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05:30
張忠謀在自傳內震撼性揭露,2007年初,高盛集團合夥人宋學仁向他提出與台積電管理階層結盟做「管理層收購」、變非上市公司。(遠見·天下文化提供)
高盛提議 他與當時執行長蔡力行拒絕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自傳下冊將於二十九日正式發表,他在自傳內震撼性揭露,二○○七年初,高盛集團合夥人宋學仁向他提出與台積電管理階層結盟做「管理層收購(私有化的一種)」、變非上市公司,當時執行長蔡力行反對,他評估也認為「綁手綁腳」,最後拒絕了,事後看來,「這項決定絕對是對的」,才能帶來後來連續多年快速成長的收穫。
幾年後台積快速成長 「決定絕對是對的」
張忠謀表示,一九八八年在美國發生了金融史上首見的「管理層收購」(Management Buyout)案。一個大規模上市公司雷諾納貝斯克(RJR Nabisco)的執行長,為了要炒高公司股價,並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與一個「金融機構」結盟,企圖以高於當時市價的價錢,收購所有市面上該公司的股票,但仍由自己經營,這就是所謂「管理層收購」。
張忠謀回憶,二○○六年是台積電營收與獲利破紀錄的一年,當時市值(每股股價乘以股票總數)已超過五百億美元。二○○七年二月二日,高盛集團合夥人宋學仁來拜訪他,向他建議高盛銀行結合別的金融機構,再加上向其他銀行的貸款,與台積電管理階層結盟做「管理層收購」,宋提出總共出資七百億美元,有一半資金來自貸款、管理層藉由貸款增加持股比等。
張忠謀答應考慮,也在紐約與兩位高盛資深合夥人討論此案。他幾經思考,對該案已有相當定見,也請台積電財務處長做分析,並與CEO蔡力行數次討論,蔡一直持反對看法。三月八日,他拒絕了高盛做「管理層收購」。
張忠謀表示,二○○七年三月,他覺得台積電在公開上市的環境下,大有可為。事後看來,不做「管理層收購」的決定絕對是對的。二、三年後,台積電看到市場成長的機會,迅速地增加資本投資幾乎三倍,當然相應的結果是連續多年快速的成長,如果當年做了「管理層收購」,就不可能有獲利與成長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