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8 06:59

美國進口商末日狂奔 川普關稅後遺症剛開始 物價可能要漲到10月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25-05-08 06:00

川普關稅後遺症剛開始,美國物價可能要漲到10月。(圖:Shutterstock)


美國關稅措施對其貿易和消費的衝擊才剛剛開始。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 5 月 6 日發布的最新貿易報告顯示,今年以來美國進口總額已增長 23.3%,3 月美國貨物和服務貿易赤字擴大至 1405 億美元,相比上月增加 14%。

這顯示美國企業正在恐慌性囤貨,以因應即將到來的關稅風暴。牛津經濟研究院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關稅引發的前期備貨效應正在顯現,並將在「對等關稅」三個月暫停期持續和擴大。



據《第一財經》周三(7 日)報導,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副經濟學家茲維默(Grace Zwemmer)表示,美國消費者的信心已下滑,但這是出於對關稅的擔憂,關稅引發的商品價格上漲還沒反映到現實層面,更多衝擊即將到來。

「美國的商品定價調整從 4 月下旬開始,全面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顯現。預計大部分影響將在 9 月到 10 月傳導完畢,其他連鎖反應將需要更長時間調整,供應鏈中斷的不確定性,也將延長通膨高漲的周期。」她說。

茲維默進一步表示:「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將對今年實際收入增長構成壓力,而人們對收入增長可靠性的擔憂,以及股市表現不佳可能帶來的負面財富效應,會導致消費者減少支出,提高儲蓄率。」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預測顯示,儘管第二季美國進口仍能維持較高水準,但下半年將出現急劇下滑,未及時備貨的商家可能陷入無貨可賣窘境。

美國銀行的調查結果發現,許多零售商的庫存僅能支撐一到兩個月的銷售,任何突發供應中斷都可能迅速演變成全面缺貨危機。

庫存短缺困境將影響零售商的假日促銷和折扣策略。在 7 月 4 日、亞馬遜 Prime Day、「黑色星期五」、「網路星期一」等打折日期間,消費者可能面臨商品選擇減少、庫存快速耗盡的情況。

洛杉磯港執行總監塞洛卡(Gene Seroka)表示:「春季和夏季時尚產品大多來自中國,開學季和年底採購旺季也是關鍵時期,但消費者不太可能接受比去年高 2.5 倍的售價。」

「許多零售商告訴我,他們的庫存僅剩 5 到 7 周存量。」塞洛卡說:「如果情況持續惡化,我們很快就會發現,無論是線下超市還是電商平台,商品選擇都在減少,價格則會上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