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in123 禁止登錄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9-09-27 22:56

隨評鑑而進步?大學 隨評比而流俗?

陳維昭、劉兆漢、李家同
大學評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只有經過評鑑,才能使大學有所進步,確
保高等教育的品質。遺憾的是:媒體所喜愛的不是詳盡而嚴謹的評鑑報告,而是各大
學的評比。
我們對於政府的施政,也應該時時加以評鑑,專家們應該對於國防、外交、財政
、經濟、教育、內政等施政的方針做一評鑑,指出其成功與失敗之點,使政府能具之
以作今後施政的參考,這種評鑑,意義重大。可惜我們大家不喜歡看這種詳盡而嚴肅
的報告,我們喜歡看民眾對於各位部長的滿意度評比,因為這個比較有趣。至於對於
某某部長施政的分析,大家興趣缺缺。
教育部才完成了一套詳盡、嚴謹而且極富建設性的大學評鑑報告,媒體對此興趣
缺缺。遠見雜誌一公佈對各大學學術聲望的評比,所有的媒體都大感興趣。
問題在於,將五十五所大學評比,有意義嗎?
以藝術學院而言,它絕對是一所和台灣大學完全不同性質的大學。我們可以要求
台灣大學有非常高的學術聲望,我們該對藝術學院做這種要求嗎?我們認為台灣大學
應該有中研院的院士,大批教授應該能得到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教育部的學術獎和
講座教授的榮譽,我們該要求藝術學院走同樣路線嗎?
即使同樣的國立大學,師範學院和綜合性大學也不能相比,成立的歷史和設校的
宗旨都不相同。師範學院專門培育初等教育和幼教的人才,和一般性大學完全不同。
我們現在硬要說全體師範學院的學術聲望全部低於全部綜合性國立大學,可說是無比
的不公平,也一定會對師範學院的教授們造成極為負面的影響。
要做出這種大排行,每一位受訪者必須對五十五所大學的課程、師資和學生表現
打一個分數。令我們無法瞭解的是:怎麼有這麼一位學者,能夠知道五十五所大學課
程的好壞?即使打一個印象分數也不可能。就以台大而言,台大的課程多達六千多個
,即使研究台大一個學校的課程優劣,就絕無可能。何況這位受訪者還要瞭解五十五
所大學的課程。
大學的管理,現在已經越來越專業化,外行人是做不來的,遠見公佈的全國電機
系排行中,沒有交大,顯然是因為交大只有電子工程系,內行人都知道電機和電子並
無多大不同。交大將來如何面對中學生呢?台大的工商管理系,就是企管系,這次在
企管系排名中,也缺了席。
其實,根據這次調查,交大在中學生心目中的聲望,還比不上輔仁東海和淡江。
這又可能嗎?
做一次負責任的調查,必須非常顏謹,所公佈的資料當然必須絕對地正確。遠見
公佈的師生比,令人有啼笑皆非之感,遠見雜誌說清大的師生比是七點六九。事實上
,清大的師生比應該是十四,台大的師生比應該是十二左右,可是,在遠見雜誌,台
大的師生比只有八左右。這些數字,如果被人誤用,將對這些國立大學極為不利。
和遠見雜誌資料相比,教育部所公佈的評鑑報告有意義多了。
(一)評鑑委員由各大學自行推薦,都是校長、副校長,或教務長,對大學行政有
經驗。
(二)評鑑分六組辦理,如國立大學在同一類組,私立大學已成立很久的在同一類
組,新成立的私立大學是另一類。
(三)評鑑委員除了要看各大學的自評資料以外,還要實地到各校去參觀,聽取簡
報,也和教師及學生座談。
(四)評鑑報告中有綜合評論的部份,綜合評論會對這一類大學的優缺點說的非常
清楚,但也會同時指出很多缺點,並非各大學所能獨立改善的。
有某一類組的國立大學,普遍存在校地不足的現象,但這個缺點,絕非這一
類組大學所能自行改善者,教育部必須加以協助,這些在評鑑報告中寫得非
常清楚。
評鑑的目的在於改善教育的品質,因此在每一類組的評鑑報告中,都對於大
環境有所分析,也對如何改善提出積極而建設性的建議。
雖然這是一次對大學的評鑑,其實也可以看成對教育部的評鑑,因為我國大
學教育品質的改善,教育部必須介入也。
(五)評鑑報告對於每一所大學的批評更是毫無保留,如果某所大學的研究做得不
夠好,一定會出現在報告之中,只是用詞也許會用「猶待加強」,或「仍有
改善的空間」,這也是對大學的一種禮貌。
很少大學願意看到如此尖銳的批評的,但我們相信各大學一定會注意到評鑑
報告的建議,因為這些建議見諸文字以前,都有非常徹底的討論,在評鑑委
員一致的共識之下,才會正式進入評鑑報告。
(六)教育部對於這次評鑑,只提供了經費和協調的功能,各組評鑑報告,教育部
完全不參與,也未修改一個字。
(七)評鑑報告的「專業化」,可以從報告中看得很清楚。對於私立大學經費之不
足,固然指出,對於國立大學是否有和政府及企業界有過分親密的關係,報
告中也說的一清二楚。在社會上一致要求各大學要自行募款的聲浪中,這份
報告明確地提出大學應扮演社會良心的角色,充分顯示評鑑委員是學者。這
一段警語,不僅對國立大學有意義,對任何一所大學,都有意義。
評鑑報告中對於軍事學校校長任期太短一事,也明確指出,如果評鑑委員非
專業人員,是不會發現這類的問題的。
(八)評鑑中對於各校的特色,亦有記載,對於高中生之選校,絕對有參考價值。
有些大學在教學上有特殊的措施,高中生不妨多加注意。
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做學門評鑑,我們希望教育部在最短時程中,完成我國各大
學各學門的評鑑,對於每一所大學的每一學門,都應明確的給予一個等第,指出他是
否屬於優、中等或劣,但並不應該加以排名,因為對國家而言,如果某一學門全部為
劣,排名又有何意義?英國的評鑑中,就常出現全部學門都是中等以下的情形。
我們都希望高中同學和家長們能夠多瞭解各校的情況,以便在選填志願時,有做
正確判斷得能力,但我們應該知道教育工作並非一般公司推銷產品的工作,我們最擔
心的是不良的評比會使很多認真辦學的學者們受到嚴重的打擊,硬將師範學院和綜合
性的國立大學相比,就是一個例子。
我們最擔心的,乃是大學校長們會被迫隨社會流行想法而起舞,大學固然不能忽
視潮流,但大學亦要堅持某些理想。大學絕對應該領導社會,影響社會。如果各大學
為了迎合高中生的喜好而刻意包裝自己,大學的庸俗化就從此開始了,非國家社會之
福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