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1-11 10:30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好股票在裡面)

1.桶裝沙拉油 飆今年新高
受到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報告,下調黃豆預期產量,使得國際黃豆價格再度狂飆!每英斗站上1,300美分大關,帶動國內18公升桶裝沙拉油每桶牌價彈跳至新台幣780元,再創今年最高價,預估本周將有機會推升至800元。
總計11月起,國內桶裝沙拉油已調漲30元,每袋麵粉(22公斤裝)則喊漲60元。
美國農業部新出爐的報告指出,美國黃豆11月產量預估為33.75億英斗,較10月的34.08億英斗低,同時也較市場分析師預期的34.26億英斗低,期末庫存為1.85億英斗,造成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前一個交易日,1月黃豆期貨價每英斗1,329美分,大漲54美分,漲幅高達4%。
據了解,黃豆大漲,除了美國產量預估減少,也受到大陸進口量暴增所致,不過,巴西產量預期增加5千萬英斗,阿根廷2億英斗,全球黃豆的期末庫存為6,141萬噸,與上個月持平,因此昨晚的電子盤黃豆行情有小幅拉回,但仍守住1,300美分的高檔關卡。
部分油脂業者表示,2008年,大宗物資狂飆,黃豆曾一度飆上1,680美分,如今衝又至1,300美分,而且現在游資太多,美元又趨弱,黃豆走勢長期來看,欲小不易。
昨天國內的業務用沙拉油牌價再度彈升,每桶780元,總計一個月來漲了60元,本周或許有機會看到800元。
除此之外,美國玉米期末庫存預估較前月下調至8.27億英斗,創下15年來新低,但12月玉米期貨價格每英斗卻是下跌至576美分。
美國小麥期末庫存也下調,12月小麥玉米期貨每英斗小跌至720美分,使得國內的玉米報價每公斤仍在9.8元,豆粉每公斤14.8元,尚未受到國際盤勢的波動。
業界人士分析,全球農糧行情,在氣候、人為的基金操作,都呈現走揚的格局,國內業者若能順利轉嫁,有助營收的成長,但也可能壓縮獲利的空間,投資人宜謹慎操作。
2.軟商品 股價硬
熱錢炒作風蔓延,幾乎所有原物料股股價都跟著漲,尤其軟商品概念股,甚至賣豆腐豆花、巧克力的恆義食品、宏亞等相關股,昨(10)日股價都硬挺飆漲。
台股中經營咖啡的超級,果糖的環泰、台榮,生產玉米糖的大成糖,還有生產雞肉的卜蜂,生產油脂的福懋油、福壽、泰山、大成、大統益,麵粉的聯華等軟商品個股,成為大盤昨日股價最亮麗的一群。
熱錢炒作原物料,10月份以來,主要國際商品價格大漲,玉米漲幅19%,小麥漲45%,黃豆漲25%,粗糖漲31%,漲幅之大使得通膨壓力升高,大陸的海豚(囤)族盛況,持續連動台股相關個股股價飆漲。
元大投顧副總鄭宗祺表示,原物料等軟性商品報價,在美國實施二次量化寬鬆之前,市場即因強烈預期亞幣及歐元會大幅升值而開始蠢動,美國確立二次量化寬鬆金額為6,000億美元後,原物料漲勢持續,但鄭宗祺認為,此次原物料火紅,非來自需求面提升,已出現投機氛圍。
不過,鄭宗祺認為,美元走弱仍然是一個長期趨勢,加上影響原物料等軟性商品的最大因素,將是今年氣候的劇烈異變,因此原物料個股仍是第四季的優良標的。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美元貶值趨勢仍在,加上各國紛紛限制出口,因此原物料食品等軟性商品,中長期仍維持攀升的走勢。
3.美榖物歉收 糧食危機再起
美國農業部周二發布報告連續3個月調降玉米收成預測,並警告部份關鍵穀物產量下滑,供給吃緊的情況比幾個月前還要嚴重。穀物行情應聲奔高,再度點燃全球可能重演2007年糧食危機的疑慮。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的玉米生產與出口國,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最新穀物預測報告再度調降玉米的收成預測,這已經是連續第3個月下調。另外,估計對中國的黃豆出口也將創下歷史新高,而棉花的庫存量則可能改寫1925年新低。
