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01 08:43

美元貶值的緊箍咒

美元已進入暴跌的初期階段,美元的實質有效匯率(REER)在截至8月的四個月內,跌了4.3%,其他衡量指數的跌幅更大,但REER是對貿易、競爭力、通膨和貨幣政策的最重要指標。
當然,美元近來的跌勢只局部扭轉了2至4月間近7%的升幅,在那段期間,美元受惠於新冠疫情封鎖導致的全球經濟和世界金融市場「驟然停頓」。即使在最近的溫和修正之後,美元仍然是全世界最被高估的主要貨幣,REER仍比2011年7月的低點高出34%。
我仍然認為,這個廣義的美元指標將在2021年下跌多達35%。原因有三:美國總體經濟的失衡迅速惡化、歐元和人民幣崛起成為可靠的替代品,以及美國例外論(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又稱美國優越主義,為托克維爾在1831年所創名詞,這種理論與意識形態認為美利國是個獨特的國家,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
第一個因素是美國與日俱增的失衡正在報復性反噬,國內儲蓄大舉流失,且經常帳逆差大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淨國民儲蓄率(衡量企業、家庭和政府部門經貶值調整後的儲蓄總和)在2020年第2季跌為負值,降至負1%,為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見。淨國民儲蓄率在2008年第2季到2010年第2季為止,連九季都是負值,這段期間平均值為負1.7%。(延伸閱讀:會員專屬/各地債台高築 下次金融危機可能已不遠


但最重要的是崩跌速度,今年第2季淨儲蓄率為負1%,比第1季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9%下降了3.9個百分點。這是迄今為止(可追溯到1947年)最大的國內儲蓄季跌幅。

淨國民儲蓄出現空前暴跌的肇因,不是什麼祕密。新冠疫情促使個人儲蓄短暫激增,卻不敵聯邦預算赤字創紀錄的擴大。「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CARES)發給大部分美國人1200美元的紓困支票,加上失業保險給付激增 ,這兩者在4月共同把個人儲蓄率推升到前所未聞的33.7%。少了這些一次性挹注後,個人儲蓄率在7月迅速回落至17.8%(仍然很高),而隨著擴大的失業給付到期,還會進一步下滑。

今年第2季聯邦預算赤字經年化後擴增了4.5兆美元(在淨儲蓄基礎上),達到5.7兆美元,而淨個人儲蓄相形見絀,在同一期間只增加3.1兆美元。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未來幾個月個人儲蓄可能迅速下降,而聯邦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將在本會計年度大增16%。更糟的是,2020年度淨國內儲蓄的暴跌只是個開始。

這將導致美國的經常帳逆差崩潰。美國缺少儲蓄,又想要投資和成長,因此須從海外進口過剩儲蓄、且須維持龐大的外部赤字,才能吸引外資。這不是深奧的經濟學理論,而是一個簡單的國際收支會計恆等式。

事實上,美國最近發布的第2季國際貿易數據,證實了這種關聯度的有效性。第2季美國經常帳逆差占GDP比率擴增至3.5%,為全球金融危機期間2008年第4季以來最高,就反映了國內儲蓄的暴跌。

經常帳收支惡化


美國聯準會(Fed)最近偏向貨幣寬鬆的新政策─改以平均通膨為目標,意味著低利率將維持更長一段時間,為美元的貶值帶來更大壓力。 路透
  • facebook
如同儲蓄的崩盤,經常帳收支惡化的程度也相當兇猛。相較2020年第1季2.1%的GDP占比,第2季的GDP占比升高了1.4個百分點,惡化程度是有紀錄以來(可追溯至1960年)單季最大。

由於淨國內儲蓄率下探至國民所得的負5%-負10%,創新低,我完全相信經常帳逆差占GDP的比重將突破6.3%的舊紀錄(在2005年第4季所創)。在今明兩年聯邦預算赤字暴增的帶動下,國內儲蓄將快速崩跌,而經常帳逆差也將迅速擴大 。

為美元帶來貶值壓力者,不僅是加速惡化的儲蓄和經常帳失衡。美國聯準會(Fed)改變政策策略,也是一項重要的新原因。Fed如今改採以平均通膨為目標的方法,釋放出一個重要資訊:維持零利率的時間可能會比之前認為的更久。

這項偏向貨幣寬鬆的新政策,事實上扼殺了一個重要選項─向上調整利率,在多數經濟體,調高利率能阻止匯率貶值。利率只能往下、而無法朝上,將對正在貶值的美元造成更大的壓力。

簡言之,國內儲蓄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暴跌,經常帳餘額也將跟著崩盤,更別指望Fed會出手相救,因為央行較關心支持股債市而非對抗通膨,這些因素猶如緊箍咒,使套在美元頭上的金箍圈愈收愈緊,美元的跌勢才剛開始而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