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0 06:02

南韓勞工逾半數在工作中運用AI 資淺者藉此縮短能力差距

2025/08/19 16:03  
南韓目前有63.5%的民眾工作上有使用生成式AI的經驗。(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編譯孫宇青/綜合報導〕南韓央行18日發布「人工智慧(AI)快速擴散與生產力效應」報告,南韓目前有63.5%的民眾工作上有使用生成式AI的經驗,且其中有51.8%是用於工作目的,比例是美國(26.5%)的2倍左右,凸顯AI在南韓職場的盛行程度。
南韓《中央日報》19日報導,在5至6月期間對5512名15歲至64歲的南韓職場人士進行的問卷調查,呈現上述結果。南韓央行就業研究組組長徐東賢(音譯)指出,南韓自2022年末引入AI技術後,其擴散速度達到網路商用化3年後使用率(7.8%)的8倍,「這得益於現有網路、電腦和移動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AI技術本身的通用性」。
數據顯示,AI應用使平均工作時間減少3.8%。按每週40小時工時計算,相當於減少1.5小時工時。該數值略低於美國(5.4%)。值得注意的是,僅45.9%的受訪者表示工時減少,認為沒有變化占50.9%,表示工時反而增加占3.2%,主要源於AI操作不熟練或糾錯耗時等原因。
研究發現,資歷較淺的職場人士透過AI縮短工時的效果更顯著。南韓央行分析,AI透過提供專業知識和技能產生「均質化效應」,有效縮小不同熟練度員工之間的業務能力差距。
按性別、年齡和學歷劃分的數據顯示,男性(55.1%)、青年族群(67.5%)和研究生學歷的高學歷者(72.9%)的AI使用率尤為突出。從職業類型來看,使用率從高到低依次為專業人士(69.2%)、管理人員(65.4%)和辦公室職員(63.1%)。
另一方面,目前與自主機器人協作的勞動者占比為11%。南韓央行預測,此一比例將主要在生產設備操作人員中提升至27%,預示著AI也將為體力勞動方式帶來重大變革。
南韓央行研究組組長吳三日(音譯)分析,AI縮短工時雖意味相關崗位可能消失,但隨著AI應用普及,也可能因需求增長創造新就業機會,目前就業總量將如何變化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