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8-28 15:11

8/31號傳真稿筆記

超強股與超弱股各有空間 下一個台股佈局方向
NB產業出頭天,因為小筆電加持,今年廣達、宏碁、緯創、仁寶都有佳作。以廣達為例,這回漲到70.5元,已寫下2000年以來的新高價,宏碁的71.8元也有同樣的代表性。
最近林百里數落了郭台銘一頓,可以想見鴻海搶進NB產業,除了與NB產業大老翻臉掀上檯面,整個產業也出現了空前巨變的景象。這回連接器與連接線廠,如萬旭公布上半年EPS達3.18元、良得達2.81元、宏致5.65元、凡甲達3.95元、矽瑪2.05元、禾昌的2.1元、良維的1.96元,都是難得的好成績。這些個股股價姿態都很高,也是下一波台股多頭希望之所在。
而這次財報效應,還有一個令人驚豔的地方是,很多傳產股,有的因為庫存調整,有的因為競爭者退出,有的因為海嘯後的原料漲價,今年上半年都有好成績,像是塑化的國喬上半年EPS達2.24元,股價卻不到13元、台達化1.22元,股價10元、亞聚1.94元,股價只有22元、華夏1.08元,股價10.6元、台聚1.38元,股價只有14元,這些個股本益比都不到10倍。還有低價的永裕(1323)EPS也有0.55元,上曜0.37元、中石化上半年EPS也有0.4元。
紡織股到處都有奇兵,除了年興、力鵬、集盛、聚陽、儒鴻今年有佳作外,像東華合纖EPS0.47元、宏和0.21元、聚隆0.39元、理隆0.29元。這些個股有的股價只有4元、5元,上半年都能轉虧為盈,也使股價下檔支撐提升。
今年也出現一些奇兵型的個股,像是匯僑上半年EPS0.96元,每股淨值提升到11.85元,結果股價從3.74飆升到12.85元;從3.95元飆漲到12.4元的南僑也有同樣情況。過去南僑總是賺少賠多,今年第2季大賺1.22億元,EPS達0.4元,除了油脂本業外,餐飲事業的潛力浮現。
另外,生產紙尿褲的富堡,上半年EPS達2.42元,業績公布後,股價連番漲停,富堡首季純益達1255萬元,第2季達3384萬元,股價從9.58元狂飆到28.9元仍未有停止跡象。
生產羽絨衣的光隆,首季虧5156.8萬元,上半年變成轉虧為盈,獲利559萬,等於第2季賺回了5716萬元,EPS達0.69元,也使股價跳空大漲,這種情況跟良得上半年EPS達2.81元,結果今年股價從9.56元大漲到50.5元,萬旭也從14.89元大漲到65.5元。未來還有哪些個股會成為第3季的黑馬?樺晟上半年表現平平,只有0.35元,但7月單月每股獲利達0.51元,已露出黑馬姿態。
不過財報效應在這一周將發揮告一段落,財報效應調整完了之後,台股是進一步下跌?還是從財報效應中得到更強而有力的支撐?很可能9月就得攤牌。
這次水災重創了內需股,尤其是金融、資產、營建與觀光,金融股可說是災情慘重,像新光金從17元跌到10.4元,股價已頂到年線,這是強而有力的支撐。再如士林三寶中的新紡從46.75元一口氣跌到28.7元,士紙(從95.2元跌到56.5元,股價已經一口氣跌了4成。這3個月來,台北都會區土地標售資產價格頻創新高,結果資產股卻大跌,再往下將形成一次不錯的買點,像國賓飯店從45.4元跌到26.1元,跌幅也達42.5%,還有很多營建股都已經接近腰斬水準。指數乍看跌不多,像廣達、宏仍在創新高,但是資產、金融、營建股,跌了4成到5成的比比皆是,這些先回到年線或半年線的個股,未來下檔空間已不大。
目前台股在7084、7185、7132形成顯著的頭部,這回回檔輕是因為季線已經挺進到6千7百點,指數迴旋空間縮小,使得多頭進退維谷,這也是台股獨弱的另一個原因所在。季報效應結束後,台股有可能退向半年線,目前半年線已上升到6千3百點,屆時從6千3百點築底,再展開一波千點行情是可以期待的事。
對投資人來說,很多人看到台股的弱勢,寧可選擇觀望,不過此時是布局下一波行情的關鍵契機之所在,這回中國移動的王建宙來台颳起了一陣旋風,這是陸資來台的序幕,這次華航、長榮航相繼減資完成後,配合兩岸直航的兩岸航線,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台股的量縮盤整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大家平常心看台股調整就可,不必太過恐慌!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