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9-11 10:45
兩岸貨貿談判 雙姝交鋒 先盤點議題
兩岸貨貿協議談判昨(10)日在宜蘭舉行,由國貿局長楊珍妮與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司長陳星親上談判桌對決。在沉寂近11個月後,貨貿協議重新有進度,楊珍妮表示,「談得很好」。雙方確認,兩岸降稅將採「五籃子」模式,但是籃子內有何貨品,仍在協商中。
經濟部長杜紫軍昨天受訪表示,兩岸貨貿協議要達到談判結果「還需要非常長時間」,盼兩岸談判代表這次可先討論降稅項目、如何降稅及各種降稅條件等技術性議題。至於農產品部分,將爭取原來不開放的部分就是不開放。
為保持談判的隱秘性與安全性,陸委會與經濟部對此次談判地點堅不透露,但雙方代表團行跡已被發現是在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飯店,且部分抗議人士已在臉書(Facebook)號召民眾「路過」,是否影響未來兩天的議程,有待觀察。
楊珍妮昨晚指出,我主動向陸方提及當前服貿協議遭遇的問題,以及正加強對外溝通,盼兩岸在彼此諒解情況下,能創造好契機。經濟部並決定打破慣例,在談判過程中就對外說明,而陸方向楊珍妮回應「溝通是你們自己的事」,無法反對。經濟部因此決定周五談判結束後,至少會提供新聞稿說明為期三天的貨貿談判結果。
距離上次兩岸貨貿正式談判,將近1年,楊珍妮表示,雙方在第一天主要是針對過去3年談判成果進行總盤點,包括協議文本當中九個章節的條文與三項附件;各界關切的市場開放降稅清單、原產地證明與貿易救濟應會列入附件當中。
至於五個籃子降稅模式,雙方也重新確認,分別是立即降稅、5年降稅、10年降稅、15年降稅、例外及其他,但開放目標也就是置入各籃子內的貨品別目前還沒有確定。
陸方是否有向我表達,對我開放市場有壓力?楊珍妮表示,陸方代表明說「談判會依照雙方業者與國家產業需求」,此話點出陸方確實也有部分產業界壓力,陸方也從媒體報導了解我方在石化、汽車、工具機與面板四大產業所面臨的談判困境,但交鋒首日並未討論細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