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31/63131.jpg)
-
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7-07 10:07
香港國安法上路 還有三大難關
《香港國安法》實施前爭議不少,連帶上路後也吹皺春水。即便不論立法前紛紛擾擾,但該法未來如何行穩致遠,恐怕還得面臨3道難關,其中包括具體的執法紅線不明、如何淡化北京角色的介入爭議,乃至如何挺過國際壓力的測試。
若從6月30深夜算起,《香港國安法》上路迄今已經8天,但8天來,無論是香港民眾或是港警,都經歷了一場法律的磨合期。對習慣上街遊行表達意見的港民來說,什麼樣的標語與口號可能觸法,不再那麼黑白分明;而對港警來說,該不該抓人,似乎也成心中最難拿捏的一把尺。
最直接的就體現在港警執法混淆的層面上。比如說港府日前認定「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具有「港獨」含意,已經觸法,但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陳弘毅另一方面又認為,法律無明文禁止藏有港獨物品,警方無權解釋法律。另一個明顯例子則是港警一度逮捕1名持中華民國國旗上街遊行的民眾,但隨後又稱並未違法。
執法紅線的模糊不明,也造就更多寒蟬效應。無獨有偶,前香港眾志祕書長、副祕書長周庭等遭控去年621包圍警總的案件昨日開庭,其中周庭選擇認罪;雖然《香港國安法》不溯及既往,但當下勢必又會引發諸多討論。
此外,如何妥善處理國際社會壓力,也是《香港國安法》上路後一大難題。美政府與國會接連祭出許多制裁舉措與法案,而加拿大選擇開第一槍暫停與香港的引渡協定,昨日又傳出英國議員也在推動相關法案,要求強森政府終止與香港的引渡。無庸置疑這對北京或是法條的實施都是一項空前的國際壓力測試。
至於從去年反送中運動開始,部分港人對大陸積累的不信任感,諸如所謂「送中」擔憂、管轄權過大等問題,亦是法條實施後難以迴避的爭議點,北京要淡化相關質疑恐怕得要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