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09-29 05:47

碳權交易10/2起跑 首波5880公噸上架

2024/09/29 05:30  
國內碳權交易十月二日啟動,首波將有五案、共計五八八○公噸上架。(示意圖,資料照)
與國際的8.9萬噸差很遠 學者憂流動性不足 碳交所稱市場會漸成熟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國內碳權(減量額度)交易十月二日啟動,首波將有五案、共計五八八○公噸上架,與國際碳權首發八.九萬噸相差甚遠,學者憂心市場流動性不足。不過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認為,國內市場剛啟動,應抱持鼓勵減碳的心態思考,市場未來也會逐漸成熟。
我國減碳政策多管齊下,碳費做為強制性政策、將從明年起向五百多家排碳大戶徵收,但費率尚未完全定案;而國內碳交易則做為自願性減量措施,企業可推進減碳措施,向環境部申請核發自願減量專案或抵換專案,上架國內減量額度交易平台買賣。
根據環境部資料,目前沒有自願減量專案通過額度申請,抵換專案則有三十七案通過額度申請,共發出二五五九萬噸,意即國內碳權的基礎相對有限;且目前公開閱覽的減量額度專案共計有六○八○噸,價格在每噸二五○○元至四千元不等,可謂物以稀為貴。
目前無自減通過申請 抵換專案則通過37案
被譽為「台灣碳交易之父」的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直言,碳交易對我國減碳絕對有益,但市場需足夠活絡,才能催生碳價訊號,進而促使企業投入減碳,國內碳交易市場因政策自我設限,恐難滿足其成立初衷。
現上架專案量少價高,田建中說明,因為台灣產業以製造業為大宗,減碳花費高,申請也需投注時間與人力,現有單價僅是反映成本與供需,未來在買賣雙方磨合後,市場機制會找出最適價格。
台灣自願減量機制推行多年,中經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表示,從部分專案的財務數據來看,廠商執行成本高,單價是反映成本與惜售心態,確實國內碳交易市場初期的流動性可能不足,對企業來說,市場價格恐沒能產生購買誘因。
因碳權、碳費金額落差大,田建中預估,初期買家會以環評抵減為主要目的,相對環評法罰款或減排成本,碳權價格不高;劉哲良也指出,企業建廠需達成廠內減量、增量抵換兩種承諾,過往廠商多是購買綠電或用自有的減量額度抵減,成本更高,反而成為購買碳權驅動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