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如 發達公司總經理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3-27 19:27
醫學進步?病患怎麼越來越多
醫學進步?病患怎麼越來越多
如果大多數的疾病都能治療的話,我也願意繼續忍受現行的醫療體制,但實際上,即使醫院施行了治療,多數的疾病仍然無法治癒,而且上醫院看病的病患人數沒有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
醫生經過診斷和檢查後,確定病名。而被安上病名的人則為了治療疾病,勤奮地往返醫院。「你必須持續服用這種藥物,才能治癒疾病。」一旦醫生如此宣告,病患就逃脫不掉半永久性往返醫院的命運。這就是所謂「無法治癒的疾病」。
尤其是生活習慣病等慢性疾病,光靠上醫院看病根本無法「治癒」,但奇怪的是(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疾病若「無法治癒」反而有利於醫療現況。治不好的病患愈多,投在病患身上的藥物也就愈多,於是醫院的經營愈輕鬆,製藥公司也愈賺錢。
當然也有醫院可以治好的疾病。我過去曾經是腦神經外科的專業醫生,所以有很多機會為交通事故造成頭顱損傷的病患進行緊急手術。針對這種急救治療─有急迫性、需要迅速應對處置的治療,西醫利用近代醫學技術,施行麻醉、輸血、手術,再加上免疫劑及抗生素等藥物,就有可能將病患的性命從死亡深淵中拯救回來,發揮極大的效果。
僅就急救治療而言,西醫有其價值,且治療的結果又顯而易見,有其「有趣」的一面。所以,就拯救危急狀況的醫療來看,西醫確實略勝一籌。但是,現代醫療卻把西醫的治療方式,直接用在對症療法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上。我認為現代醫療的矛盾與極限就在這裡。連只有提高自癒力才有望根治的疾病,都採用對症療法治療的話,某些能夠治癒的疾病確實可以治癒,但某些可以治癒的疾病卻會因此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