢,攻上3.33億元,月增率5.68%,比去年同期大增1.17倍。碩禾昨天股價下跌26元、收841元,居台股股后。
碩禾去年營收26.77億元,稅前盈餘11.8億元,以期末股本3.99億元計算,每股稅前盈餘34.81元,每股獲利能力在已公布財報的公司中,僅次於宏達電。法人預期,碩禾今年營運動能強勁,營收有機會倍增至55億元,同步推升獲利。
碩禾鋁漿產品幾乎已打進所有台灣太陽能電池廠供應鏈,近期也開拓歐洲、澳洲、美國等地新客源,部分新客戶元月起已開始出貨。碩禾透露,新客戶初期出貨量還不大,但「有新客源,就有新的成長力道」,本季展望樂觀。
碩禾背銀漿產品也有斬獲,元月營收占比粗估由去年12月的5%倍增至10%;新產品正銀漿也積極送樣客戶導入使用,預期下半年開始有比較顯著的營收貢獻。
30.勝華 去年每股賺2.06
勝華(2384)昨(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稅前盈餘19.95億元,較第三季大幅成長46.61%,去年合併稅前盈餘26.77億元,以去年期末股本計算,去年每股稅前盈餘達2.06元,順利轉虧為盈,終結連兩年虧損。
台股昨天開紅盤,勝華股價開高走低,昨天股價下跌0.3元,以49.7元作收。勝華2008年和2009年虧損,去年第二季開始轉虧為盈,之後單季維持獲利,昨天公布的第四季獲利符合法人預期。勝華去年第四季單季獲利,較前三季累計獲利成長二倍。
勝華去年第四季合併營業利益22.28億元,去年合併營業利益28.65億元;單季合併稅前盈餘19.95億元,累計全年合併稅前損益26.77億元。以去年期末股本約130 億元計算,勝華去年每股稅前盈餘2.06元,交出轉虧為盈成績單。
主要客戶(蘋果)新舊產品交替的季節性影響將近尾聲,勝華元月合併營收69.94億元,月減13.2%。法人認為,2月因春節及工作天數少,大客戶產品轉換逐步上軌道,勝華觸控面板第一階段擴產已全數完成,今年第一季業績3月起加溫。
法人估計,蘋果iPad新舊款交替效應仍將持續,勝華第一季營收將下滑10%,在CDMA版iPhone、第二代iPad即將出爐的帶動下,業績3月逐步回溫。
31.新日光、綠能 業績超亮
太陽能廠新日光(3576)、綠能(3519)昨(8)日公布元月營收都創新高,預期本月在市場需求續強、價格回穩帶動下,有機會持續改寫新猷,營運展望樂觀。
新日光、綠能也是繼昇陽科(3561)、達能(3686)之後,元月營收繳出創新高的業者,使得太陽能族群是目前電子業表現最亮眼的族群。
新日光元月營運持續發燙,單月營收24.4億元,月增率5.74%,比去年同期大增1.5倍,連續10個月創新高,公司表示,元月產線不受歐洲大雪及聖誕假期影響,持續滿載,出貨量與營收同步攻頂
綠能元月營收20.67億元,月增0.78%,年增率95.14%。綠能指出,元月出貨持續放量增加,加上價格穩健,是帶動營收成長的主因。
綠能認為,目前市場需求仍強,2月雖然工作天數較少,該公司不排除透過尋委外代工的方式,力拚營收連續12個月創新高。
預期今年營運將逐季走揚,全年營收目標275億元,比去年成長59.07%,稅前盈餘35.47億元、每股稅前盈餘15.82元。
32.受惠日電容廠獲利增 智寶、立隆營運看俏
全球最大鋁質電解電容廠日本佳美工(Nippon Chemi-con)公布第三季(日本會計年度為2010年10至12月)獲利,與去年同期相比暴增15倍,並順勢調高今年獲利目標,幅度高達76.2%,市場正面解讀,台系廠商智寶(2375)、立隆(2472 )、凱美(5317)營運同步看俏。
