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麻雀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2-08-04 11:46
當生理出現「老化」也要注意心理精神疾病
人從胎兒期、嬰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期最後進入老年期,在
各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中,皆有不同的心理狀態及發展。進入老年期後,
在生理各系統機能上逐漸出現「老化」的現象,同時在心理上也面臨了
兩大問題。
一、退休的問題:工作職場上的退休意味著經濟收入的減少、自我掌控能力的減弱,因此生活的重心需要重新調整,才不會有生活目標的喪失感。
二、失落感的問題:對於身體健康逐漸亮起紅燈、親友的離去、喪偶的痛苦、子女的獨立、生活中面臨孤寂的感覺及死亡的威脅都必須加以克服。
一旦上述問題無法疏解及調適,老年人便經常會面臨後述之心理精神疾病。
憂鬱症
患者會出現明顥的情緒低落、悲傷絕望的感覺,對事物
缺乏興趣,睡眠及食慾的改變、疲倦感、身體諸多不適
但檢查無明顯障礙、動作遲緩、智力功能減退、坐立不
安、自責或罪惡感、自殺想法及企圖。其中常見之高危
險群包括有鰥寡廢疾者,例如喪偶、中風、殘障等重大
疾病、憂鬱症及曾有自殺行為者,必須多加注意。
老年失智症
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大約有一百八十萬人,其中
患有失智症者約有百分之二,隨著年齡的增加,罹病的
比例也愈高。國人以血管性失智症居多,其次是「阿茲
海默氏症」。主要的症狀是近期記憶力減退,其他的認
知功能也變差,有時會有情緒不穩定、易怒、疑心,認
為配偶不貞、家人要圖謀其財產等精神病症狀。
譫妄症
此症多發生於身體、大腦有病變,開刀或住院時,患者
以注意力無法集中,有時激躁,有時嗜睡,並出現短暫
的精神病症狀。
以上三類常見之精神疾病,目前皆可有效的處理及控制
,都需要家人給予更多的支持及鼓勵。
台灣人口結構急速老化,預估二十年後老年人口將由目前人口總數的百
分之七點九成長到百分之時四點一,因此針對老年期的早日準備,包括
心理的調適、適當的生活活安排、規律的生活作息、接受體力和腦力的
老化及培養新的嗜好、習慣,進而發揮所長。換言之,保有「退而不休
」的心態,老年期仍可過得舒適及有尊嚴。
而家人們亦應秉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及敬老尊賢的態度,多向老
人家們請益,以減少人生經驗錯誤的發生。其實每個人都會面臨「耳順
之年」的階段,若是早日加以準備,就可以從容不迫,安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