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1-21 14:13
經濟日報重點新聞
本帖最後由 股風 於 11-01-21 21:37 編輯
1.去年外銷訂單 歷史新高
經濟部昨天公布,我國去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首度突破4000億美元,達4067.2億美元(合新台幣12.78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增率高達26.14%。
黃吉實形容,去年是相當不錯的一年。
經濟部公布,去年12月訂單金額達365.7億美元,也再度創下史上新高。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形容12月是「神虎擺尾」(去年為虎年),12月一反往常為接單淡季,反而成為全年新高。
去年我國所有主要接單地區包括大陸、歐洲、美國、日本、東協,接單金額全創下史上新高。
黃吉實分析,在中國擴大內需政策下,我國對大陸接單首度突破千億元,來到1090.8億美元,年增率達27.18%,主要受惠消費性電子產品及零組件、面板的需求增加影響,大陸接單力道優於歐美。
至於歐美部分,黃吉實表示,因為歐美復甦力道不足,去年接單為緩步回升狀況,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明顯回到海嘯前水準。美國接單金額為866.5億美元,成長率18.81%;歐洲則為716.8億美元,年增率為24.65%。
至於日本則對電子類需要持續暢旺,另有日圓升值、委外釋單狀況,因此我國對日本接單也相當亮眼,全年金額為476.8億美元,年成長率達37.82%。
黃吉實表示,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實力版圖轉移,去年我國外銷訂單出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傳統我國接單旺季應為第三季,但去年歐、美耶誕節效應反不如中國的農曆年效應強勁,他形容去年「接單高點落在兩端」,即第一、四季反而成為旺季。
黃吉實表示,調主要資通訊、金屬、中小尺寸面板商等,對本月接單情形都樂觀,因為各大廠NB、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持續推陳出新,英特爾也推出最新「微處理器」,都刺激我國主力資通訊產業需求1月持續看漲。
黃吉實表示,面板、DRAM產業需求是去年上半年隨景氣變好而暢旺,化學品、塑橡膠品是去年下半年隨著油價上漲而變好;另機械業則隨新興市場復甦力道強勁、日圓升值轉單效應加乘下,也表現不錯,去年成長率達53.77%,是各產業成長之冠
2.資通訊技術支出 今年成長強勁
經建會昨(20)日指出,全球今年經濟成長較去年減緩,但資通訊技術(ICT)支出成長趨勢相反,預估全球支出增加率不僅超越去年,還超過金融海嘯前2008年,而且全球ICT市場正快速轉向亞洲,對於具ICT競爭力的我們非常有利。
經濟部官員昨天也說,去年國內半導體、面板業因景氣回春,均大幅調高資本支出,今年也會是調高資本支出的高峰年,「國際IDM廠目前仍多時興將產能外包給晶圓代工廠,也會敦促台積電等業者擴大資本支出。」
他也說,今年國內面板、半導體產業仍是當紅產業,近期就有外資打算在台擴大投資3億美元。
經建會引用世界資訊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的報告指出,預估今年全球ICT支出將成長8.7%,超過去年的7.4%,並超過2008年的8.5%,是近六年來最高成長。亞太地區ICT支出成長明顯較全球快速。WITSA預測2009至2013年全球ICT支出年平均增加率5.3%。
還有個趨勢值得注意,WITSA另指出,全球ICT市場正加速轉向亞洲,且朝應用端與消費端領域發展,應用端如雲端運算與綠色ICT,消費端是指像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3.9家科技廠 勞檢不合格
台北市勞工局昨(20)日公布30家高科技電子製造廠商勞動檢查報告,包括華碩、和碩、西門子等知名科技廠商在內,一共九家廠商違法。勞工局表示,電子業不適用責任制,春節期間則將針對過年停休的行業,展開大規模勞檢。
台北市勞工局去年接獲勞委會指派,抽查建碁、華碩電腦、明碁電通、光寶科技、仁寶電腦等五家電子大廠勞動環境。北市勞工局則另外挑選市內員工數量較多、曾有員工發起勞動申訴案的25家電子業廠商抽查。去年10月至12月,這30家廠商陸續接受勞工局的綜合勞檢。
調查發現,30家廠商中有九家違法,包括建碁、華碩電腦、和碩、西門子、倫飛電腦、研華、遊戲新幹線、百佳泰與捷元電腦。
4.大宗物資降稅 提前會商
政府擬減半調降大宗物資進口關稅,產業界不滿意,糖果餅乾公會昨(20)日要求擴大降稅範圍,希望政府共度難關,行政院決定原定下周三(26)日召開的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將提前舉行,儘快公布實施措施,符合業界期待。
行政院長吳敦義昨天在行政院會中指示,原定下周三 (26日)召開的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會議,如資料提前蒐集完成,可提前舉行。財政部下周也將召開關稅稅率委員會,對關稅調降的幅度做成最後決議。
據瞭解,目前行政院尊重經濟部對「硬粒小麥」、「其他小麥或雜麥」、「粗碾去穀小麥及細粒」及「小麥粉」等四貨品機動減半關稅,為期半年的決定,再加碼空間不大。不過,公平會、消保會等相關單位將加強查察有無聯合壟斷、哄抬,並注意調節供應。
5.iPhone5擴大採購 台廠樂翻天
