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媽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2-02-13 00:40

CPI創高 通膨快炸鍋!謝金河揭降溫靠它

CPI創高 通膨快炸鍋!謝金河揭降溫靠它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2.12
台灣1月核心CPI創13年新高,外食費年增3.87%改寫7年來最大漲幅紀錄。圖/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灣1月核心CPI創13年新高,並以外食費年增3.87%最多,也改寫7年來最大漲幅紀錄,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直言,這是台股虎年第1個令人心驚的數字,隨通膨壓力從工業生產蔓延到民生消費,不僅正式替長達30年的低物價時代敲喪鐘,未來供應鏈能否恢復順暢,將是通膨降溫的最大機會。
美國公布元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高達7.5%,不僅遠高於市場任何預測值,更創1982年3月以來最高紀錄,立刻把反彈中的美股打趴,道瓊跌逾5百點,而且餘震仍在。而緊接在後,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11日公布1月CPI年增2.84%,除連6月升破2%的通膨警戒線,
謝金河在臉書分析,美國7.5%的通膨數字已回到1980年代雷根總統執政的年代,當時油價大漲,美國CPI一度飆至近20%,是他經歷過利率最高的時期,時任Fed主席伏克爾為抗通膨,利率拉至近20%,台灣一度備受爭議的公務人員退休年金利率18%,就是在那時定下。
金融市場看見7.5%的CPI,嚇出一身冷汗。美國10年債殖利率衝破2%大關,連7年債也衝上2%,10年債的2.023%,直追2019年8月8日的2.059%,全球債券殖利率衝高,過去在疫情擴散下,全球央行貨幣寬鬆政策,一度造成全世界負殖利率債券超過18兆美元的景象,如今縮減到只剩下4.87兆美元。
通膨壓力加大,總統拜登支持度剩下40%,美國如何展現通膨大作戰?這是虎年最重要的課題。
謝金河認為,當中有3大觀察重點,一是油價從2020年3月一度是負值,如今衝上90美元,俄烏邊境衝突也刺激油價上漲,加上美國石油庫存創新低,油價下不來,通脹壓力很難紓解。二是塞港造成供應鏈失衡,運價大漲更添加通膨壓力。
第三則是原物料價格朝著2007年的高價邁進,像銅價站上1萬美元,錫價在4萬美元以上,最近鋁、鎳價都顯著上漲。更可怕的是軟商品,從大豆、小麥到咖啡、棉花、木材,甚至活牛價格都狂飆,台灣最近蛋價大漲,顯見通膨壓力已從工業生產蔓延到民生消費。
最近行政院取消6項重要民生消費品貨物稅,可見政府已嗅出物價上漲的壓力,但這一輪通膨是全球性的,台灣無法逃避,台灣1月CPI來到2.84%,已連6月在2%以上,接下來央行會升息,物價、薪資也會全面上升,過去30年的低物價時代結束。
今年疫情可能走向末段,全球經濟逐漸恢復秩序,供應鏈恢復順暢,進一步再看看通膨有無降溫機會,但可預期資本市場在通膨壓力下,也會出現精彩變化。
(旺得富理財網 李宗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