法人指出,佳美工獲利報喜,代表去年一路缺貨嚴重的鋁電和固態電容產業前景看俏,尤其鋁質電解電容和固態電容近期再吹漲價風,相關廠商營運具轉機。
事實上,佳美工獲利報喜同時,也從本月起對客戶調漲報價,鋁電漲幅8%到10%,固態電容則小漲3%以內。去年未完全跟上日廠漲幅的台廠,不堪成本持續上揚的壓力,決定跟進佳美工漲價,主要代表廠商就是智寶和立隆,兩家公司分別從本月1日和3月1日調漲產品售價,對營收將有正面幫助。
智寶預計,本波鋁質電解電容平均漲幅約10%到15%,昨日在大盤翻黑逆勢走紅,收盤漲停,收盤價9.88元;立隆雖然下跌0.2元,收在24.2元,因公司也將跟進智寶一起漲價。
33.1月營收/聯茂金居 連兩月走揚
印刷電路板上游銅箔、玻纖布、銅箔基板原材料營收回溫及售價調漲,聯茂(6213)、金居(8358)1月營收連續兩個月走揚,映證市場需求上升。
金居昨(8)日公布1月營收4.92億元,月增率4.46%,較去年1月成長14.5%。二線CCL大廠聯茂公布1月合併營收17.49億元,月增率12.42%,年成長25.16%;欣興(3037)集團興櫃CCL 廠聯致(8358)1月營收1.54億元,也走出谷底,月增率47.92%,較去年1月增加2.23%。
34.1月營收/光寶科 減2%
光寶科昨(8)日公布元月全球合併營收98.07億元,月減2%,淡季不淡。
光寶科表示,元月主要核心產品線營收表現穩定,尤其照相機模組、電源供應器,以及發光二極體(LED)光電產品出貨更是亮眼,營業額分別較去年成長七成、二成與一成。
35.1月營收/亞光 衰退29%
光學元件廠亞光(3019)元月合併營收為14.9億元,月減29.7%,較去年同期減少4.5%。
亞光表示,第二季在新機種出貨加上新產品效益發酵帶動下,業績將逐季成長。
36.1月營收/南電 減近7%
南亞電路板(8046)昨(8)日昨天公布1月營收28.55億元,比去年12月下滑6.99%,年增率6.9%。2月營收會因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及英特爾晶片組暫停出貨下滑,3月營收明顯回升。
37.運價有撐 長榮、陽明吃補
泛太平洋航線運價穩定協會(TSA)預測,今年泛太平洋航線貨量將成長8%至9%,供需呈現穩定趨勢,較市場預期樂觀。
法人說,只要美國線供需穩定,運價就有一定支撐,美國線貨櫃運量大的長榮(2603)可受惠,陽明(2609)也吃香,獲利不看差。
今年貨櫃航運市場多空分歧,上月底農曆新年前的小旺季提前一至二周結束,運價在月底回跌,讓市場對於今年市況轉趨憂心,不過TSA指出,隨著美國經濟穩定復甦,去年TSA泛太平洋航線全年貨量有15%的成長,今年估仍有8%至9%的成長力道,而供給面也呈現穩定狀態,艙位供需平衡,運價將得以維持。
TSA指出,美西航線的裝載率從去年10月的96%一路跌至12月的79%,美東航線也從10月的94%跌至11月底的低點84%,但進入2011年1月後,美西裝載率已經回升至88%,美東航線也達到95%的水準,顯示貨量正在穩定成長。
分析師說,泛太平洋航線是全球主力航線,原先市場頗擔心今年泛太平洋航線供過於求,市場表現將排在亞洲線、歐洲線之後,如今TSA出面信心喊話,顯示各航商對於需求看佳,運價的支撐性足夠,有助於長榮、陽明美國線獲利,尤其是美國線的主力航商長榮,將受惠最大。
38.台塑四寶元月營收 南亞最靚
台塑四寶元月營收昨(8)日公布,南亞單月營收194.07億元,年增率10.5%,表現最亮眼。
四寶元月總營收為1,353.92億元,年增率為3.44%,月增率2.76%,是歷年來元月的次高紀錄,主要是新興國家對塑化原料需求強勁帶動成長。