蘋果iPhone5擴大對台採購,鴻海與正崴連手取代日本廠,搶下耳機和配件訂單;金像電則新增為最夯的高階高密度連接(HDI)板供應商;晶電有望首度拿下發光二極體(LED)背光源訂單。
iPhone5最快夏季上市,近期開始積極拉貨,台廠同樂。
據了解,iPhone耳機原由日本FOSTER供應,考量日圓升值,蘋果積極尋覓新供應商,找上鴻海和正崴。iPhone5隨機附贈的耳機已新增鴻海為供應廠商,相關訂單逾50億元;至於耳機孔、耳機上的主線和中間的切換模組,則由正崴供應。
正崴原本就是蘋果主要的連接元件供應廠,連接器的料號持續增加,且再新增充電器。正崴去年出貨蘋果,挹注營收逾百億元,今年可望倍增至200億元以上,鴻海集團在蘋果供應鏈地位日益重要。
此外,由於高階高密度連接(HDI)板供應仍吃緊,iPhone5新增金像電為供應商,並維持與華通、欣興等既有供應商合作。
據了解,金像電為因應蘋果訂單需求,積極擴充HDI板產能劃,由台灣每月產出20萬平方尺的HDI板,加碼大陸長熟廠的產能增加。長熟廠由目前每月5萬平方尺,至年底逐步增加至每月20萬平方尺,合計台灣的HDI板每月產出可達40萬平方尺。金像電昨天以客戶機密為由,不予置評。
至於LED背光源部分,則有可能從日本的豐田合成轉單到晶電和億光。LED業者表示,過去蘋果電腦有專利的考量,因此採用日系供應廠商。晶電已與日本豐田合成克服專利的障礙,蘋果在成本考量下,今年將會新增台灣LED廠。
砷化鎵元件廠在蘋果對功率放大器放大挹注下,也受將惠。目前iPhone 4已使用五顆功率放大器,新一代的iPad再加入行動通訊的功能,可能會再增加功率放大器需求,過去由TriQuint獨家供應,現在由Skyworks均分,這讓代工廠全新和宏捷科同步受惠。
6.大立光 仍掛蘋果頭牌供應商
市場昨(20)日傳出,蘋果變更採購經理人,引入日本鏡頭廠,衝擊大立光、玉晶光股價重挫。但光學業指出,iPhone 5採用800萬畫素鏡頭,大立光仍為第一供應廠商,台廠地位並未動搖。
在大立光、玉晶光聚焦在中高階鏡頭下,中低階的訂單也塞爆其他二線光學廠,讓台灣光學廠今年的營運看好。
市場昨天傳出,蘋果因先前爆發採購經理人收賄醜聞,擬對鏡頭等供應廠「開刀」,導入日系供應商,台灣多家光學元件廠有壓力,使得蘋果二大鏡頭供應廠大立光股價昨日重挫逾5%,玉晶光甚至出現跌停板。
光學業者認為,日本業者要取代台廠機率不高,主因日圓升值,且日商近年擴產保守,加上人工等整體生產成本高於台灣,難以與台廠競爭,尤其是兩大主流新產品即將上市,陣前換供應商的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業者說,大立光是iPhone5的第一鏡頭供應廠的地位並未受動搖。據了解,由於800萬畫素的技術困難度高,大立光目前的良率約在八成,與第二供應廠的日系廠商良率不相上下,不過,成本相當具有競爭優勢,玉晶光則計劃爭取。此外,第二代iPad鏡頭供應廠也以大立光和玉晶光為主,大立光今年除了手機鏡頭外,平板電腦的鏡頭也是主要成長力道。
大立光表示,大立光的產能只能用在中高階鏡頭,很多訂單必須放棄,由於今年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成長量相當大,大立光今年的資本支出超過15億元,創歷年新高。而二線的光學廠也因此而分食到訂單,光學元件廠今年業績欣欣向榮。
7.宏碁:小筆電不會被淘汰
對蘋果平板電腦iPad宣戰?小筆電「龍頭」 宏碁 (2353)昨天宣示,絕不會因為發展平板電腦就放棄小筆電市場,「小筆電不會被淘汰」。
宏碁昨天罕見地透過歐洲總部傳遞訊息表示,行動裝置產品一直是宏碁研發的核心,宏碁也將提供多種尺寸及機型的平板電腦供消費者選擇,但小筆電也擁有市場區隔及不可取代性,宏碁不會放棄市場。
知情人士說,宏碁歐洲總部主導性持續增強,昨天透過歐洲發布訊息,除了宣示執行長蘭奇的意志外,也有「消毒」意味,「宏碁不會被iPad打垮」。
宏碁昨天舉辦供應商閉門會議,由董事長王振堂、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作東,宴請重要代工廠及零組件供應鏈合作夥伴,會中信心喊話,宏基今年將擠下惠普,拿下全球「行動電腦」龍頭寶座。
蘋果昨天公布去年第四季營收達267.4億美元,創新高,單季共賣出730萬台iPad、1620萬台iPhone;法人預料,今年iPad銷售將持續成長,小筆電市場面臨嚴苛考驗,宏碁恐首當其衝。
電子業者說,宏碁、華碩去年都藉小筆電衝出貨市占率量,惠普則對小筆電市場採取守勢,不願陷入犧牲毛利、或出貨量的兩難,但去年第四季起,歐洲大雪與歐元貶值削弱當地消費力,又有iPad大軍來襲,今年國內業者動向備受關注。
8.電視面板 3月止跌回升
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昨(20)日表示,電視面板報價可望在3至4月止跌回升,主力電視品牌廠商的備料動能提高。上半年大陸的新面板廠對台廠威脅不大,第三季開始則有競爭壓力。
法人認為,由於之前樂金與三星都陸續釋出面板景氣將在2月回春的訊息,最大宗的電視面板報價卻要等到4月才能回升,似乎對面板業不是好消息。
謝勤益指出,液晶電視面板去年長期處於供過於求,導至下游的電視品牌廠商的採購趨於保守,但已達到下游的庫存安全期,在中國春節之後會更為明顯。因此,電視面板報價在第一季底就會止跌,3、4月邁向報價回升。
9.太陽能市場 今年倒吃甘蔗
儘管太陽能市場在供應鏈大幅擴產下,今年第1季供過於求狀況比去年第4季恐更為明顯,但Solarbuzz指出,第1季太陽能市場可望落底,今年將呈倒吃甘蔗、逐季走揚局面。
太陽能產業研究公司Solarbuzz台灣辦公室今天正式宣布成立,並發表2010年產業報告與2011年展望。
Solarbuzz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廉銳指出,根據統計,去年太陽能市場需求約16.3GW(10億瓦),今年預估至少在20GW以上。
