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品秀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29 19:31
西南旱情持續 災民摘木棉花充飢
西南旱情持續 災民摘木棉花充飢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廣州29日電】 2010.03.29 03:29 pm
雲南楚雄永仁縣永定鎮麥拉村村民將木棉花煮熟當菜吃。
取材自新快報
西南地區的旱情還在持續,由於農作物大多乾死,災區所有人都在吃老本,一些存糧吃完、條件困難的家庭已經開始向左鄰右舍借糧。在雲南永仁,部分山民則被迫上山採摘木棉花(當地稱攀枝花)的花蕊,作為家人每餐的菜肴。
新快報報導,三月的廣州城,木棉花開、火紅絢爛。當遊客和市民在廣州街頭盡情欣賞木棉花之美麗,千里之外的雲南永仁,部分山民正背著竹簍,上山採摘木棉花蕊當菜吃。此舉完全是被乾旱逼出來的——農戶種植的青菜已經全部乾死,木棉花等野菜成為他們唯一能進食的菜肴。
「沒有了,都被摘掉了。」望著眼前這棵光禿禿的木棉樹,彝族婦女丁順瓊無奈地轉身離去。幾天前,樹上還盛開著如團似錦的木棉花。她將目光轉向田埂兩旁低矮的苦菜花,收穫甚微。
在一處山坡上,丁順瓊看到了希望。這是一棵十幾米高的老木棉樹,枝頭上綴滿大朵火紅燦爛的木棉花,但最近的樹枝距離地面也有四米高。同行的人上前幫忙,與丁順瓊一起,撿起地上的石頭、木棍往樹上扔,希望能像打野果一樣砸下一兩株花朵。大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只有丁順瓊一人幸運地砸下一朵。
據報導,丁順瓊一家六口人,全靠她背著竹簍上山採摘野菜,才能避開吞乾飯的窘境。但隨著乾旱的加劇和採摘頻率的增多,山上的野菜越來越少,丁順瓊竹簍裡的野菜日漸稀少。
這種艱難得近乎原始的生活並非丁順瓊一家在過,丁順瓊所在的永仁縣永定鎮畢節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常常上山採摘野菜,當作青菜來吃。往年,房前屋後的菜園裡,大白菜、生菜、韭菜等蔬菜綠油油的一大片,而今只剩下一片硬得像石塊一樣的土地。苦中作樂,靠野菜充飢的農民常以「城裡人」自嘲——只有吃膩了精米細麵、雞鴨魚肉的城市人,才會有吃粗糧、野菜的閑情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