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10-05 18:55

10/6號盤前傳真稿筆記

15年前的上海15年後的台北

10月1日是中國建國60周年大慶,13億中國人都歡欣鼓舞在歡渡這個好日子。
1949年毛澤東趕走蔣介石拿下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1978年鄧小平改革開放改變了中國命運,中國從共產主義的國家走向資本主義的道路,雖然仍披著共產黨的表皮,但已是貫徹資本主義最極致的國家,而中國經濟改革30年,如今已創下多項罕見紀錄。
中國拿下好幾項世界第一的紀錄,一中國的外匯存底達2.164兆美元,比起第2名日本的1.034兆美元,多出一倍,這個懸殊差距,恐怕10年內沒有任何對手;二是中國GDP總產值每年都大躍升,04年超越法國,05年追上英國,08年追上德國,今年可望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三是中國是當前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國家,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成長,去年金融海嘯仍有11%,今年上半年也有7.1%,是金融海嘯後,全世界經濟成長最亮眼的國家。四是中國是當今全世界最大的美債購買國家,中國一旦拒買美債,美元可能大跌。五是中國在今年終於追上德國,成為全世界最大出口大國,也是世界第三大進口國家。因此,不論從那個角度來看,中國已是經濟大國。
中國在經濟上快速發展,也改變了兩岸的命運,過去30年當中,不論從哪個時點看,台灣基期相當高,中國基期相對低,因此,像1989年64事件,台灣漲到12682,中國才在體制改革中跌跌撞撞,在那個年代,中國樣樣都物美價廉,中國什麼都不懂,台商遍地都是機會;在那個年代膽敢在中國孤注一擲的台商,如今都是雄霸一方的好漢。寶成工業的蔡其瑞家族、康師傅的魏家,還有旺旺的蔡衍明都是最大贏家。15年前到20年前,懂得把台灣資產換成中國資產的如今都是大贏家。
如今中國經濟發展了30年,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結果15年前的兩岸差距已拉近了,最近上海湯臣一品大賣,面臨黃埔江邊的豪宅每平米從13萬人民幣起跳,不臨江邊的也從10萬人民幣起跳;每平米10萬人民幣,乘上15就是台幣每坪,換句話說,湯臣一品不臨江的房價從台幣每坪150萬起跳,臨江的則是從台幣200萬喊起。最近我的好朋友呂宗耀在新天地後面買了一個辦公室,一平米是14萬人民幣,等於台幣1坪210萬,顯見上海的豪宅,辦公大樓行情早已超過台北的價格。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天津天獅集團的總裁李金元來台,他租下101的辦公大樓,每坪3千元台幣,他直嚷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的租金實在是太便宜了,同樣是頂級辦公大樓,像上海森大樓、世茂大樓,1坪租金已超過1萬台幣,這也意味了上海A級辦公大樓的租金是台北的3倍,這是台灣人很難以理解的事。
那麼,這樣的機會出來了,15年前台北人看上海什麼都低,15年後上海人看台北什麼都低,而這正是台灣的機會。這樣的情況我舉一位很熟悉的朋友,他姓許,最近他把上海的資產全部搬回台北,他說現在看台北,就跟15年前他看上海的感覺是一樣的。
這位許先生在1993年跟隨邱永漢先生率領的上海房地產考察團去看浦東,那時邱永漢先拿下浦東張楊路一塊地,就在鄧小平南巡前後,邱永漢先生號召考察團成員,大家集資蓋了浦東的永華大樓,這位許先生躬逢其盛,於是賣掉台北的房子,舉家到上海,擔任永華大樓副總,負責大樓監造管理營運的工作。這時候他運用身上的閒置資金,大舉買進上海店面。永華大樓蓋好後,他在上海開過牛肉麵店、麵包店,但是讓他獲利最多的是在上海的置產,他買下相當多的店面,15年下來,身價已達數十億台幣。
最近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除了保留上海店面外,他將上海賺到的錢全部匯回台灣,單單在中山北路的首藏,他以每坪90萬就買下兩戶豪宅。回到台灣,他已分不清哪家公司好壞,乾脆大量買進台灣50基金,他說此時是投資台灣千載難逢最佳時機。
許先生15年前看上海遍地是黃金,人工便宜、土地便宜,放眼望去,盡是大機會,他放手一搏,已成大贏家。現在他回頭看台北,可說是遍地是黃金,可是台北人卻對自己喪失信心。
過去15年來,台灣的人、台灣的錢,無限量地往中國移動,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30年,台商快速崛起,成了最大贏家,他們辛苦了幾十年,去年起開始衣錦返鄉,展現雄厚的實力。像是中時報系余建新面臨經營困境,旺旺的蔡衍明斥資百億買下三中,今年旺旺率先回台TDR,接著康師傅魏家兄弟班師回朝,他們在短短時間快速拿下101大樓37%股權,並且放話,目標是買下100%的101股權。
康師傅已宣布回台TDR,這個風潮很值得注意。未來有兩股力量會撼動台灣經濟,一個是功成名就台商回流,蔡衍明與康師傅是最顯著的例子。還有一個途徑,就是把經營多年的企業拿回台灣上市。
但是上市之路比較漫長,將來最快的速度是直接回台TDR,從遞件、審核、承銷、詢價圈購到掛牌,只要幾個月時間即可,這是未來一年內,台灣最火的標的,值得大家注意。
另一個大潮流是陸資在MOU、ECFA之後,可能大規模來台,很多人都質疑兩岸關係已大幅改善,陸資來台辦法也修改很多,但是仍不見得陸資蹤跡,很多人認為陸資對台灣沒有興趣。其實只要記住一個觀念,錢永遠向低處流,任何一樣東西,將來兩岸三地一比價,台灣低價優勢就會充分顯現。
過去30年,中國經濟快速起飛,但是台灣在「戒急用忍」、「積極管理」政策下,幾乎昏睡將近20年,1989年中國發生64天安門事件,台股衝到上萬點,到了90年漲到12682,但那時香港恆生指數只有2千多點;但是去年恆指漲到31958,台股卻仍昏昏欲睡的樣子。現在香港豪宅比台灣多出好幾倍,最近推出的九龍天璽91到93層樓,1呎價是7萬港幣,換算成台幣是1042萬,在台灣可買一棟透天厝了。台灣最頂級的101,每坪租金3千多,是上海A級辦公大樓3分之1,這些低價優勢是吸引投資客進來的最大誘因。
像101大樓年年虧損,很多大股東都想變現退場,但是康師傅有中國經驗就認為101是值得珍藏的現金,在魏家兄弟看來,101大樓實在是太便宜了,除了便宜的優勢,台灣還有三樣寶貝,那就是水、空氣與全民健保。
過去30年,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幾十年累積的工業生產把環境都破壞了,現在到中國,空氣非常不好,水質也很差,很多台商生病,寧可回台灣看病,台灣則是人潮走了、錢潮走了,十幾年的復育,如今藍天再現、空氣變好、水質變乾淨了。我最近在石碇南勢寮溯溪,赫然發現溪裡魚成群,還有蝦蟹,看了非常感動,這是台灣生態復育的具體顯現,將來很多大陸人都發現台灣的好山好水是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像萬科的王石來台灣就是來爬玉山,他已經爬過兩次了,如果再把台灣全球得天獨厚的健保加進去,這是台灣最得力的寶藏。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