不過,在業者積極擴張產能下,今年的供給將高達48GW,供給過剩,這正是導致去年第4季到今年第1季,太陽能電池平均價格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今年整體市場還是呈現供過於求情形,市場平均價格會比去年還低,但隨著天氣轉暖,逐漸邁入旺季,加上今年美國等市場崛起,預估自第2季起,價格走跌的狀況將會趨緩,等於現在已是最壞的時候,今年可望呈倒吃甘蔗走勢。
以太陽能電池平均價格來看,去年第4季每瓦1.39美元,今年第1季1.3美元;預估第2季1.26美元、第3季則為1.21美元。
尤其德國今年1月起對太陽能補助刪減13%後,接著要看未來3到5月的實質裝機狀況,若裝機狀況不佳,不排除補助反而增加,市場發展有利的情形。廉銳說,這增添預測的難度。
不過,由於目前太陽能供應鏈上下游擴產速度不一,廉銳認為,現階段市場恐怕還是有上肥下瘦的狀況,雖然下游降價壓力難免向上推升,但最上游的多晶矽業者因為供需落差最小,比較能夠維持高獲利的水準。
10.企業天災險保費 估漲逾50%
金管會昨(20)日與產險業者會商達共識,30億元以上鉅額保單天災險費率將改採「雙軌制」,產險公司可自訂獲許可的模型或用保發中心參考費率。因有能力自訂模型者少,企業保費仍將上漲,初估漲幅高達50%以上。
為因應天災險保費不足問題,金管會與產險公會研議將30億元以上的鉅額保單天災險費率,從現行自由費率改為參考費率,引發台積電、台塑等大型企業反彈,不過,金管會力挺產險公司,官員指出,希望導正市場,不是要開自由化倒車。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曾玉瓊表示,近年來氣候變遷天災頻傳,且天災事故具有損失頻率低、及損失幅度高的特性,產險公會及產險業多次反映商業火災鉅額保單天災費率不足,恐影響清償能力。
現行規定,30億元以上的天災險,採自由費率,由產險公司跟投保企業自行議定。金管會昨天與相關單位研商後達共識,將改採雙軌制。
11.大陸GDP超越日本 世界第二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發表去年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高達百分之十點三,總值卅兆九千七百億人民幣(約六兆美元),已擠下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寶座由日本堅守了四十二年,如今確定由中國奪下。日本首相菅直人昨天說,中國的經濟成長對日本來說也是好事。
去年第四季,大陸GDP大躍進,將中、日兩國規模拉開。
12.大陸上月CPI回落 本月看升
大陸國家統計局20日公布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分別成長10.3%與3.3%,大陸GDP重回兩位數;大陸國家發改委認為,由於輸入型通膨與市場漲價預期等,今年第一季的CPI仍會維持在較高的數值。
網易財經報導,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雖然去年12月的CPI下降到4.6%,主要是受到季節因素影響,預計1月會再繼續回升,有可能達到5%或更高,全年的CPI最高點也將在上半年出現。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表示,由於春節臨近,未來幾個月CPI還會維持在高點,大陸央行須透過貨幣緊縮措施抑制通膨,除調高存款準備率來收縮市場流動性,必須考慮以利率政策解決所面臨的實際負利率問題。
大陸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與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都認為,今年第一季大陸可能會出現以調高存款準備率、利率和匯率三率來控制通貨膨脹的局面。
13.美上月成屋銷售升12.3% 優於預期
全美地產商協會20日上午(台北20晚)公布,上月成屋銷售升12.3%,至年率528萬戶,遠比經濟學家預估485萬戶表現好,但與去年同期比較,成屋銷售仍跌2.9%,也遠不及2005年9月銷售高峰7百萬戶。
這些數據顯示, 美房市陷幾十年最嚴重衰退,復甦仍待考驗。
14.美上月經濟領先指標升1%
紐約「工商協進會」(Conference Board)20日上午(台北20晚)公布,去年12月美經濟領先指標升1%,比經濟學家預估升0.6%表現好,去年11月此指標升1.2%,為近8個月最佳表現。
這些數據顯示,美未來六個月經濟可望升溫,復甦步伐穩定。
15.美首申失業救濟人數意外大減
美勞工部20日上午(台北20日晚)公布,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3萬7千人,至40萬4千人,為近一年來最大單周降幅,遠比經濟學家預估42萬人表現好。
更能反映趨勢的4周首申救濟人數,也減4千人,至41萬1750人。
這些數據顯示,美失業情持續好轉中,為經濟復甦積極指標。
16.美經濟報喜 大摩財報亮麗
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幅是近一年來最大,且12月領先指標和成屋銷售均優於市場預期,摩根士丹利上季獲利也報喜,但美股20日早盤不敵市場擔心中國經濟過熱的利空,三大指數走勢疲軟。
美國勞工部資料顯示,上周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3.7萬人至40.4萬人,比Briefing.com預估的42.5萬人還少,減幅是2010年2月來最大。
經濟學家認為,42.5萬人是重要關卡,若請領救濟金的人數低於此,代表就業溫和成長;降至37.5萬人以下,才有助失業率下滑。