報告指出:「穀物產量呈現減少,庫存可能大幅下滑,代表供給吃緊的情況比幾個月前還要嚴重。」
報告在穀物市場掀起巨浪,芝加哥玉米期貨每英斗報價一度衝破6美元,創2008年8月以來新高,尾盤才告拉回;黃豆期貨飆漲4.3%;紐約棉花期貨則創下每磅超過1.51美元的歷史新高;歐洲小麥期貨也突破俄羅斯8月宣布穀物出口禁令後所創的前波高點。
倫敦金融時報表示,穀物行情又見激漲已點燃農產品市場通膨升溫的疑慮,2007-08年全球糧食危機可能重演。
4.統一超連4月營收破百億
由於淡季不淡及全店行銷策略奏效,國內兩大便利商店10月營收均創同期歷史新高,也創下單月第三高的紀錄!統一超(2912)已連續4個月營收突破百億元,昨(10)日自結10月營收為101.05億,年增17.47%;全家(5903)便利店單月營收也達到37.83億元,年增6.83%。
統一超表示,今年氣溫較早變冷,熱食性的商跟著熱銷,像是關東煮、燴飯、加熱型飯糰等都賣的不錯,造成鮮食整體業績成長三成,而CITY CAFE也因日本人氣拉拉熊的兌換活動,銷售業績較活動前成長了七成之多。
統一超今年不僅本業獲利,轉投資也表現亮眼,星巴克、酷聖石、多拿滋...等,前三季均有不錯的利益,尤其星巴克在台灣成功甩開低價咖啡的威脅。總經理徐光宇表示,今年1至10月的營業額有二位數的成長,淨利更是倍增,既有店來客數也有二位數成長,今年底店數將達235店,明年挑戰250店目標,預估資本支出將上億元。同時,他也透露,台灣及上海星巴克今年的整體獲利應會創新高。
5.晶華、六福 前10月營收寫新猷
晶華(2707)、國賓(2704)與六福(2705)等觀光股龍頭指標,10月營收均超越去年同期,年增率並均超過二位數。同時由於景氣回升、來台陸客與日客增加,帶動觀光飯店餐飲與住房生意,晶華、國賓與六福今年1至10月營收並已超越前(2008)年金融海嘯前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陸續在本館外拓展營業據點,晶華與六福今年前10月營收已創2000年之後近10年來歷史新高。
展望後市,由於景氣轉好後,公司行號與機關團體紛紛恢復舉辦尾牙、春酒,加上日幣升值與松出羽田機場對飛,將使觀光飯店第4季餐飲與住房營收再上層樓。
6.奇美電Q4產利率升至75%
奇美電(3481)在近期由美商高盛證券所舉行的海外非關業務說明會(NDR)中釋出利多訊息,包括:一、需求已有好轉跡象,產能利用率將由第三季65%提升至75%;二、觸控面板佔營收比重將呈現3級跳,預估將由2010年的5%成長至2011年的15%至20%。
其中2011年預計將針對智慧型手機與iPod touch、平板電腦用面板,分別出貨6,000萬與1,500萬片。
奇美電日前僅公佈第三季財報、並沒有針對第四季營運展望釋出相關訊息,由於第三季虧損幅度高達36.35億元,使得11月3至9日在美國所舉行的NDR,受到美系機構投資人的高度關注。整體而言,NDR所釋出的訊息算是樂觀
7.元太打入三星供應鏈
元太(8069)電子紙應用近期又打入三星手機供應鏈!三星即將於11月11日美國發表的新款手機「Zeal」鍵盤,即搭載元太的電子紙,預計銷售價格為79.99美元。
三星其實已於1年前推出的手機「Alias2」中使用過元太的電子紙,受到消費者好評,這次新產品又再度使用,同時這也是近期繼電子紙應用在手錶之後,另一個使用在非電子書上的新產品。
元太董事長劉思誠表示,為了擴張電子紙的應用,今年成立新的事業部門為「視福」,希望此新事業部將於1-2年內開始明顯貢獻營收,未來一旦茁壯後有可能將其分割,讓視福獨立運作。
元太昨日也公佈營收,10月營收續創單月新高、合併營收為27.67億元。劉思誠表示,公司位在中國揚州的廠房第4季正在積極擴產,11月還在進設備、預計12月仍為出貨高峰。
8.宸鴻營收暴衝 野村遙指590元
宸鴻(3673)10月營收較9月大幅成長20%,樂壞外資圈。港商野村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李佳伶隨即將目標價由520元大幅調升至590元,主要原因是新產能剛好趕上明(2011)年CDMA iPhone與iPad2等新產品,營收成長動能預期可延燒至明年上半年。
