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者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11-07 08:36

《基金》近3次Fed升息期間,亞債報酬率相對出色

【時報-台北電】美國聯準會宣布逐步縮減資產負債表之後,促使投資人開始前往新興市場尋找高評等、較高殖利率的債券。由於亞債質相對優、違約率低且可以提供相對高的報酬率,使得亞債相當吸金。
安聯目標收益基金經理人陳彥良表示,就基本面來看,觀察近3次聯準會升息期間,亞洲債券的報酬率相對全球公債出色,使得投資人趨之若鶩。
展望後市,縮表及升息對於利率型債券(如公債、投資等級債)的影響較大,不過,因高收益債、新興債儘管波動較大,但對利率的敏感度較低,且能提供較高的殖利率,且亞洲債券多數屬於投資評級,加上受惠於國家經濟回升、企業體質相對優異的狀況下,提供給穩健型投資人另一種選擇。
日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鄭易芸指出,整體亞債市場仍是偏向風險偏好操作,積極參予IPO獲取溢酬,大陸、印度有望繼續受益於結構化改革深化和經濟週期復甦推動下的穩健增長,大陸房地產持中性看法,後續關注財報及市場較具信心的債券。
至於東協通膨維持低檔,印尼央行利率維持不變,泰國今年GDP成長率估將從3.5%增至3.8%,對於印尼及印度,則持續看好原物料相關債,後續在稅改推動,預期信用債相關的高收益債有機會持續上揚。
凱基新興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宏智也指出,年底升息機率雖已提高,但從經驗來看,升息對於亞債的影響為短期,一旦聯準會升息確立,新興亞債將呈現上漲,且亞債不論是投資等級債或高收益債的存續期間均相對於全球債券低,在美國升息環境下,將有利於利率風險下降。
富蘭克林投顧副總經理羅尤美表示,也看好拉丁美洲債,如巴西、墨西哥、印度、印尼等公債前景,近期震盪反而提供空手者加碼的機會。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黃惠聆/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