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4 05:30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其中台灣被課三十二%關稅。經濟學家擔憂,台灣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不容樂觀,今年出口可能萎縮,對美出口將直接影響GDP(國內生產毛額)至少十五%。圖為基隆港。 (路透)
川普主要反映對美貿易順差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開徵對等關稅,其中台灣被課三十二%關稅。經濟學家擔憂,台灣經濟成長的三大支柱不容樂觀,今年出口可能萎縮,對美出口將直接影響GDP(國內生產毛額)至少十五%,國內投資可能因台廠赴美潮受到排擠,消費則可能因金融市場震盪而縮減。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從稅率來看,美國除考量貿易障礙和匯率操縱外,主要反映對美貿易順差。川普大部分想法都很直觀,對他來說,課徵更多關稅就能增加稅收,幫他解決財政赤字問題;進口產品變貴,就能鼓勵國人購買國貨、促進美國製造業復甦。
對於半導體等未納入課稅,東海大學經濟系教授邱達生分析,能源製品、半導體都屬關鍵中間財,加上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豁免,顯示川普意圖建構一個包含加、墨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供應鏈,把其他進口品擋在美國市場外,鼓勵美國人購買MAGA供應鏈產品。
優秀企業可能選擇赴美設廠
至於對等關稅對台灣的影響,吳大任指出三大面向,首當其衝就是出口,目前台灣對美出口占比逾四分之一,而出口又占GDP六成以上,也就是台灣對美出口將直接影響GDP至少十五%。二是投資,台灣許多優秀企業可能會選擇赴美設廠,排擠國內投資,也會影響GDP表現。三是勞動市場,許多台灣高薪工程師、經理人會隨科技廠赴美、在美國就業,造成台灣平均薪資下降。
「不用等到全球貿易戰,若川普關稅持續,就夠台灣受了!」邱達生直言,台灣第一季外銷訂單、出口表現亮眼,是因關稅戰前的拉貨效應,但接下來訂單縮水,將影響出口額;金融市場未來震盪無可避免,進而影響民間消費,今年經濟不容樂觀。
至於台灣該如何應對?吳大任建議,經濟部應盤點有多少企業適合到美國投資、金額多少,如果能配合製造業回流美國政策,或許就可談到比較好的條件;此外,美國貿易代表署日前點名台灣構成貿易障礙,包含汽車、美豬美牛等貿易政策,政府也可就這些問題改善,做為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