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6-28 04:55

供應鏈重組…台灣的挑戰與機會

拜登團隊在6月8日公布針對半導體、先進效能電池、關鍵礦物與材料及醫藥產品與原料藥等四個關鍵供應鏈的百日檢視報告。不出所料,結論都是存在過於仰賴進口、本土產能不足的問題,進而提出短期及長期解決方案。對台灣未來,有挑戰也有機會。

拜登在2月底發出的供應鏈檢討命令,一共列出十個關鍵產業。除了前述四個優先項目外,還包含資通訊、能源、運輸及國防等其他六個供應鏈,並要求需在一年後提出檢討。這十個供應鏈,不但是美國所認定對經濟、社會、科技具有重要性,攸關美國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供應鏈,而且普遍存在本土產能不足所引發的脆弱及受制於人的風險問題。

平心而論,美國所檢討擔憂的問題,始作俑者正是美國自己。過去數十年來美國為了追求利潤極大化,將成本過高的生產製程移出美國,先是海外自製後來直接委託代工。如今時過境遷,當時的最佳布局竟成為現在的風險根源。無論如何,盤根糾結的全球供應鏈網絡,將進入漫長的重組改造階段,應該已成定局。

台灣必須謹慎面對這個新變局。平均而言,半導體加上資通訊,占了我國對美出口總值的一半以上;若再加上台商在中國大陸組裝、生產而輸美者,份額又不知要放大十幾倍。這個數字反映出的事實,就是累積40年努力而逐漸成形的台美電子供應鏈網絡,使得台灣早已成為美國海外代工最重要的夥伴與抬轎人。由於台美供應鏈的規模與衝擊將成正比,台灣當然要比其他國家更加謹慎。

台美產業供應關係雖非完美,但離最佳典範的距離也不遠,因而美方目前看來亦無意改變這個最佳夥伴關係。歸納美國這次的半導體供應鏈弱點偵測,主要在以下二個面向:美國欠缺生產先進製程的能量,以及92%邏輯晶片先進製程在台灣。欠缺先進製程,會影響與國防有關的量小、但科技層次先進的晶片取得,都在台灣,一旦斷鏈後果不堪設想。由於問題根源並非「都由台灣」生產,而是「都在台灣」生產的地點問題,因此一箭雙雕的解法,就是由台積電這個最佳夥伴在美國本土建立先進製程能量,既有助於技術取得,又有分散生產、提高韌性的效果。台美最佳夥伴關係,短期內應可繼續維持隊形。

但回顧美日、美中等高科技發展歷史,美國及美商對科技超車的國家或企業通常都不友善;若被超車的科技是美國認定的重要領域時尤然。輕則訴訟賠償伺候,重則扶植新人取代。台灣科技很強,但性質多屬於替美代工,穿的是美國隊服,沒有競爭關係,因此過去極少(但也有業者被智財權等大刀修理過)成為標靶。台積電赴美投資已不可逆,未來要有步入險境的警覺,投資加碼、資訊揭露甚至科技分享等壓力恐怕都會逐漸出現,必須處處提防。

台積電可謂是類似性質台灣企業的代名詞。美國製造回流的號角已經響起,後面還有更複雜、涉及美中台三方糾結的資通訊供應鏈要面對拆解重組的挑戰,同樣要有處處提防之心。特別是北京必然有所反應,將增加為難之處。

警覺之際也有機會。本次報告顯示未來美國不再容忍中國在先進電池、關鍵材料,甚至於醫藥產品與能源領域所占的比重。這裡的對抗不同,不僅要改變「都在中國生產」的集中,更要修正「都由中國生產」的結構。這種尋找替代供應來源及創建新夥伴的方向,對許多台商創造了新機會,當然同樣對在陸台商形成壓力。變局當前,政府與企業要一起再度發揮台灣化危機為轉機的長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