野村證券表示,宸鴻新目標價590元,暫時看來是向瑞士信貸與巴克萊資本證券先前所分別設定的623與600元靠攏,不過,接下來就得看這些「高標者」是否進一步調升目標價,或可連動高價股率領台股續創新高。昨日宸鴻再度亮燈漲停達526元,創下掛牌以來收盤新高,與盤中最高價527元,也僅有1元價差。
9.太陽能股 10月營收全創新高
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全部揭曉,正當創單月歷史新高的公司家數急遽減少之際,太陽能族群所屬8位成員竟然締造「全數改寫新高」的耀眼紀錄,可說是傲視所有的次產業。
其中,茂迪(6244)一口氣拿下「單月營收絕對值」和「月增率」2項指標的冠軍,昇陽科(3561)的「年增率」最佳,至於「連續創新高月份」的獎項,則由中美晶(5483)以14次奪冠。
隨著第4季淡季來到,上市櫃公司創歷史新高家數也大為萎縮,從百家以上縮小到50家之內。不過,太陽能族群所屬的8家,則是全部改寫歷史新高,堪稱是最大贏家。
若以營收絕對值來看,茂迪10月份合併營收來到42.87億元,比前月大幅成長47.9%,這2項數據都是所有業者的最佳。值得注意的是,茂迪的太陽能電池產能約1GW,與昱晶的930MW差異不大,但茂迪的營收卻是昱晶的1.5倍,其中的差異可能在於茂迪同時跨入太陽能模組,以及原本的檢測儀器部門營收。
從年增率來看,扣除掉去年才剛成立不久的達能不看,表現最佳的要算是昇陽科。該公司的新產能從下半年開始陸續進駐,這也使得該公司10月份營收足足比去年同月高出178.6%。值得注意的是,昇陽科10月份還碰上新產線遞延的問題,因此預期11、12月的營收將會有大幅跳升,整個第4季的出貨量會比第3季高出4成,可說是整個太陽能族群單季成長最強的個股。
10.文曄 10月合併營收50.7億
△IC通路商文曄科技(3036)公布10月自結合併營收約50.7億元,較上月合併營收減少約8.7%,較去年同期成長約23.2%,前10月合併營收約532.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較年增率約達40.3%。受到淡季影響,文曄預估第4季營收約落在150-160億元,季下滑約7%到12%左右,毛利率則將維持與第3季相當約6.31%附近,第4季以PC相關較弱,中國市場因為有農曆年因素表現持穩。
11.新巨博大英格爾 逆勢成長
電源供應器族群10月營收表現普遍不佳,僅有新巨(2420)、博大(8109)及英格爾(8287)等還能逆勢成長,預期11月仍可維持強勢演出。其中,新巨靠雲端商機拉抬,博大則是工業用電源成長,英格爾仍仰賴合作伙伴中國普天挹注。
新巨很早就鎖定雲端商機,該公司走的是通路市場,並非大型ODM廠,因此與業界的龍頭級業者的營運表現並不同步。其次,新巨的微動開關部門成功卡位車用市場,已通過歐、亞洲車廠認證,應用在中控鎖、安全帶和行李箱之上,成為帶動第4季業績成長的動能。
新巨10月份營收2.66億元,比上月成長3.9%,累計前10月營收28.02億元,年增率為38.5%;該公司第3季EPS為0.72元,創下近10餘年來單季新高,累計前3季EPS 2.46元,該公司昨日收盤價24.85元,本益比明顯偏低。
博大專攻工業用電源,與另一家電源廠幸康的營運模式相近。該公司10月營收衝上6878萬元的單月新高,月增率達4.9%;累計前10月營收為5.9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2.7%。
英格爾靠著與中國國企普天集團的合作,這1年來不論是業績和股價都大有斬獲。在業績方面,從元月營收2.34億元,一路拉高到10月份的合併營收13.49億元;在股價方面,以昨日收盤價137元計算,全年漲幅高達4.2倍。
12.艾笛森發光 2012拚百億營收
艾笛森(3591)積極擴展產能,明年LED封裝產能將擴增1.5倍,艾笛森董事長吳建榮說:「明年是LED照明元年,看到市場成長這麼大,我們才投資!」在LED照明成為各國趨勢下,法人估,艾笛森明(2011)年營收年增率挑戰43%,2012年可望挑戰百億營收。
