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Sony,大部分人馬上聯想到的應該是該公司的電子產品,其成長也一直都是靠著推出許多創新的電子產品帶動。但隨著電玩等事業快速崛起,電子產品部門在集團裡的存在感似乎已日益薄弱。
不過少了電子產品的Sony,還是Sony嗎?
Sony近來主要的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數位相機、音響設備和智慧手機,大多都是基於獨家技術和創新想法在進行研發。但此部門今年度營業利益預料將比去年下滑30%至600億日圓(5.65億美元),在集團整體營業利益中只占10%,相對之下,20年前的占比高達60%。
一名Sony主管認為,公司過去投入太多資源在開發電子產品技術上,似乎暗指這個事業可能很快會被降級為輔助電影、音樂和其他事業的角色。
不過,此部門也並非完全沒有熱銷產品。日本知名YouTube網紅Hikakin今年6月買了一台數位相機,為他的愛貓拍影片。這台相機就是Sony當時剛推出的Vlogcam ZV-1。除了可人臉對焦外,這台相機也可對焦物體和寵物。
據SMBC日興證券等資料,今年4至6月期間,日本有七家大型數位相機廠商陷入虧損,除了智慧手機的普及,疫情下大家減少外出更是主因。但一名Sony主管表示,這台Vlogcam ZV-1在日本卻收到比預期多一倍的預購訂單。

為了安然度過疫情,Sony已將其研發計畫的關鍵字從「2個R」改為「3個R」,代表Sony即將經歷一場變革。 美聯社
然而,只有一項熱銷產品並不足以帶領公司整體的成長。Sony電子產品現在面對的現實,就是缺乏一個像當年的隨身聽Walkman般能帶來巨大影響的產品。
為了安然度過疫情,Sony已將其研發計畫的關鍵字從「2個R」改為「3個R」。
Sony社長暨執行長吉田憲一郎在5月的線上政策說明會上表示:「我們想讓那些因疫情中止的現場表演活動,能以遠距方式舉辦。」
Sony的三個R除了「現實」(Reality)和「即時」(Real time)之外,已加入第三個關鍵字「遠距」(Remote)。這代表Sony的電子產品事業即將經歷一場巨變。
一名Sony主管表示,以前的Sony是一家「存檔」(archive)公司,目的是開發可攜帶裝置,例如錄音機和Walkman,以儲存音樂。
但如今身處疫情下的消費者,面對的是不同的需求。將家裡和辦公室及其他地方以即時、同步的方式串聯在一起,並以盡可能接近真實的方式重現內容,是現在全世界正加速邁進的趨勢。
為順應這股潮流,Sony在8月初動用了在傳統演唱會上見不到的攝影機陣容,實況轉播日本流行樂團「生物股長」的演唱會。
為了讓觀眾能從所有角度觀賞,拍攝的影像全都轉換成3D數據並互相串連,再以串流播出,即使是在物理上不可能安裝的角度,也要安裝一部,就是要提供所有角度的畫面,供觀眾欣賞。
這場演唱會達成了Sony的「3個R」,而且是透過電子產品部門所擁有的技術,實現了這一切。
Sony也將電子產品技術運用在輔助其他事業上。Sony在美國有一座虛擬攝影棚,能透過電腦產生演員要演出的每個場景,因此不再需要真實的電影布景。
Sony今年8月在東京的影像製作子公司Sony PCL,也設立了一個類似的攝影棚,供日本的影像製作公司和大企業的行銷部門使用,並收取費用。
Sony Electronics社長暨執行長石塚茂樹表示,只有同時擁有(電子產品)技術和影像製作能力的Sony,才有辦法做到這項特別服務。該公司今年4月才創立,目的是整合Sony旗下的家電部門,使其更具競爭力。
另外,Sony將在10月合併其消費者和企業顯示器事業,不再分別為一般消費者和企業用戶生產以及行銷所需的螢幕顯示器產品。
雖然Sony已擴大在一般消費者電視市場的市占率,但在市場規模更大的企業顯示器部門卻做不到。透過合併兩部門、分享影像處理引擎,Sony將能開發出更多新產品,也能夠共用彼此的行銷據點。
Sony明年4月將更名為Sony集團(Sony Group),並將Sony公司(Sony Corp.)這個引以為傲的名字讓給Sony Electronics,也就代表了只有電子產品部門才是這個名字最適合的繼承人。
石塚說:「電子產品事業仍然是我們科技和品牌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