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優秀的經濟學者一向都認同國內生產毛額(GDP)並非衡量福祉的適當標準;我們該努力的目標,不應是追求GDP擴張,而是在於提昇社會福祉。美國的人均GDP是全世界最高者之一,但我們的生活水準則否,例如人均壽命便算不上一流。
新冠疫情對衛生情況不佳的國家打擊最大;由於美國的衛生條件差距比其他先進國家都大,而平均衛生條件也較差,因此美國受到疫情嚴重衝擊毫不意外。
這場肺炎疫情也暴露出美國社會的其他裂隙,例如缺乏互信、社會團結不足、聯邦政府缺乏應變能力等,民間部門的韌性也不夠。
股價飆漲更是社會福祉惡化的指標。聚焦於錯誤的目標,結果可能是採取了不當的行動。其實有更好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表現,例如社會進步的果實以何種方式來分享,以及我們的利得能夠持續多久等。
馬爾帕斯。美聯社
●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世界銀行總裁
GDP有一些缺點,例如無法反映社會的貧富差距等。另外,在一些貨幣匯率激烈震盪的國家,由於很難計算出平減指數,因而難以求得準確的實質GDP。全球的確需要一些衡量生活水準及民眾福祉的標準,但絕非名目GDP;即便是實質GDP,也無法真正掌握各國民眾的情況。
多年來我一直主張應該觀察所得中位數,而非平均數。事實上,我們必須觀察實質所得中位數,來與一國的成本結構掛鉤。日本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曾有好幾年都呈現負數,此時名目成長率雖為零,但實質所得仍是正成長。
肺炎疫情不會改變人們對生活水準提昇的渴望。我認為,實質所得中位數是良好的衡量標準。由於以各國本國貨幣作為衡量標準太過複雜,因此我認為可以採用以美元或歐元計算的實質所得中位數。
辜朝明。本報系資料庫
●辜朝明(Richard Koo)-野村研究所首席經濟學者。
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很大層面要看有效的疫苗何時問世。如果難以依靠醫療來解決疫情,則民眾將不得不先求保命,而非經濟成長。即便找到醫療方式,但肺炎疫情仍可能對家庭及企業留下長期的陰影,使民眾更重視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這也意味著,一些經濟資源將從有利於經濟成長的活動,轉而用於預防天然及人為災難之用。這種資源轉向的趨勢,可能拖慢企業與經濟成長,而且可能會延續到肺炎震撼完全被民眾遺忘,或是家庭與企業自認已擁有足夠資源,安度下一次傳染病之後,才會停止。
佛曼。美聯社
●佛曼(Jason Furman)-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實用經濟政策教授
我認為民眾對就業的憂慮將不會消褪,這個問題從現在起,將會令整個經濟體系糾結一年、兩年,甚至三年,未來失業將會超高,而壓低失業將是未來幾年間公共政策必須努力的目標。因此,政府至少在短期間必須提供給民眾現金,多少能協助解決失業問題。
凱爾頓。路透
●凱爾頓(Stephanie Kelton)-紐約州石溪大學經濟學與公共政策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使我們更重視經濟成長。各國政府已經借入並支出數兆美元,以提振凋敝的經濟。許多人士擔憂以債養債,因此各國更得靠經濟加速成長,以降低未來的負債比率。
在短期間,決策官員想要使勞動市場復原,而經濟加速成長則是讓數千萬勞工重新找到工作的必要途徑。
蔓恩。圖/網路照片
●蔓恩(Catherine Mann)-花旗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者
肺炎疫情肆虐,使我們需要更強的經濟成長,儘管這對提昇社會福祉太過草率。
肺炎疫情已經造成企業投資崩潰、勞動市場重傷、去全球化抬頭,以及生產力成長率走下坡。要扭轉這些負能量,就必須支持活絡且長期的經濟成長,既能在社會均等的條件下提昇生活水準,支持氣候變遷防制措施,且使政府負債不致崩潰。沒有活絡的成長,這些目標都將遭到嚴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