艾笛森為血統相當「純正」的LED照明廠,其LED照明營收甚至高過封裝大廠億光(2393),艾笛森的揚州廠於去年6月投產,一口氣成為中國、甚至是亞洲最大的LED封裝照明廠,至目前單月產值為2300萬元人民幣,吳建榮表示,揚州廠一共規畫3期的廠房,第一期已投產,預計明年下半年規畫第二期的產能。
目前艾笛森在揚州產能至今年第4季時單月為2,000萬顆,為了因應客戶、產能提早到位,預計明年上半年將成長至5,000萬顆至1億顆,成長的幅度相當驚人。
吳建榮指出,明年照明的訂單呈現跳躍式成長,目前公司正在布局歐洲室內照明的案子,可望於明年第2季發酵。
13.越峰藍寶石基板營收 10月翻倍
越峰(8121)藍寶石基板事業已於10月份分割為台聚光電,越峰昨日公布10月營收,僅1.09億元,以鐵芯事業為主,但是台聚光電10月營收達1.84億元,與越峰9月的藍寶石事業營收8,700萬元相較,大幅成長111%,超前市場預期的50%。展望本季,龍頭大廠Rubicon預估ASP將大漲15%,這一季藍寶石單晶產業將異軍突起。
越峰昨日公布10月營收,由於藍寶石單晶事業已經於10月正式切割為台聚光電,因此越峰10月營收僅剩下鐵芯,僅有1.09億元,不過台聚光電的10月營收卻高達1.84億元,與越峰9月的藍寶石營收8,700萬元相較,呈現倍數成長。
越峰表示,藍寶石事業由於價增、量漲,導致台聚光電10月營收大幅成長,此外,也因為產能開出幅度超過預期,維持在每月18萬毫米至20萬毫米之間,月營收成長幅度也超過預期。
Rubicon在日前法說會上預測,本季藍寶石單晶ASP可望大幅成長15%,單季毛利率有機會揚升至56%至59%,每股盈餘也可望成長至0.39美元。至於越峰方面,法人推估,這一季台聚光電上漲20%至30%,產能也大幅成長,單季獲利也可望大幅成長。
14.空運股Q4入佳境 船運股走低
海空運業10月營收以華航(2610)表現最佳,月增5.8%,由於增加3條新航線,11月19日新客機加入營運,預計營收獲利都有機會提高些﹔貨櫃船運則因為歐美線進入淡季,陽明(2609)、萬海(2615)、中菲行(5609)和台驊國際(2636)都出現衰退。
10月因為有中國十一長假,海空貨運都有受到影響,由於航空貨運市場在第4季已經進入旺季,華航在香港與中國大陸地區的營收比重約3成,同時間東南亞與日本貨載情況良好,公司加強這塊業務,因此貨運營收出現較高的成長﹔經營航空貨運承攬業的中菲行,因為香港與中國區營收比重達55%,加上美元貶值,在運價都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情況下,出現小幅衰退。
華航10月營收當中客運收入為62.61億元,小幅成長0.68%,貨運營收達51.52億元,月增率12.9%,11月是航空貨運高峰,估計貨運營收會再成長1成左右。
貨櫃船運部分歐美線運在第4季已經進入淡季,運價處於逐步走低趨勢,亞洲線則進入旺季,不過因為不少遠洋船轉投入近洋線,運價難以拉升,就單月來看,10月有扣除中國十一大假,因此亞洲線營運比重達7成的萬海11月營收有機會拉高。
15.中化合成 預計12月20日上市
專業從事藥品原料、抗生素及化學原料等製造買賣的中化合成生技(1762),為國內少數同時擁有生物醱酵及化學合成之能力的公司,預計於12月20日掛牌上市。
中化合成去年稅後EPS達3.62元,表現大幅成長,今年前3季EPS為1.82元,雖未達去年水準,但在多項新藥已獲得FDA上市許可認證,將對第4季業績再添動能,備受投資人矚目。
中化合成透過大股東中化製藥的協助,研發超過30種原料藥品項如抗焦慮劑、抗糖尿病藥、腸胃藥、抗真菌劑、抗組織胺藥、抗菌劑、心血管藥、潰瘍治療藥、骨骼肌肉鬆弛劑、降血脂及免疫制劑等。先後完成cGMP原料藥廠、cGMP生技工廠、cGMP原料藥及生技先導工廠,並成為台灣第一個通過美國FDA查核的原料藥製造廠、到目前為止在FDA登記有18項藥品,於美國成立銷售辦公室-Pharmaports LLC,強化北美地區拓展業務及提供更好的服務,架構中化集團從原料藥到藥品之國際供應網。
16.汽車業回溫 富強鑫接單滿載
大陸汽車產業景氣回溫,帶動富強鑫(6603)單月接單回到億元以上水準。富強鑫指出,目前在手訂單達7.5億元,出貨安排已經排到明年第1季。
