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是:美國共和黨比民主黨更善於管理經濟。美國總統川普更宣稱,若是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上台執政,美國經濟會毀在他手上。真的是如此嗎?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路透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在紐約時報(NYT)專欄撰文,不僅駁斥上述說法,還力挺「拜登經濟學」(Bidenomics)——拜登宣稱,他的稅務和支出計畫將創造數百萬個工作機會,並促進經濟成長。克魯曼認為,這位前美國副總統的經濟計畫論據強而有力,比「川普經濟學」可信多了。
克魯曼指出,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前,美國就業數據乍看下很漂亮,實際上卻是外強中乾,掩飾了經濟疲態。過去十年來儲蓄過剩:民間部門的存款金額一直超過實質投資的支出金額。這種儲蓄過剩反映在低利率上,即使經濟強勁,利率依然低迷。
低利率限縮了聯準會(Fed)對抗景氣下滑的能力,這正是Fed主席鮑爾近來敦促擴大財政策刺激的原因。
因此,就此刻而言,克魯曼希望政府以赤字預算擴大支出刺激經濟,因為這麼做正能把過剩的儲蓄善加運用。但同時也要求這些赤字預算要花在有生產力的地方——為的是提振投資,長期來說則能強化經濟。
2017年川普減稅則未能達到這個目標。預算赤字增加了,但導致赤字增加的主因——大幅調降企業稅率——卻未能促使企業擴大投資。企業省下的稅金幾乎全用來增發股利,和買回庫藏股了。
對照下,拜登的計畫將把川普大砍的企業稅率局部調升回來,並以錢花得更有效益的支出計畫取而代之,特別是投資於基礎建設和教育類。這類支出不僅能促進未來數年的經濟成長,也有助於強化美國的長期經濟實力。
克魯曼說,不只他看好「拜登經濟學」,穆迪(Moody's Analytics)和高盛(Goldman Sachs)也是。據穆迪的模型估算,如果落實拜登的計畫,到2024年底,美國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比延續川普政策的情況高出4.5%,相當於額外創造700萬個工作;高盛的估計數字也類似:GDP多了3.7%。
因此,克魯曼表示,拜登宣稱他的計畫能大幅提振經濟,這種說法不僅有充分的主流經濟學論據基礎支撐,也獲得獨立、不分政黨顏色的分析師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