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6 09:51

台灣勞工陣線指出,今年以來市場出現「按月計酬的時薪制」勞工(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國人的最低工資經過9度調漲,今年月薪為2萬8590元,時薪則為190元,雖然近5年時薪、月薪的調幅相當、並未脫鉤,但早年已拉開的差距,讓不少精打細算的勞工發現,時薪比月薪「更划算」。勞團提醒,這樣的薪資差距,已衍生「企業道德風險」,部分無良雇主,要求部分工時勞工接受「月薪給付」,每月排班22天、每天8小時,或是每月排班工時達176小時,卻只給付2萬8590元,勞工硬是被A了近5000元的工資。
以目前的最低工資條件,做時薪工作明顯比月薪族更有利,勞團計算,時薪190元的勞工,只要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月排班20天,就可領到超過3萬元的工資,不但高於最低工資月薪2萬8590元,且時間到了就走人,不用像正職上班族還得加班、半夜被長官交付任務,甚至可以找「第2份工作」,進一步提高所得。
但資方也不是省油的燈。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指出,已有雇主針對部分工時勞工,談定每月排班工作時數176小時,與正職員工每天8小時、每月22天相當,卻只給2萬8590元,雇主另外承諾提供與正職相當的福利作為誘因,但事實是無法升遷、沒有獎金、無法累積特休假,許多勞工因為不了解法規,就這樣成為「按月計酬的時薪制」。
根據台灣勞工陣線接獲的諮詢,上述「按月計酬的時薪」以「餐飲業」最多,且今年最為嚴重,關鍵在於「加班費」。勞陣指出,雇主可能在盤算,如何可以減少加班費,想用2萬8590元聘請正職員工,但若周六日要他來上班,得依照勞基法支付加班費,認為兼職員工排班彈性較大,但一樣領時薪,每小時工資190又比正職高,因此雇主與勞工私下約定,每月依照勞工的工作時數,以月薪2萬8590元「按比例計算」。
對於勞團的質疑,勞動部官員認為應該屬於「個案」,畢竟以最低工資招募的職缺,都屬於目前最缺工的行業,如果勞工發現自己的薪水「比隔壁低」,兩隻腳下個月「立刻走人」;且部分工時勞工也應遵循「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週不得超過40小時」、「例假日休息日」等規定,該給的加班費還是要給,提醒勞工若對薪資有疑慮,可多多至地方勞工局詢問。
相關新聞請見
青貧世代必修課1》yes123:月賺2萬仍喊窮!7成學子陷「窮忙」困境
青貧世代必修課3》月薪調漲追不上時薪 月休10日打工贏過基本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