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編譯陳又嘉 2025-05-20 05:54
美元周一下跌(圖:Shutterstock)
美元周一 (19 日) 下跌,兌
日元、
歐元等避險貨幣觸及逾一周低點。壓力主要來自上周五美國政府信用評級遭意外調降,加上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溫。
紐約尾盤,追蹤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
美元指數 (
DXY) 下跌 0.72%,報 100.36。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周日接受電視訪問時表示,若貿易夥伴未「善意」談判,總統川普將按上個月威脅的幅度對其徵收關稅。
不過,導致美元走軟的導火線,是穆迪 (Moody’s) 上周五將美國最高主權信評調降一級,理由是對美國不斷擴大的 36 兆美元國債感到憂心。此舉延續了惠譽 (Fitch) 在 2023 年夏季及標普 (S&P) 在 2011 年調降信評的先例。
消息傳出後,美元兌主要貨幣走弱,結束先前連續四周的漲勢。當時市場對美國貿易協議的樂觀情緒及與中國關係解凍,緩解了全球經濟衰退的憂慮。
但從周一上午到下午交易時段,美元的拋售動能有所減弱。
Bannockburn Global Forex 首席市場策略師 Marc Chandler 表示,「對我來說,這並非重大轉折點,穆迪其實沒說出我們不知道的事。我們早就知道華府的情況,以及其預估的龐大預算赤字。」
「但事實是,亞洲和歐洲投資人先行拋售美元,而像我這樣的北美人則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有些人就趁勢逢低買入美元。」
儘管美元周一走弱,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iams) 表示,尚未見到資金大規模撤離美國資產,並強調美元仍是全球儲備貨幣。
中國在周一呼籲美國採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以維護國際金融與經濟體系的穩定,保障投資人利益。這番話是在貝森特周日警告各國若不善意談判,將面臨關稅報復之後發表的。
不過,《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已與歐盟展開實質性貿易談判,這打破長期僵局,為美國繼與英國於本月初簽署貿易框架協議後,爭取更多協議帶來曙光。
川普先前也提及可能與印度、日本與南韓達成協議,但與日本的談判似乎因汽車關稅問題而停滯。
另一方面,川普推動的稅改法案邁出一大步,獲得國會一關鍵委員會批准,這項計畫預估將在未來十年新增 3 兆至 5 兆美元國債。
美元兌
日元下跌 0.5%,報 144.98,此前一度跌至 144.665,為 5 月 8 日以來最低。
歐元兌美元上漲 0.6%,報 1.1232 美元,盤中一度觸及 5 月 9 日以來新高。
英鎊兌美元上漲 0.6%,報 1.3355 美元,盤中觸及 4 月 30 日以來最高。英國與歐盟周一達成脫歐以來最重大的國防與貿易關係重置協議,提振了
英鎊走勢。
美元兌
瑞士法郎也觸及逾一周低點,至 0.8317 瑞郎。
其他貨幣方面,
澳幣結束連跌三日後反彈 0.66%,至 0.6444 美元,市場普遍預期澳洲央行 (RBA) 周二將宣布降息一碼。
紐幣兌美元也上漲 0.5%,報 0.5911 美元。
截至台灣時間周二 (20 日) 約 5:50 價格:- 美元指數報 100.3664。-0.5968%
- 歐元兌美元 (EUR/USD) 匯率報 1 歐元兌 1.1241 美元。+0.6897%
- 英鎊兌美元 (GBP/USD) 匯率報 1 英鎊兌 1.3361 美元。+0.6403%
- 澳幣兌美元 (AUD/USD) 匯率報 1 澳幣兌 0.6456 美元。+0.8750%
- 美元兌加幣 (USD/CAD) 匯率報 1 美元兌 1.3945 加幣。-0.1432%
- 美元兌日元 (USD/JPY) 匯率報 1 美元兌 144.8800 日元。-0.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