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21:23

美中關稅越喊越高!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右)擔憂排擠民眾可支配所得、重創美國消費市場。(記者陳梅英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日又再出手,對中課徵高達245%關稅,友達董事長彭双浪說,美國民眾民生用品很大比例從中國進口,近期超市一瓶洗髮精已經漲價至30多美元,超市內屬於生活必需品的商品也出現搶購潮。他擔憂,當美國民眾的可支配所得遭到侵蝕,將導致非必需品的消費被大幅排擠,進而引發整體消費市場的衰退。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一旦美國市場衰退,全球其他市場是否能補上缺口仍是未知數。」彭双浪指出,中國在疫情後復甦不如預期,儘管政府投入大量刺激經濟措施,仍難以完全消化內需,勢必加速對東南亞與歐盟的出口拓展。目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的態度也開始出現鬆動,對台灣企業而言「機會與風險並存」。
請繼續往下閱讀...
彭表示,目前川普關稅措施讓廠商「相當混亂」。雖然對等關稅暫緩90天,但是加了基本10%關稅,同時還有一份包含20項豁免產品的清單,許多與面板相關的項目名列其中。不過由於條文細節不明,大家都在查HS Code,中國與越南出貨的產品是否能享有MSCA(最惠國待遇)零關稅待遇,也無法釐清。
面對關稅衝擊,友達與BHTC合併後,在全球有許多製造據點,除了台灣、中國、越南還增加了印度、保加利亞與上海等地,這使得友達在全球生產配置上具備靈活性,能根據各地不同的稅率進行調整。特別是在車用產品方面,調整相對容易;但對於其他消費性產品,則需要更長的準備期及供應鏈因應策略。
談及是否赴美設廠,彭双浪直言「暫時不會」,主要因為客戶多集中在亞洲,加上美國製造成本極高,若產品生產後仍需運回亞洲組裝,「並不符合經濟效益」。他指出,在美國蓋廠如亞利桑那,需耗時四年,加上當地並無完整製造業基礎,與台灣情況截然不同。
彭双浪說,過去四十年全球化的供應鏈配置,讓每一個環節找到最經濟的生產方式,全球也因此享有低廉物價,現在反全球化要重新建立一個新的供應鏈,也要花時間,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未來所有產品都會漲價」。
此外,國際秩序也出現劇烈變化。「美國過去是大多數國家的盟友,但現在卻成為最不可靠的朋友。」彭指出,川普主政下大砍聯合國與全球救援經費,對比,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頻頻造訪東南亞國家,有很大反差,川普讓地緣政治版圖加速移動,恐怕會造成大災害。
彭双浪說,從4月2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以來,至今幾乎每日一變,原本從川普1.0開始就已經是一個地球兩個世界,當時是中國與非中國,4月2日之後則是美國與非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