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30 09:18

屏東紅藜訂單銳減 農民自救PO網行銷

屏東紅藜正值採收期,不過今年訂單銳減,盤商竟如同說好一樣沒下單,原住民部落中囤積大量紅藜,農友們憂心忡忡。等不到訂單只好PO網自力救濟,靠人脈行銷,「佳暮四英雄」的柯信雄也上網號召親朋好友團購,終於有久違的訂單進來。
部落族人說,近年來紅藜暴紅,往年只要採收後就有盤商來收購,今年卻好像所有盤商都說好一樣,幾乎沒訂單,族人採收後只能囤積起來,懷疑是盤商聯合壟斷想壓低價錢。政府近年來鼓勵種植,沒想到卻淪落到賣不出去的地步。
柯信雄目前是霧台鄉產銷班第二班長,班裡有42名農友,除了在霧台佳暮山上種植,也跟台糖承租6公頃土地栽種紅藜。眼見繳地租期限已到,卻沒有訂單進來,讓大家非常擔心,只好上網在群組行銷,才終於有訂單進來,不過訂單量還是不夠。
他說,前年受到氣候影響,先是寒害,收成期又遇到大雨;去年種得還不錯卻遇到小偷光顧;今年豐收卻無法銷售出去,讓農友們欲哭無淚。至於為何今年沒有訂單,他猜測可能是盤商想聯合延後下單,壓低價格;另外可能愈來愈多人向台糖租地種植紅藜,讓產量也變多了。
屏東縣原民處長伍麗華表示,目前契作的紅藜仍供不應求,單打獨鬥的小農因為沒有保障收購數量及價格,受影響較大。縣府鼓勵農民加入「屏東縣特色農業推動協會」或產銷班,甚至加入契作,集中力量保障銷售和價格。
柯信雄說,紅藜從種植、採收、日曬、篩選、包裝都需要大量人力,可說是「粒粒皆辛苦」。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