39.台塑、中石化 MMA業績俏
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2011年大陸液晶電視市場銷售量上看4,200萬台,將帶動LED液晶電視所需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壓克力樹脂(PMMA)今年價格上揚,法人分析,台塑(1301 )、與中石化(1314)轉投資的高雄塑酯化工,營收獲利將可受惠而大漲。
塑化業者表示,目前大部分MMA產品主要用於生產光學級PMMA,光學級PMMA則主要是使用在生產液晶顯示器(LCD),發光二極管(LED)或平板電視應用產品,由於中國經濟成長力道強勁,民眾消費能力增長,使得近年亞洲MMA和PMMA需求激增。
台塑表示,該公司雖然MMA廠於今年1月歲修,第一季出貨量小受影響,但對今年MMA看法仍然相當樂觀。
法人表示,MMA今年因導光板需求強勁,雖然亞洲陸續有新產能開出,但在需求熱絡下,預期今年該項產品獲利依舊可望持續成長。
法人估算,MMA報價每公噸2,370美元,毛利約每公噸300美元,台塑與高雄塑酯化工以每月各銷售8,000至9,000公噸計算,每月將挹注兩家公司毛利新台幣7,920萬元至8,910萬元。
40.揚子江TDR 比價利多浮現
看好揚子江(911609)發展策略,新加坡華僑銀行喊進揚子江母股,目標價2.36星元,揚子江TDR可望同步受惠,具比價效應。
華僑銀行預估,揚子江今年營收將達人民幣151億元,較去年全年營收成長超過兩成,受惠於高價船在今年交船,稅前盈餘可望達人民幣39億元,創歷史新高。
華僑銀行主要看好揚子江的擴張策略,認為透過產能擴充,維持利潤成長,而且跨入海洋、電力等工程,有助於提升高附加價值產品。
華僑銀行喊進揚子江,新加坡母股的目標價提高至2.36星元,由於揚子江母股等於揚子江TDR兩股,因此,換算後TDR目標價應等於26.8元上下,揚子江昨(8)日上漲0.35元,收21.85元。
41.廢紙飆 正隆、榮成受惠
國際廢紙價格連續四個月走揚,目前已來到每公噸280美元,已回到去年水位,將有助推升國內工業用紙廠營運動能向上,包括正隆(1902)、永豐餘(1907)、榮成(1909)公司,昨(8)日都受惠上游原料上漲的題材帶動而受惠。
從去年10月起,國內與進口廢紙雙雙走揚,正隆、永豐餘、榮成以減少工紙出貨價格的折扣,維持利潤空間。
工紙業者指出,去年10月以來,國際廢紙從每公噸265美元漲到目前280美元;國內廢紙也持續走高,雖然1月出現短期跌價,但自2月起每公噸又大漲300美元(約新台幣 8,673 元),價格逼近每公噸新台幣6,000元。
受惠調漲題材,昨日紙類股漲跌互見,正隆、華紙、台紙與榮成交易隨股價走揚帶動量能放大,國內投信與外資青睞,買單熱絡。
42.飆上新高 興富發上月營收增35%
興富發(2542)1月營收昨(8)日出爐,高達55.87億元,年增35%,更創公司單月新高紀錄。興富發表示,營收暴衝,主因去年出售的台北市大直土地入帳,加上台中豪宅案「赫里翁」完工交屋,有大筆入帳。
除營收傳捷報之外,興富發在金兔年春節檔中,也一馬當先。《住展》雜誌市調小組昨日指出,今年的春節檔期中,興富發旗下建案的銷售成績最亮眼,除夕到初五共賣出52億元。法人預期,興富發今年營收可達300億元,獲利也會比去年更好,穩賺一個股本。
興富發1月營收大增,主因日前處分的大直土地入帳。興富發去年10月出售大直金泰段土地1,002坪,每坪售價290萬元,總價29.1億元,處分利益高達17.95億元,以興富發現行股本71.22億元估算,每股貢獻度高達2.52元。
