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0 06:06
圍堵霸權中國 美日歐專家︰建民主AI生態系
2025/09/10 05:30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受中國等極權國家威脅,AI(人工智慧)發展、半導體供應鏈韌性牽動全球地緣政治安全。外交部、DSET(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與中經院昨共同舉辦「探索供應鏈韌性與策略新局」論壇。在場美日歐專家皆指出,強化晶片產業韌性及盟國間合作已成為區域安全議題核心,主要合作方向包括晶片出口管制,並建立民主國家的AI生態系。
近年來歐盟、日本等民主國家紛紛推動晶片相關法案。歐盟駐日本代表團、數位經濟政策部公使參事Peter Fatelnig表示,未來半導體政策與安全政策將越來越匯流,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也急需找到共同價值願景來強化韌性;他建議,各國政府應建立更細緻的產業數據調查,以推動更合宜的政策。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亞洲經濟研究所(IDE-JETRO)資深主任研究員猪俣哲史認為,民主國家需有健全的法制框架,包含先進科技、材料等「經濟安全密集產業」才有競爭力。但他也提醒,許多中小企業的關鍵技術、產品與軍事相關,但受限於財務壓力無力建立足夠風險管理,各國政府應主動協助。
蘭德科技與安全政策中心研究員Lennart Heim則聚焦AI風險。他示警,民主國家更應關注AI安全議題,尤其先進晶片是否流向集權國家,造成中國、北韓、俄羅斯等加速發展AI,最終回頭威脅民主世界,而這也是美國建立出口管制措施的核心原因,也仍是美國兩大黨的共識。
猪俣建議,透過半導體產業的力量可以使盟國的經濟力量更強,不過產業韌性的建立需更多戰略思考,包含禁止關鍵原料與晶片出口,或是建立盟國間的供應鏈協議,都可壓迫敵方;Fatelnig則說,友岸合作(Friendshoring)已是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概念,美國應該強化並延續夥伴關係才是當前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