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22 05:37

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已達183兆元人民幣 外資看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25-04-21 18:50

中國債券市場總規模已達183兆元人民幣 外資看好(圖:shutterstock)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導,境外機構普遍展現出對中國債券市場的濃厚興趣,增持趨勢明顯。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於 4 月 18 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25 年 4 月 15 日,境外機構在中國持有的債券總量已達到 4.5 兆元人民幣,較 2024 年末增加了超過 2700 億元。

目前,中國債券市場的總規模已達到 183 兆元人民幣,位居世界第二。中國人民銀行指出,已有 1160 餘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這些機構涵蓋了來自 7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權類和商業類機構。



今年以來,境外機構積極參與人民幣債券投融資業務,在華發行熊貓債的累計金額已超過 9500 億元。

對於境外機構為何看好中國債券市場,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認為,從實際殖利率和避險屬性等方面來看,中國債券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提到,在中國金融市場持續對外開放的背景下,中國境內債券市場以其良好的獨立性、穩定性和收益性,獲得了國際投資者的青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補充說,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人民幣債券價格波動小、回報穩定,同時還具備較高的分散化和多元化投資價值,避險功能不斷增強。

市場資料顯示,2024 年中國債券與美國股債、歐洲股債、新興市場股債的殖利率相關性均接近於零。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分析指出,中國約 5% 的經濟潛在增速顯著高於歐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為全球資本國大陸提供了更具前景的回報基礎,加上中國宏觀調控空間的優勢,使得中國經濟環境具備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好的可預期性。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各方積極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推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這些舉措包括將「債券通」債券納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幣流動資金安排合資格抵押品名單,支持境外機構使用「債券通」債券繳納「互換通」保證金,以及支持央行類機構根據投資管理需求進行非交易過戶等。這些措施有效優化了投資環境,推動了中國大陸與全球債券市場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和吸引力。

自 2019 年以來,中國債券先後被納入彭博巴克萊、摩根大通、富時羅素三大國際債券指數,並且在這些指數中的權重逐步提升。目前,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在彭博全球綜合指數中的權重已達到 9.7%,升至全球第三;中國國債在摩根大通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中的權重為 10%,已達到國別最大權重;中國國債在富時羅素國債指數中的權重也已達到 10%,是最初預計的兩倍。

報導引述專家分析指出,這充分反映出全球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看好,更體現出外資對於中國經濟長期健康發展、金融持續擴大開放以及持有人民幣資產的信心,也為中國債市引入了數千億美元的追蹤指數資金。

儘管如此,中國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數據顯示,目前境外投資者持債量僅占比 2.4%,與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相比仍處於較低水準。其中,境外機構持有的中國國債約 2 兆元,在國債總託管量中占比為 5.9%。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支撐境外機構持續增持人民幣債券資產的積極因素依然較多,外資中長期有望保持目前的增持趨勢。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