此外,全美不動產仲介協會(NAR)統計顯示,美國12 月成屋銷售成長12%至528萬戶,增幅創去年5月來最大,也遠優於預估的487萬戶。房價中位數比前年同月下跌1%。去年全年美國成屋銷售降至491萬戶,是1997年來最少。
美國經濟研究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發布的領先指標顯示,上個月該指標上升1%,為連續第六個月上揚,增幅也超越彭博資訊預估的0.6%,代表未來三至六個月經濟展望持續看好。
最新數據均指向美國經濟前景看好,但中國經濟出現過熱跡象,市場擔心北京當局將繼續緊縮貨幣政策,美股早盤開低走低,三大指數跌幅超過0.5%,那斯達克指數跌較深。
另外,拜投資銀行、財富和資產管理部門營收成長所賜,摩根士丹利上季淨利比前年同期成長35%,從一年前的6.17億美元增至8.36億美元;包含優先股股利在內的每股盈餘,從29美分增加到41美分;繼續營運部門的每股盈餘,從18美分增到43美分。大摩上季出售中金公司持股,獲利17美分。
上季淨營收則成長14%,達到78.1億美元。湯森路透預估,摩根士丹利上季每股賺35美分,營收為73.5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正把營業重心由自營業務轉向客戶業務,包含投資銀行和銷售與交易的部門,上季營收年增12%至36億美元。其中投資銀行部門的營收年增5%至18億美元,季增率則達44%。
不過和其他同業一樣,大摩的交易部門上季表現疲弱。銷售和交易部門的營收8.54億美元,比前年同期減少27%。
17.物價飆!巴西升息2碼 還有得升
巴西央行19日宣布升息2碼,以抑制物價竄升,為該行去年7月以來首度調高利率。鑒於通膨壓力有增無減,巴西可能開始啟動升息循環。
巴西央行表示,貨幣政策委員會投票一致通過升息0.5個百分點,把基準利率從10.75%調高到11.25%,符合經濟學家普遍預期。
這是巴西新總統羅塞芙和新任央行總裁東比尼(Alexandre Tombini)1月上任以來,央行首度調升利率。他們目前都背負龐大壓力,必須向外界證明當局能採取非常手段,平抑巴西處在六年高峰的通膨率。
央行聲明,本次升息為「調整基準利率的開端」,當局將採取宏觀謹慎的措施,例如動用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等工具,加強監控通膨水準。
18.中小電子股 「匯」有地雷
大立光(3008)匯損金額讓市場意外,昨(20)日股價重挫,高匯損電子股因而受到市場關注,法人表示,目前選股宜先避開高匯損公司。
市場分析師指出,匯損衝擊程度較重的個股以電子股居多,而具國際性規模的大廠,因應匯率變化的能力較高,近期布局中小型電子股時,必需特別留意去年的匯損。
大展證券經理胡志欣表示,新台幣去年第一季升值約0.44%、第二季貶值1.45%,下半年,熱錢流入台灣,第三季單季新台幣升值2.94%,第四季再升值3.072%,單是去年下半年,新台幣升值幅度合計達5.9%。
胡志欣提醒,今年年以來,新台幣升值幅度已和去年第四季相當,大立光公布去年第四季的匯損情況之後,建議投資人須進一步留意外銷比重高,且去年三、四季出現明顯匯損的上市、櫃公司。
根據法人統計,新台幣去年第三季大幅升值之後,台股上市櫃公司中,單季每股匯損金額超過單季獲利、單季匯損金額占企業單季獲利比重達四成以上的公司有35家。
其中較具指標性的個股中,包括印刷電路板(PCB)相關個股的南電、燿華、霖宏、志超及映泰,單季匯損占單季獲利比重都相當高,南電接近六成,霖宏更是高達九成。
此外,大同集團旗下近日股價表現相當強悍的尚志,去年第三季每股獲利為1.28元,但是單季匯損換算每股影響數也達0.65元,約是單季獲利的五成。除了上述個股獲利明顯受到匯損影響,更有少數公司因匯損過大,單季由盈轉虧,包括鑽全、樺晟、勝麗、巨庭及濱川等,鑽全去年第三季匯損影響每股獲利1.22元。
19.觀光股價 持續加溫
隨著農曆春節旺季來臨、陸開來台人數增加、花博會帶來觀光人潮,以及第二季將開放陸客自由行等利多,觀光股昨(20)日尾盤逆勢拉升翻紅,類股指數以上漲0.61%作收。
法人表示,由於觀光股近幾個月來進行橫盤整理,籌碼相對安定,配合2月20日中國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將來台消息,觀光股可望持續加溫。
永豐投顧指出,農曆春節的營運高峰即將來臨,加上陸客上限的放寬與花博人潮持續的增加,維持買進觀光產業,並調高看好相關個股目標價,其中晶華(2707)目標價620元、國賓(2704)60元、新天地(8940)45元、鳳凰(5706)90元。據統計,去年來台旅客人數為556萬人,年增率27%,其中陸客來台約163萬人,年增率高達68%。
20.宏達電目標價 喊1,100
宏達電(2498)法說今(21)日即將登場,不僅新任財務長容覺生將首度主持法說,執行長周永明也將親自參與。公司對於今年的營運展望、以及獲利能否更上層樓,市場關注,是宏達電股價能否擠進千元俱樂部的關鍵。
宏達電法說行情昨天提前發酵,小漲4元、收894元。外資圈看好宏達電擁4G產品領先、歐亞市占擴增、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樂觀等三大利多,對其目標價最高已喊至1,100元,預期有望進一步搶占諾基亞的大餅,在歐洲、亞洲市場都進一步拓展市占率。
宏達電去年第四季營收、獲利雙雙創下新高,全年營收站上2,787億元,稅後純益393.3億元,寫下史上最佳紀錄,每股純益達48.24元,有機會成為台股每股獲利王。
美林預估,宏達電今年第一季手機出貨大約950萬支、首季營收可望挑戰1,100億元,但若是考量匯損衝擊,可能會影響約100億元的營收,因此本季營收將與去年第四季相當。由於第一季表現淡季不淡,美林目標價上調至950元。
21.大立光 高盛花旗喊進
