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3-02 19:10

千古奇文《錢本草》:188個字說透錢應該怎麼用

錢本草
這是唐朝一位著名文人張說的奇文,自古可以稱得上奇文的,要麼是思路之奇,邏輯有異於一般常人;要麼是立論獨到,觀點新穎。本文兼而有之。
原文:
“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厄之患立驗。能利邦國、污賢達、畏清廉。貪者服之,以均平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葯,采無時,采之非理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召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水火盜賊之災生;如散而不積,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一積一散謂之道,不以為珍謂之德,取與合宜謂之義,無求非分謂之禮,博施濟眾謂之仁,出不失期謂之信,入不妨己謂之智。以此七術精鍊,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長壽。若服之非理,則弱志傷神,切須忌之”。
譯文:
“錢,味甜,性熱有毒,卻能預防衰老,駐容養顏。可以治療飢餓寒冷,解決困難,效果明顯。可以有利於國家和百姓,可以污損賢達,只是害怕清廉。貪婪之人服用以不過分為好,如果過度,則冷熱不均,引發霍亂。這味葯,沒有固定的採摘時節,無理採摘的使人精神損傷。如果只積攢不發散,會有水火盜賊等災難。如果只發散不積攢,會有饑寒困頓等禍患。一積攢一發散稱為道,不把他當作珍寶稱為德,取得給予適宜稱為義,使用正當稱為禮,接濟大眾稱為仁,支出有度稱為信,得不傷己稱為智,用這七種方法精鍊此葯,才可以長久地服用他。可以使人長壽,如果不這麼服用,則會智力減弱精神損傷,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錢本草》系唐朝張說仿古傳《神農本草經》體式撰寫的一篇文章。
張說(公元667~730年)字道濟,歷仕四朝,三次拜相,三次被貶。張說文采昭彰,統領文壇三十年,被譽為文宗,時有“大手筆“之稱謂,但為官時好物貪財,排斥異己,和同僚關係不和睦。
晚年被貶到岳陽為官,這時張說才有所醒悟,自己宦海沉浮四十餘年,事業可謂一帆風順,青雲直上,卻為了財物和金錢栽了個大跟頭,為人所鄙視。他終於認識到人離不開金錢,但金錢也能害人,於是就寫下了奇文《錢本草》。
本文把錢當成一味葯來分析,先論述錢的作用,再論述需要這款葯的人不可過度服用,講述對這款葯積攢和發散的關係,最後結論出總結出精鍊此葯的“七術”,分別從“道、德、義、禮、仁、信、智”七個方面論述,雖大體不出儒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思想範疇,卻更形象,更細緻,比一般儒學大家的論述,少了些道德說教,多了些親切和精準。
這是因為張說對錢有切膚之痛,金錢滿足了他,也敗壞了他。資深患者說藥效,比醫生的論述更讓人信服。
而本文更想關注,身為大文士大宰相的張說對金錢的認知到底是什麼,進一步講,也就是他這篇文章里的金錢觀如果換成當代人的辭彙來說,又該用什麼關鍵詞來提煉。
我們來分析下張說的寫這篇文章的背景,已經是六十多歲(晚年被貶時期),一輩子名利潮里進進出出,飽經世事,也看透世事。身為一代文宗,文壇領袖,卻為士人所不齒,一切都是因為自己貪婪扭曲的金錢觀。
於是,他以戲言之表言切膚之感,以自己的一生為戒,要麼缺錢被錢阻,要麼貪財被錢陷,總結出世人應該有的金錢觀,那就是“誠敬”和“勿過”。
何以所謂“誠敬”?
就是誠心敬意。
錢是財富的象徵,是貨幣的同義詞。但錢也是一種生產工具和獲得路徑,錢是流動的生產力,可以購買減少自己時間支出的服務,換取自己不具備的技能,得到自己沒有的物質。
對錢的認知有多深刻,就越容易擺脫錢的奴役,得到生命的滿足和自由。
我們必須要對錢有敬意,把他當做一個朋友,他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惡魔,而是一個和你一起生活的朋友,每天都在一起形影不離。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錢和生活與理想息息相關。
當代大學者錢鍾書說過一句話玩笑話: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還會迷信這東西嗎?
他是以文人的清高來調侃人不該迷信錢。錢確實不該迷信,但錢應該被重視和恭敬。
正是所謂的,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何以所謂“勿過”?
就是不過分,就是文中提到的“均平”,既不能貪婪,也不能輕視,更不能扭曲的看待錢。
對錢貪婪,早晚會損害人自身,不該你掙的錢,你早晚要吐出來,還會對你心態和名譽造成影響。
對錢無所謂,“駐顏采澤流潤,療饑寒,解困厄之患“這些生存必須的內容,你都無法實現,更別提做大事“利邦國”了。
這裡提到的“誠敬”和“勿過”,其實都是一種理性的認知,用今天的話說金錢只服從於能駕馭他的智慧大腦。
沒有智慧的人,可以短期爆發,但難以長期富有,而生財有道,不為錢困的人,都有非常理性的金錢觀。
但做到不易,因為貪婪是人的本性,而分寸人都難以把握准。
這就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深度思考,破解心中的錯誤認知。
也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和錢打交道時,不斷總結和不斷試驗,才能將金錢觀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要不然,我們很可能會像張說這樣,雖然才能過人,但一生被錢所誤,到老年才真正明白錢到底是咋回事,該有怎樣的認知。
無論是他本人還是後人,對他都只能報一聲惋惜。
作為當代人的我們,中青年想明白,豈不是更好?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麗來源:儒風大家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