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甜堂堂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6-09-08 14:08
乾眼.嘴破治免疫病中醫效果佳
免疫系統疾病在台灣一直是相當盛行的疾病,影響範圍從年輕人到老人皆有,輕者口乾、眼乾,重者心、腎皆有疾病,恐危及生命,大多數病人發病之後,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控制的狀況下,症狀皆維持在輕到中程度,大部分可見乾燥、疼痛、眩暈等不一的症狀。
關節腫痛、血小板過低、肝炎
目前科學積極研究,許多的生物製劑對乾燥症症狀有良好改善,但仍有部分人症狀無法順利緩解尤其是疼痛,如紅斑性狼瘡的皮損(紅斑)、關節腫痛、腹瀉、便祕,貝塞氏症的反覆口破、關節痛等等,甚至如血小板過低、腎臟機能下降、肝炎等。
類固醇致白血球減少、腎機能變差
科學研究的確帶給臨床治療相當大的突破進展,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常見的水牛肩、月亮臉,秋水仙素造成的白血球減少、腎臟機能變差等也一一的消失,仍有許多病人苦於免疫系統疾病帶來的症狀,以及長期必須服用藥物的困擾,中醫藥的調理,為病人帶來改變的契機。
中醫調理 緩解免疫系統過度動作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張仁旭表示,中醫調理免疫疾病,是站在逐步緩解免疫系統過度動作,而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角度來協助病人,治療過程中強調調理而非補身,當然藥物使用上,依病人身體虛弱的狀況,如類固醇的使用,也要控制在不傷害身體的範圍內。
並且在治療過程,不斷發現相關新的可能中醫處理角度,張仁旭醫師強調,免疫系統疾病是相當多端複雜,牽涉的病理仍待積極的研究發現,中醫藥的介入處理,一定可以為病人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