光學元件龍頭大立光(3008)去年第4季匯損嚴重,「衰運」會到今年?外資圈雜音四起,高盛、花旗看好喊進,不過麥格理、野村、摩根士丹利、巴克萊認為大立光仍有待「觀察」,給予「持平」評價。
大立光日前法說會公布上一季匯兌損失達 3.1億元台幣,不但超乎較預期嚴重,並侵蝕獲利,每股盈餘可能縮水至10元以下,大立光「匯損」震撼彈,震驚法人圈。
高盛證券認為,大立光上一季匯損雖高於預期,但匯損只是一次性的,在適應台幣升值趨勢後,預料大立光今年匯損將減少。
不過,大摩和巴克來卻擔憂大立光目前高股價,「已反應了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在光學鏡頭上的需求」,未來是否能維持高價,要端看大立光在VCM(音波馬達)的製作技術上是否有重大突破,並為公司營收帶來幫助。
大摩認為,大立光在VCM的進度不如預期,加上新產品對營收貢獻有限,因此目前股價只是市場的「作夢行情」。大摩也在報告中提出,大立光目前的產品線可相互利用,提高利用率,加上各大券商都看好大立光在本季淡季銷售仍可維持僅下滑5-10%的情況下,給予持平到買進的評等。
22.晨星信心喊話 強調人事安定
IC設計公司晨星(3697)董事會宣布買回1萬張庫藏股後,昨天又對股東「信心喊話」,強調該公司人事安定,2010年營收也比2009年大幅成長21.9%,今年業績會更好。
晨星昨天是「新聞稿」方式公開喊話,先強調「人事安定」,高層人事並無異動,「員工辛勤工作如常,兢兢業業、堅守崗位…」接著說明「業績亮麗」,去年營收成長較2009年成長21.48%,今年會有更好的成長動能。
晨星先釋出實施庫藏股「利多」,緊接著發布新聞稿「信心喊話」,針對不利傳言一一消毒,似乎深怕風吹草動,殺傷股價。
晨星董事會日前決定自24日起買回1萬張庫藏股後,股價應聲漲停14.5元,昨天再漲一支停板,收盤239元,兩天來已上漲14%。
23.太陽能現貨價格 集邦估近期回穩
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研究機構EnergyTrend的調查,本周太陽能的現貨價格呈現小跌的局面,跌幅均在1%之內,與上星期相較跌幅有呈現縮小的趨勢。對於此一現象,EnergyTrend認為是價格已接近廠商可以承受的底限,如無意外未來幾周內成交價格將會回穩。
此次調查中,電池的平均報價已跌破每瓦1.2美元來到1.19美元,而在模組方面則小幅下跌至每瓦1.59美元。在上游的多晶矽和矽晶圓的部分也是緩步下跌,多晶矽的平均價位來到每公斤69.5美元;而矽晶圓則是每片3.59美元。
另外在薄膜、聚光型、以及太陽能逆變器方面,薄膜本周的報價並無變化,而聚光型與太陽能逆變器上則是小幅下跌的態勢。
展望未來,由於德國市場傳出補助政策在2011年年中將要進一步的調整。此一改變有可能造成第一季旬和第二季的安裝量激增,然此番政策調仍待德國國會通過,對於德國市場和國內廠商的影響,EnergyTrend認為,在2月下旬將會有較為明朗的發展。
24.太陽能電池 Q2起升溫
太陽能電池廠昱晶(3514)去年有望繳出每股賺13元佳績,新日光(3576)可望跟進,法人估每股賺12元。DisplaySearch副總裁謝勤益昨(20)日指出,太陽能電池產業今年將「倒吃甘蔗」,第一季淡季過後,第二季起逐步加溫,跌價狀況也將趨緩。
DisplaySearch是繼昱晶(3514)之後,近期又一看多今年太陽能市況的聲音。
謝勤益表示,太陽能電池在歐洲因冬季需求大幅減少下,報價由去年第四季的每瓦1.39美元,降至第一季的1.30美元,降幅達6%,但第二季報價為1.25美元,降幅縮小至0.05%,可以用倒吃甘蔗來形容,主要採用國的德國、義大利、法國、美國及大陸的補貼政策將陸續公布,有助買氣回升。
他說,全球前12大太陽能電池片廠商中,大陸及台灣的大中華區占比高達62%。其中,台灣廠商占比為20%,換句話說,大陸在全球的太陽能電池片占比高達42%,台灣業者為12%,今後在美國、歐洲等主要市場,將成為台商的主要競爭對象。
台灣的茂迪、昱晶去年排名全球第七、九,今年產能大增,但競爭對手也在擴產,估計排名不會有太大變化。
太陽能族群昨天隨台股拉回同步走弱,益通(3452)一度重挫跌停板;茂迪、昱晶、昇陽科等,也都收黑。
法人指出,太陽能電池廠在昱晶率先透露去年獲利40億元、每股獲利13元的歷史新高後,新日光、茂迪、昇陽科等也可望跟進繳出好財報,其中新日光每股純益有望挑戰12元,隨著市況「倒吃甘蔗」,業者今年業績也將「先蹲後跳」。
太陽能市調機構的Solarbuzz大中華區總監廉銳指出,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太陽能製造、設備及支出高達29億美元,連續第六個季度增長,同期,太陽能電池產能也有兩位數的季度增長。
亞洲電池製造商的設備需求將在2011年繼續推動設備營收的增長,Solarbuzz預計2011年全年將達到117億美元,超過2010年的107億美元。
25.友達奇美電 上季恐虧200億
隨著企業財報相繼出爐,面板雙虎面臨愈來愈大的檢驗壓力,高盛證券預估友達、奇美電去年第四季合計將虧損近200億元,且預估奇美電去年財報可能由盈轉虧。
高盛科技產業分析師林良俊過去強力看好面板業,如今卻調降財務數字,將友達、奇美電目標價,從43元、53元分別降為40元、50元,更將友達剔除在「亞太優先買進名單」之外,讓市場對面板業的信心,再度受到考驗。
高盛預估,友達去年第四季可能虧損69億元,每股純益單季虧損0.78元;奇美電去年第四季可能虧損128億元,每股純益虧損1.99元。外資分析師說,單從財報來看,面板業去年第四季的調整陣痛期,確實影響不小,壓抑整體面板補漲氣勢。
奇美電去年第四季營收約1,340億元,與第三季1,370億元相去不遠,但去年第三季已出現單季虧損36.36億元,當季EPS虧損0.8元,拖累上半年每股獲利2.3元成績,累計去年前三季EPS降為1.5元。
