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9 06:25

〈美股盤後〉輝達博通領漲晶片股 那斯達克登新高

鉅亨網編譯羅昀玫 2025-09-09 05:20

等待關鍵通膨數據,美股週一 (8 日) 收高,輝達與博通領漲,那斯達克創新高,這是該指數今年第 21 次創下收盤新高紀錄。



輝達博通領漲晶片股 那斯達克登新高 (圖:shutterstock)



由於上週五公布的非農就業報告疲軟,市場對經濟成長的擔憂持續,美債價格週一上漲,30 年期美債殖利率下滑至 4 月底以來最低。



投資人等待週三即將公布的 8 月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及週四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以及美國勞工統計局的非農年度基準修正,以判斷經濟走勢並評估是否有更大降息空間。

CME 的 FedWatch 工具,交易員已完全消化聯準會 9 月降息 1 碼 (25 個基點) 的預期,並反映有 10% 的機率可能一次降息 2 碼。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將於 9 月 10 日就米蘭的聯準會理事提名進行投票,若提名獲得通過,米蘭將可參與 9 月 16 日至 17 日的聯準會利率政策討論。

政經方面,據《金融時報》報導,歐盟官員正討論對中國及其他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以回應美國要求。美國總統川普上週日表示,已準備進入制裁俄羅斯的第二階段,或加大對莫斯科及其石油買家的壓力。

法國國民議會週一信任投票中,總理白胡 (Francois Bayrou) 以 364 票反對票遭到倒閣,其 440 億歐元緊縮預算計畫被跨黨派否決。白胡預計週二遞交辭呈,據報導,總統馬克宏傾向與各黨派協商任命新總理,而非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美股週一 (8 日) 主要指數表現: 
  • 美股道瓊指上漲 114.09 點,或 0.25%,收 45514.95 點。
  • 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98.311 點,或 0.45%,收 21798.699 點。 
  • S&P 500 指數上漲 13.65 點,或 0.21%,收 6495.15 點。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48.211 點,或 0.84%,收 5809.611 點。
  • NYSE FANG+ 指數上漲 153.13 點,或 0.97%,收 15861.50 點。
 

標普 11 大板塊中資訊科技 (+0.67%)、非必需消費 (+0.53%) 與材料 (+0.23%) 表現較佳。公用事業 (-1.07%)  跌幅最大 (圖:finviz)

焦點個股

NYSE FANG + 指數中的科技五大巨頭漲跌互見。mexta (mexta-US) 跌 0.02%;蘋果 (AAPL-US) 跌 0.76%;Alphabet (GOOGL-US) 跌 0.34%;微軟 (MSFT-US) 漲 0.65%;亞馬遜 (AMZN-US) 上漲 1.51%。

費半成分股普遍收高。博通 (AVGO-US) 大漲 3.21%;輝達 (NVDA-US) 收紅 0.77%;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0.43%;高通 (QCOM-US) 漲 0.25%;AMD (AMD-US) 漲 0.18%;美光 (MU-US) 漲 0.07%。

台股 ADR 全數收紅。台積電 ADR (TSM-US) 上漲 1.55%;日月光 ADR (ASX-US) 暴漲 9.93%;聯電 ADR (UMC-US) 上漲 1.32%;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02%。

企業新聞

博通 (AVGO-US) 強升 3.21% 至每股 345.65 美元,自上週四發布財報預估 AI 相關營收強勁增長以來,博通股價持續攀升,目前市值已超 1.6 兆美元,成為華爾街市值第七大公司。

Robinhood (HOOD-US) 狂飆超 15% 至每股 117.28 美元,躍升至歷史新高,AppLovin (APP-US) 飆升近 12%,兩家公司都將於 9 月 22 日加入標準普爾 500 指數。

中國人形機器人公司 X Square Robot 週一獲得由阿里雲和中科院投資領投的 1 億美元 A + 輪融資,推升阿里巴巴 ADR (BABA-US) 勁揚逾 4%,報每股 141.20 美元。

EchoStar (SATS-US) 暴漲近 20% 報每股 80.63 美元,該公司同意以約 170 億美元將無線頻譜執照出售給 SpaceX,用於其 Starlixnk 衛星網路。

加拿大鵝 (GOOS-US) 飛升 12.69% 至每股 15.10 美元,TD Cowen 上調其至「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從 16 美元上調至 18 美元。

華爾街分析

ClearBridge Investments 策略師 Jeff Schulze 指出:「就業市場的放緩恐怕會壓過通膨壓力,即使本週公布的 CPI 數據偏高,因為聯準會目前認為關稅引發的物價上升屬於一次性效應。」

數字皆為截稿前更新,請依照實際報價為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