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22 23:22

《日韓股》日經指數下跌0.11% KOSPI下跌1.27%

2025-07-22 14:40:20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日股週二早盤上漲,受美國科技股走強的帶動,但關稅擔憂仍影響市場氣氛,導致午後走低。日本經濟財政・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於21日啟程前往參加第八輪部長級協商。距離8月1日的談判期限僅剩10天,市場對前景的不確定感正在加劇。
日經225指數7月22日收盤下跌0.11%或44.19點,收39,774.92點。東證股價指數(TOPIX)終場上漲0.06%或1.71點,收2,834.48點。東證33種產業類股指數漲幅較大的為鋼鐵(2.66%)、非鐵金屬(1.89%)、機械(1.84%),跌幅較大的為醫藥品(-2.17%)、精密機器(-1.97%)、其他製品(-1.12%)。資產管理公司 Asset Management One 首席市場分析師清水毅表示:「雖然石破茂首相表明將續任,一時避免了政治空窗期,但要敲定日美關稅談判並非易事,現在就持樂觀看法還為時過早。」
半導體元器件測試系統商愛德萬測試公司(Advantest Corporation)(6857.JP)上漲1.03%報11,300日圓。中外製藥(4519.JP)下跌2.71%報6,814日圓。日本藥商第一三共(4568.JP)下跌2.83%報3,496日圓。電子血壓計大廠泰爾茂公司(Terumo Corporation)(4543.JP)下跌2.73%報2,352.5日圓,股價刷新年內新低。光學儀器製造商豪雅(HOYA)(7741.JP)下跌1.94%報17,965日圓。韓股週二下跌,投資者對美國關稅政策保持謹慎態度,並等待美國本週即將公布的大型企業財報。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7月22日收盤下跌1.27%或40.87點,收3,169.94點。
韓國總統李在明週二呼籲政府加大努力促進國內消費,在普發現金補貼的同時,也要確保物價穩定受控。政府已於週一開始受理第一輪申請,並開始發放被稱為「消費券」的現金補貼。該計畫提供一次性15萬韓元(約合108美元)的補貼;對於首都圈以外地區居民以及低收入家庭,最高補貼金額可達45萬韓元。
李在明表示:「雖然消費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收入支援,但更根本的目標是刺激消費,各部會應準備更多鼓勵國內消費的附加計畫。此外,消費券可能會帶來一些通膨壓力,但即使在未發放消費券時,物價也因各種原因不合理地持續上漲,因此政府應當迅速且果斷地因應通膨管理。」
第一產業通商資源部次官文信學週二表示,政府將努力與美國順利完成關稅談判,以最大限度減輕出口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文信學表示:「我國出口企業正面臨8月1日美國相互關稅即將生效前的不確定性升高,在剩餘時間內,政府將全力以赴,力求以最大化國家利益的方式,順利完成與美國的關稅談判。」
韓國財政部長具潤哲週二表示,他將於本週稍晚與美國舉行「2+2」高層貿易會談,時間點正值雙邊就美國大規模關稅措施展開談判、8月1日期限逼近之際。具潤哲表示,他將與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呂漢久一同前往華盛頓,參加訂於週五(當地時間)舉行的會談,會談將與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葛里爾(Jamieson Greer)進行。
韓國央行週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受農畜產品價格上漲帶動,韓國6月份的生產者物價指數三個月來首次上升。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 PPI)為119.77,較前月上升0.1%。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生產者物價年增0.5%,為連續第23個月呈現年增。
央行報告指出,6月生產者物價的上升,部分原因在於農畜產品價格較前月上漲0.6%,因為對豬肉與雞蛋等農產品的需求成長幅度高於供應。石油產品與服務類價格也分別上漲1.2%與0.3%。但電力、燃氣與其他公共事業價格則微幅下跌0.1%。生產者物價是衡量通膨走向的關鍵指標之一,因為它們影響企業在未來幾個月內對消費者收費的價格。
央行官員李文熙表示:「雞蛋、豬肉等食品的供應量低於需求。春末季節的惡劣收成條件也減少了高麗菜與其他農產品的產量,進而推升價格,近期熱浪與暴雨也導致農水產品價格的不確定性增加。」與此同時,綜合考量生產者價格與進口價格的國內供應物價指數,6月較前月下降0.6%。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005930.KS)下跌2.65%至66,000韓元。電池大廠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373220.KS)上漲0.76%至333,500韓元。DRAM巨擘SK海力士(SK Hynix)(000660.KS)下跌1.47%至268,500韓元。(圖片來源: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