若以奇美電第四季營收與第三季相近來看,當季本業虧損應相距不大,市場原猜測全年EPS可望是正數,約在0.7元左右。不過,奇美電在歐盟反托辣斯判決中,被罰3億歐元(約新台幣120億元),等於吃掉去年上半年獲利。
據瞭解,歐盟反托辣斯罰金須先繳清,再進行後續上訴行動。奇美電去年第四季若提列這項罰金,可能會造成去年獲利由盈轉虧。不過,林良俊強調,對於面板第一季落底仍有高度信心,今年面板雙虎每股純益仍分別可達2.52元、3.78元,投資評等維持「買進」。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麥格理等多家外資券商,也對今年面板業否極泰來,有高度共識。摩根士丹利台股策略分析師王安亞表示,友達今年可望從日本、中國獲新訂單,且中國終端需求強勁,面板業將是豐收年。
26.南科上季慘虧 傳一天賠1億
法人圈傳出,DRAM大廠南科、華亞科去年第四季虧損「破表」,南科單季虧損高達百億元,等於「一天賠1億元」,兩家公司全年虧損恐逾250億元,遠高於市場預期。
南科、華亞科是由台塑集團轉投資的科技廠,傳台塑高層「非常重視」,兩家公司都未對虧損傳聞正面回應,強調「24日法說會將公布財報」。
法人指出,去年第四季DRAM報價大跌五成,美光(Micron)、爾必達(Elpida)等大廠營運都嚴重衰退,爾必達更由盈轉虧,力晶、南科、華亞科等台廠第四季也難逃虧損。全球DRAM廠恐僅剩龍頭三星有獲利空間,其他業者財報恐呈現「滿江紅」。
市場傳出,南科去年第四季虧損恐達百億元,虧損幅度較前一季增加一倍,全年淨損約150億元;華亞科單季虧損約30 億至40億元,虧損幅度僅比前一季略增5億至10億元。
業者分析,去年第四季DRAM報價大跌,南科蒙受鉅額的庫存跌價損失,是造成大虧的主因;華亞科僅出售晶圓,晶片跌價損失風險小,加上50奈米效益發酵,受傷程度比南科小。
總計南科、華亞科去年稅後淨損可能分別高達150億、100億元,合計達250億元
27.華亞科力晶 目標價上
DRAM價格將不再跌跌不休,瑞銀證券認為DRAM價格已接近底部,目前價格還不見得會彈升,不過長期來看,相關廠商的基本面仍有表現,因此雖給予「賣出」評等,仍調高華亞科、力晶的目標價,分別上調至13元及4.5元。
外資瑞銀證券指出,DRAM價由於三項因素,預期價格將已接近谷底。首先,今年DRAM產業的資本支出將較去年大降47%;第二,台灣DRAM廠已釋出設備的購訂單;第三,中國春節延長工廠營運需求。
28.富士康華冠 業績來電
手機品牌大廠索尼愛立信(Sony Ericsson)昨(20)日公布去年第四季連續獲利。索愛最新旗艦手機Xperia arc 將於下個季度上市,相關供應鏈富士康、華冠(8101)、美律、閎暉、及成、大立光可望受惠。
索愛相關供應商指出,從接單情況來看,索愛今年策略仍是朝向縮減低階機種,轉進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
目前看來,第一季是傳統淡季,訂單數量約有兩位數百分比下滑,預期在最新手機Xperia arc第二季開始鋪貨帶動下,將刺激零組件拉貨力道加溫。
台灣的索愛供應鏈當中,華冠、富士康都是手機代工廠,美律是免持聽筒及揚聲器供應商,及成主要提供機殼、相機鏡頭是大立光、閎暉供應鍵盤。
索愛今年豎起智慧型手機大旗反攻,預估銷售表現溫和成長,相關代工及零組件供應商奇美通訊、富士康、華冠、美律、及成、大立光可望隨之受惠。
29.啟碁年營收 將衝300億
市場傳出,啟碁(6285)雷雕天線(LDS)打入蘋果iPhone 5供應鏈,啟碁表示,不予置評。法人預期,啟碁今年雷雕天線可望成長四成,智慧型手機代工成長幅度也達四成,出貨量挑戰100萬台,今年營收可望輕鬆突破300億元。
啟碁昨(20)日受邀舉參與大和國泰法說會,啟碁表示,去年在新產品雷雕天線以及智慧型手機代工出貨量成長,帶動營收走揚。啟碁去年合併營收273億元,年增72%,法人預估,啟碁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可望達5.7到5.8元。
啟碁雷雕天線已經打入RIM黑莓機以及宏達電供應鏈,去年第二季開始出貨,全年出貨量達1,800萬套。啟碁表示,今年雷雕天線可望加入一個大客戶。市場也傳出啟碁可望打入蘋果供應鏈,可望應用在第五代iPhone 5產品上,啟碁則表示,不予置評。啟碁去年也接獲大陸品牌智慧型手機樂Phone兩款代工訂單,去年出貨量約45萬台,加計其它客戶訂單,全年出貨量約70萬套。法人表示,啟碁今年來自大陸訂單持續增溫,年增可望可達四成,出貨量可望超過100萬台。
此外,去年啟碁推出Moca(同軸線纜網路橋接器)產品,帶動數位家庭業務快速成長,估Moca產品可望帶動相關業務增六成。
30.任天堂3DS開賣 旺宏樂
任天堂3DS昨(20)日在日本開放預購,預估首批出貨量將為40萬台,並預估3月底前,全球銷售目標上看400萬台,旺宏(2337)配合任天堂造勢,本月起大量供應3DS唯讀記憶體(ROM),營運前景看俏。
法人表示,除旺宏外,鴻準(2354)是國內3DS組裝廠,菱生(2369)則拿到3DS微機電訂單,台達電(2308)提供3DS電源,健策(3653)提供均熱片,這些相關供應鏈廠也均將同步受惠。
受3DS開賣激勵,旺宏昨天股價盤中最高來到22.9元,續創波段新高,收盤價22.95元,上漲0.85元,今年來股價漲幅達12.25%。鴻準、健策也都收紅。
任天堂3DS強調裸眼式、無須佩帶專用眼鏡深受市場注目。日本最大遊戲新聞網站iNSIDE最新報導,3DS昨日已在日本開放預購,2月26日正式在日本開賣,緊接著3月27日在美國開賣,全球銷售行動正式啟動。
美國任天堂社長Reggie Fils-Aime在紐約舉行的3DS發表會上宣布,3DS在美售價為249.99美元(約新台幣7,375元),預計開賣至6月底,將有約30款3DS平台遊戲問世。
31.華東 今年先蹲後跳
