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07:00

這一波限貸衝擊最大的要屬小型建商。(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近期部分在地建商,甚至基地較小的危老案零星出現「爛尾」情形,主要仍是央行管制土建融、房貸等衝擊所引發的個案,尤其這一波限貸衝擊最大的屬小型建商,因資源不夠,往往成為第一波的受災戶。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當信用資源緊縮、融資條件趨嚴,首當其衝就是被限貸管制一視同仁,但卻沒有品牌、增資、發債、處分資產、產銷一條龍等優勢的中小型建商,尤其目前的履約保證制不完善,更增添消費風險。
台灣年交逾10萬屋 10爛尾不到百戶
近十年來,出現財務問題而倒閉的建商幾乎都是小型建商,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房市不景氣時,小建商爆雷機率最高、易出現爛尾等問題無庸置疑。然而,台灣每年交屋量超過十萬戶,而近十年來平均每年爛尾樓戶數不到百戶,爛尾樓機率低於0.1%,與全球各國相比機率甚低。購屋族只要選擇優質建商,絕大部分購屋民眾都不會碰到爛尾與倒閉問題。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20年沒看過房市資金這麼緊張,相對本來籌資能力有限或者這幾年才開始蓋房子的新建商,銀行評估時就會更為謹慎,要取得資金不易,或者會提出更嚴格的條件才願意放款,看到北市上百件危老案撤案,建築成本大漲後不願意持續推動,接下來要預防小建商的財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