在營建收入部分,興富發去年底完工的台中豪宅「赫里翁」,1月開始完工交屋,共挹注19億元,未來還有15億元可陸續入帳,將成第一季業績主力。另外,台中的「百達富裔」、台北市的「藏富」、新北市新莊的「公園首席」、「藝術首席」、「綠邑首席」等案,也都以完工比例法穩定入帳。
興富發今年仍維持積極推案、持續獵地的營運策略,已排定之推案量總銷至少400億元,地點則位於台北市的內湖、士林,新北市的新莊、林口等。
43.統一旗下 神隆「藥」攻10億美元商機
統一(1216)集團轉投資台灣神隆昨(8)日宣布,由該公司代工生產及研發的抗憂鬱症新藥維拉佐酮(Viibryd),已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可搶攻每年10億美元市場商機。
台灣神隆是國內最大原料藥廠,實收資本額61億元,統一集團持股逾六成,該公司去年前三季營收27.72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7.6億元,年增率27.45%,神隆規畫今年下半年掛牌上市。除了神隆之外,另一家原料藥廠台耀化學(4746)更計畫在3月初掛牌上市,法人估計,累計到今年為止,國內已掛牌的上市櫃原料藥廠將達到七家。
44.搶進半導體設備 高僑今年營收衝倍增
自動化設備大廠高僑自動化科技(6234)成功轉型,公司新開發的晶圓切割機關鍵零件,傳出已通過美國應用材料公司認證,預計3月出貨,高僑也將正式搶進半導體設備產業。
高僑開發的晶圓切割機關鍵零件,包含切割頭與物理氣相沈積濺鍍機腔體,法人分析,高僑晶圓切割機切割頭未來每月出貨至少十至12台,全年出貨金額上看10億元,而濺鍍機腔體出貨金額也有5億元以上,加上原有的自動化倉儲設備及微型鑽頭,初估高僑今年營收上看20億元,年增約140%。
高僑去年營收8.36億元,約與98年持平,去年可望轉虧為盈;展望今年,法人說,隨著晶圓切割機切割頭與濺鍍機腔體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投產,今年獲利可期
45.瑞晶去年EPS4.27元 傲視同業
爾必達(Elpida)與力晶(5346)合資的瑞晶(4932)昨(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虧損18.17億元,是台灣單季虧損最少的DRAM廠,全年稅後純益125.79億元、每股純益4.27元,傲視其他台灣同業。
瑞晶並公布元月營收21.51億元,月增率約2.2%,終止營收衰退走勢,但比去年同期減少近45%。
爾必達社長土反本幸雄今天將在台灣舉行越洋視訊記者會,為爾必達發行台灣存託憑證(TDR)造勢,爾必達TDR將於25日掛牌,瑞晶去年獲利狀況佳,元月營收開始止穩,加上與力晶合作模式轉換,爾必達釋出市場看法,頗受矚目。
瑞晶去年第四季稅後淨損18.17億元,毛損率1.04%,每股淨損0.62元,優於其他台灣同業,透露「DRAM代工廠」賠得較少。瑞晶結算去年毛利率34%,稅後純益125.79億元,以加權平均流通股本294.51億元計算,每股純益4.27元,是去年台灣DRAM廠中,與力晶「唯二」獲利的業者。
46.華宏1月營收 歷史次高
受惠於農曆年前備貨效應,客戶訂單回升,帶動光學膜片出貨加溫,光學膜片廠華宏新技(8240)元月合併營收達8.75億元,較前月增加2.7%,年成長17.84%,為歷史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