記憶體封測廠華東(8110)昨(20)日舉行法說會,公布去年第四季每股稅後純益0.57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1.9元。 華東總經理于鴻祺認為,首季將遇亂流,營收恐較去年第四季小幅衰退,但全年是「先蹲後跳」,審慎樂觀。
半導體法說會昨天由華東打頭陣。于鴻祺強調,儘管去年下半年DRAM價格快速滑落,但在主要客戶製程推進、產出增加下,華東去年全年營收仍繳出80.46億元的歷史新高,稅後純益9.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9元,也僅差歷史高檔一點點,創歷史次高紀錄。
展望今年,于鴻祺說,由於DRAM價格不至於跌破變動成本,加上行動記憶體及利基型記憶體快速成長,DRAM市場不至於重蹈2008年大崩盤的覆轍,雖然整體DRAM的價格還是看跌,但顆粒數成長仍相當可觀,對華東營運仍正面。
32.鉭質電容供應吃緊 蜜望實大聯大利多
被動元件鉭質電容傳出供應吃緊,加上價格調漲,與積層陶瓷電容(MLCC)的價差縮小,使得同質性高的高容MLCC出現取代商機。被動元件廠預期,受惠廠商將以日廠和韓廠為主,日、韓的MLCC廠通路商蜜望實(8043)、大聯大(3702)等有機會間接受惠。
鉭質電容具備體積小、容值高的優點;而MLCC若要做到相同容值,售價卻比鉭質電容高很多,成為鉭質電容的優勢。數年前,鉭質電容曾經大缺貨,讓禾伸堂(3026)一度站上台股股王。
不過,因為鉭質電容對環保要求高,生產不易,成本高、單價也高,近年逐漸被積層陶瓷電容(MLCC)、鋁質電解電容及固態電容夾擊,市場空間被限縮。
被動元件廠表示,鉭質電容因為受場縮小,加上環保議題,生產規模不易擴大。
台廠立隆(2472)與日商ELNA合作生產鉭質電容的立揚廠,甚至已於2008年宣布清算,全面退出鉭質電容市場。
不過,鉭質電容在終端產品輕薄趨勢下,仍有生存空間,前兩年順利獲得美商蘋果iPhone等產品使用,且不斷出現供應吃緊情況。
近期鉭質電容的供需缺口不僅沒有紓解,且在主要原料鉭粉大漲超過六成的情況下,供應商調漲價格,使得鉭質電容的價格已逐漸和MLCC相近,MLCC具備取代鉭質電容的空間。
33.展訊40奈米 槓聯發科
IC設計龍頭廠聯發科(2454)在中國大陸2G手機晶片市場頭號競爭對手展訊,今年展現強化布局3G晶片TD-SCDMA的企圖心,已推出價格更具競爭力的TD多模、低功耗晶片,與聯發科搶食中國移動今年3,000萬套TD手機採購商機。
展訊日前在中國大陸舉辦全球首款40奈米TD晶片發布會,展訊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力游親自出席,代表展訊宣布將推出全球第一款40奈米低功耗商用TD-HSPA/TD-SCDMA多模手機晶片「SC8800G」。
與聯發科目前主要採用65奈米製程相較,展訊成為繼高通後,跨入40奈米製程的手機晶片廠。李力游指出,3G手機功耗非常重要,功耗愈高,手機待機能力愈差,因此40奈米的TD多模基頻晶片可以實現TD多模手機功耗大大降低,有利手機廠商開發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低功耗TD手機。
李力游認為,40奈米的TD晶片可以使TD手機做到成本更低,有利於TD手機的發展。
34.欣興健鼎 Q1不看淡
因應智慧型手機對高階高密度連接(HDI)板需求大增,欣興、健鼎均規劃擴大產能,在客戶下單熱絡下,第一季營運可望淡季不淡。
欣興副總沈再生表示,為企業發展需要,公司所屬SMART IDEA HOLDING LIMITED與江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設立印刷電路板(PCB)、新型電子元件等產品投資協議。
沈再生說,欣興在大陸有四家公司、七家工廠,為今後需求,先向江蘇南通圈地設廠,計劃投資的土地面積約400多畝,投資金額與產能等還在規劃。
健鼎表示,目前在吳錫有六家工廠,月產能800萬平方英尺,由於智慧型手機需求很熱,第一季淡季不淡,因此規劃擴充產能以滿足客戶需求。
健鼎指出,大陸是全球最大的PCB製造基地,台商生產據點都在大陸,由於春節假期與缺工等問題,手機廠提前拉貨,帶動1月訂單表現不錯。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需求推升下,擁有高階HDI板產能的欣興,被外資點名為主要受惠者。
35.新普順達科 拚車用電池
國內電池廠積極布局車用電池市場,新普(6121)與裕隆(2201)合作,順達科(3211)與台達電(2308)結盟,預計兩、三年內,電動車種占鋰電池供應鏈的比重將攀升到15%至20%。
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貨物稅條例,規定新法上路後三年內,購買完全以電能為動力的小客車,免徵貨物稅。
政策規定完全以電能為動力的小客車,並非油電混合(Hybrid)車種,而是全鋰電池的車種,這對生產鋰電池能力的國內業者是一大利多。
新普昨(20)日漲3元、收209.5元;順達科漲2元、收97元。
根據外電報導,中國大陸也將推出一項新政策,其中已計劃到2020年,大陸將為電動汽車準備至少1,000萬個停車位,也被視為車用電池廠的利多。
新普指出,電動車是很難走的一條路,未來實際進度需看政策,這兩年將開始出貨;新普去年2月宣布與大陸央企中國普天合作,投入生產動力電池與充電系統。
新普並與裕隆合作,裕隆在大陸品牌經營開始展現成果,未來雙方在大陸市場將更深度合作,讓新普的車用電池系統符合政策規範,又有知名車廠為出海口。
新普今年電動車營收比重仍低,但明、後年營收將快速拉升,預估五年內,年營收將破千億元。
順達科方面,台達電參與順達科8.6億元的私募可轉換公司債,若全數轉換,將占公司一成股權,雙方結盟共同發展電動車。
台達電日前在大陸吳江廠舉辦廠慶活動,已發表全電力電動車,搶進大陸電動車市場,順達科為主要合作夥伴。
