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2023-11-16
【早安健康/劉秀枝(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兩位朋友自費接受高階健檢後,分別傳來腦部磁振造影(MRI)的影像,問我的意見。
一向活躍的A女士八十歲,沒有三高或失智,被告知「大腦有白質病變」。她問:「是什麼意思?需要服藥嗎?」
B男士六十歲,有高血壓且規則服藥,不曾中風,磁振造影也出現「大腦白質病變」,還有個「小洞梗塞」。他問:「這是中風嗎?」
不能忽視的「腦部小血管病變」
人類的腦血流,包括「前循環」與「後循環」。「前循環」來自兩側的內頸動脈,分支成中腦與前腦動脈;「後循環」由左右兩側的椎動脈會合成基底動脈,再分支為後腦動脈。
前、後循環在大腦底部相接,形成一個完整的動脈環。這些大動脈會分支出許多小動脈,穿入腦中,成為細小動脈以供應腦血流。
而細小動脈,最後是連接到微血管和靜脈,並與神經元、各種神經膠質細胞,形成一個「血管─膠質細胞─神經元」的功能性單位,以維持神經元與神經傳導的運作。
當腦部大動脈阻塞時,會造成明顯的腦梗塞,常見症狀包括單側肢體麻木無力、嘴歪臉斜或失語症等。如果患者多次中風,則可能造成血管性失智症。因此,「大動脈阻塞」一向是腦中風防治的焦點。
不過近年來,磁振造影技術不斷精進,影像解析度愈來愈清晰,使得腦部「小血管病變」的重要性逐漸浮出,而且還可能與阿茲海默症的腦病變同時存在,而加重患者的失智程度。
腦部小血管病變,在磁振造影上的表現包括「小洞梗塞」(lacunar infarction)、「腦白質病變」(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微出血」和「腦萎縮」等。因此,除了出現腦部受損的局部症狀,還會影響到神經傳導功能。輕度時,可能沒症狀或沒察覺;但嚴重時,會造成動作遲緩、走路困難如小碎步、失智和情緒障礙等。
「隱藏性中風」,不容易發現
早在一八三八年,就有學者經由患者的腦部解剖發現,細小動脈的血管壁出現脂透明性及類纖維性變化,使管壁增厚,導致管腔狹窄,而造成小洞梗塞。並且這也與高血壓和老化有關。
「小洞梗塞」雖然常見,約占所有缺血性中風的25%,且以華人居多,但症狀常不明顯,甚至被稱為「隱藏性中風」。
但單一的小洞梗塞如發生在特殊部位,例如在視丘,則會出現近期記憶減退;如在內囊(internal capsule)的神經纖維,則會造成對側肢體無力、但感覺正常,這時就比較容易引起注意而就醫。
多累積認知存款,遠離腦白質病變
「腦白質病變」在老年人很常見,通常是從大腦的側腦室邊緣逐漸擴大。一般而言,面積愈大,症狀愈嚴重。但也有例外,有些人的白質病變很明顯,卻沒有症狀,可能與其豐富的大腦存款或認知存款有關。
腦部小血管病變的治療與預防,比照一般腦中風,包括要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等危險因子。
但症狀是否出現、其嚴重程度,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病變的種類、部位、範圍大小,是否合併阿茲海默症,尤其是否有「大腦存款」或「認知存款」等。
「大腦存款」是指天生腦容積大,腦細胞與互相連結的突觸多。「認知存款」則指後天的受教育、多動腦等心智活動、運動、良好睡眠,以及社交活動等健康的生活型態。
我恭喜A女士,她有足夠的認知功能存款,不用擔心,但可看神經科醫師,以進一步了解情況。
而B男士,我告訴他,他的「小洞梗塞」是中風的一種。但幸好他有在服用降血壓藥物,並請他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以預防中風。
本文摘自《終究一個人,何不先學快樂的獨老》/劉秀枝(前臺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寶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