36.研華 年營收估增兩成
工業電腦龍頭廠研華(2395)因客戶拉貨力道依舊強勁,推估第一季可望淡季不淡;融程電(3416)今年則將加重可攜式平板電腦等的ODM比重,訂單可望從第二、三季起大量出貨。
研華產品概分為四大類,分別是DMS(客戶設計代工服務)、嵌入式運算、垂直整合解決方案及工業自動化等,去年營收占比各為25%、40%、15%、20%。研華昨(20)日漲0.8元、收85.4元。
展望新年度,由於去年陸續併購英國Innocore Gaming及ACA先進數位科技,強化博弈及軍工等業務較薄弱之處,研華未來在垂直整合解決方案的成長將會較明顯。
研華表示,目前已補齊所有產品線,今年成長可期。法人推估,研華今年營收應可成長15%至20%。
37.中石化 Q1每股拚賺1.5元
中石化(1314)主要產品己內醯胺(CPL)價格站上歷史新高,每公噸毛利超過1,000美元,加上處分信昌化(4725)元月進帳2.07億元,今年第一季每股獲利上看1.5元,將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中石化獲利佳,吸引三大法人叫進,1月至昨天三大法人買超約3萬張,其中外資更買超達2.2萬多張,中石化昨(20)日股價表現「萬綠叢中一點紅」,上漲0.05元, 收盤30.6元,直逼2010年11月30.75的高點。
己內醯胺現貨價格一周內漲至每公噸3,150美元,漲幅5.18%,創下歷史新高。中石化供應給力鵬、集盛等尼龍粒加工廠的合約價也站上每公噸3,000美元,同樣創下歷史新高。法人預期,聚酯纖維替代效應延續,且油價維持高檔、己內醯胺全球幾無新產能,預期上半年價格將維持高檔。
化纖廠表示,棉花去年產量不佳,替代效應激勵聚酯纖維價格走高。
除了己內醯胺之外,丙烯月青(AN)、乙二醇(EG)及純對苯二甲酸(PTA)四大化纖原料價格均扶搖直上,今年上半年供應都處於吃緊狀態。
中石化1月中旬第七度處分信昌化3,840張,獲利約2.07億元,目前持股剩8萬2,933張,持股比率為28.40%。
38.台化 蟬聯台塑四寶獲利王
化纖需求暢旺產業能見度高,法人預估台化(1326)今年將賺得比台塑多,今年仍將是台塑四寶的獲利王。
台化自結2010年營收2,831.21億元,稅後純益475.6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8.38元。細算後,台化產品淨利率高達16.79%;法人表示,主要是棉花歉收,及歐美大雪酷寒,造成化纖原料與產品嚴重缺貨、價格暴漲,獲利倍增所致;預料供應吃緊、價格高的情況將延續至今年。
棉花大漲,聚酯棉需求大增,台化主要產品之一就是聚酯棉的化纖原料純對苯二甲酸(PTA),且海峽兩岸總年產能超過300萬公噸,另其位於大陸寧波石化區的PTA廠,正申請展開年產能150萬公噸的新廠,核准完工後,總年產能可達450萬公噸,為世界最大PTA生產廠。
法人表示,台化挾其麥寮六輕垂直整合優勢,PTA現貨價格站上每公噸1,400美元後,銷售毛利高達每公噸400至450美元左右。依台化台灣PTA年總產能260萬公噸計,光是PTA單一產品每個月銷售毛利達25.13至28.27億元,約可貢獻每股稅前盈餘約0.44至0.49元。
法人指出,PTA事業部雖獲得較便宜的對二甲苯(PX),但是透過內部轉撥計價,還是要依市場行情每公噸1,560美元,支付原料費用給台化母公司。而且,台化還是台灣最大的聚酯纖維生產廠商,目前棉花價漲、缺料,下游需求強強滾,台化是芳香烴、PX、PTA、聚酯化纖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生產廠,層層獲利相當驚人
39.勝一 去年EPS估4.8元
溶劑大廠勝一(1773)去年第四季因半導體景氣優於預期,電子級溶劑業績表現強,帶動去年第四季營收較上季成長7%,且毛利率亦提升,而今年第一季半導體景氣更旺,業績展望持續樂觀。法人預估,勝一去年每股稅後純益則在4.8元左右,將創下歷史新高。
勝一主要產品為電子級溶劑與工業級溶劑,電子級溶劑主要客戶為半導體、面板業者。去年第四季因半導體景氣優於預期,電子級溶劑客戶下單積極,加上國際油價走高,回升至每桶90元美元左右,帶動化學品價格齊漲,溶劑報價也隨之上漲。
法人指出,勝一第四季營收較上季成長7%,且因電子級溶劑佔營收比重提升,毛利率較第三季明顯上揚。
法人預估,毛利率走高,以及認列大陸轉投資收益,勝一去年第四季獲利將優於第三季,單季每股稅後純益約1.2元,全年每股稅後純益在4.7元至4.8元,將創下歷史新高。
40.南僑 去年每股賺逾2元
南僑(1702)去年獲利再創新高,公司自結去年稅前盈餘5.18億元,每股稅前盈餘2.12元。受到原物料價格影響,南僑去年底宣布調漲冷凍麵糰、烘焙用油售價,效益可望在今年陸續展現。
台指期結算完後,近日台股指數過關壓回,南僑昨(20)日股價下跌0.3元、以36.95元作收。累計自去年9月下旬迄今,南僑股價已經回檔超過兩成,由於南僑稅前、稅後的差異不大,全年稅後將有2元實力,換算南僑本益比約17倍左右。
南僑自結,去年12月單月稅前盈餘0.42億元、每股稅前盈餘0.17元,累計去年全年稅前盈餘5.18億元,每股稅前盈餘2.12元,小幅落後先前法人所預估的2.3元水準,不過仍續創歷史新高紀錄。
41.中化生 瞄準癌症藥市場
中化合成生技(1762)宣布,該公司為了從原料藥產業跨入蛋白質藥物市場,已與美國MITI新藥研發公司簽下合作意向書,將以具抗癌及抗菌的化合物,添加在中化合成產品中,爭取多項癌症藥品商機。
中化生昨日股價上漲0.6元,以63.9元坐收。法人分析,中化生去年在器官移植用藥MMF及新增客戶挹注下,全年營收12.09億元,稅後純益1.7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2.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