富強鑫指出,今年第2季後,受到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景氣滑落影響,接單也有緩和跡象,但10月後,明顯感受中國大陸汽車產業景氣有回復跡象,進而帶動大陸寧波廠接單回溫。再加上東莞廠也受惠於電子業急單,所以,10月的單月接單已經又回到億元以上的水準。
目前富強鑫兩岸3廠的在手訂單,總計在7.5億元以上,出貨已經排到明年第1季。由於產業機械接單,多半會跑在工具機之前,因此,第2季接單回落的富強鑫,已經在第4季又看到接單回升,則第3季接單滑落的工具機,可望在明年第2季又看到景氣回升。
17.廢紙價格喊漲 紙廠獲利看好
紙業10月營收普遍比9月稍差,特別是2大漿廠華紙(1905)、台紙(1902)在漿價回探後,營收表現不如預期。
國際漿價不管是長纖或是短纖近來再度下探,平均降了每噸100美元,反而是工業廢紙價格呈現蠢蠢欲動趨勢,從每噸235美元,又迅速反彈,逼近280美元。
不過,也因國際廢紙原料回探,加上國內廢紙原料的回升,下半年來,工業用紙價數度有調漲動作,讓3大工業用紙可望止血,減緩廢紙原料飆漲的壓力。
法人指出,整體來說,今年包括漿廠與紙廠在內,獲利都不差,也都是近年來最好的一年,漿價暫緩飆升的速度,可說是邁入整理期,特別是國際紙漿連漲15個月後,已緩下來了,讓下游出版與印刷業者得有喘息的空間。
18.東陽前10月 營收創新高
景氣觸底彈升,車市買氣回溫,汽車廠及零組件業10月營收成長居多,東陽(1319)單月及前10月營收雙雙締造歷史新高。和泰車(2207)年增率高達75%;大億(1521)、耿鼎(1524)因去年同期基期較高,則成為少數出現衰退公司。
中華車(2204)、三陽(2206)10月營收雙雙交出比去年同期成長成績單。中華車因密集推出三菱小改款OUTLANDER運動休旅車、LANCER FORTIS房車及COLT-PLUS特仕車問世,營收回升至29.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19%,創近5年來同期新高。
東陽受惠合併開億激勵,單月營業額已站上10億元大關,10月營收10.89億元,年增率42%;前10月營收83.95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3%。東陽集團中國大陸前三季營收103.85億元,前10月營收破110億元,同步改寫歷史新高。
大億表示,10月外銷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20%,但因去年同期內銷比較基期較高,導致年衰退9.45%,不過1至10月營收合計31.7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1.11%。
19.卜蜂新品牌 挑戰外食市場
卜蜂(1215)繼時時樂之後,再度將營運範圍往消費端前進,開設「六星便當」及「五星烤雞」門市店。董事長鄭武樾表示,六星便當已在台北及南投設有據點,不排除加開門市;此外,亦將投資1億多元在南投南崗工業區成立食品加工廠,最快明年動工蓋廠。
卜蜂前三季營業淨利2.27億元,與去年差不多,但業外收益則大幅提升至1.26億元,年增率高達1.7倍,稅後淨利2.81億元,EPS1.21元,年增53%,昨天自結10月營收11.57億元,年減2.68%,前10月營收為115.21億元,年增9.23%。
鄭武樾表示,前3季獲利不錯主要來自業外收益,包括轉投資的連雲港正大飼料廠,及認列泰國CPF股利6千多萬元,總計整個轉投資認列的利益約有8千多萬元。儘管今年蛋價、雞、鴨行情不好,本業經營較為辛苦,但轉投資效益顯現,證明在金融風暴前的投資標的是正確的。
據了解,卜蜂於2008年,進場護盤「富爸爸」正大集團在泰國掛牌公司CPF,當時以3元泰銖低價購入6,400萬股,昨天CPF股價飆漲至23元泰銖,也讓卜蜂投資報酬翻升數倍,粗估若是全部處分掉,至少可賺進半個資本額。至於是否會處分掉CPF股分?鄭武樾僅透露,會再作進一步評估,不會全數處分。
69.中工 營運看俏買盤進駐
中工(2515)受惠於蘇花改過關,加上今年營收獲利大幅成長,昨(10)日在短多買盤湧入下,大漲5.92%,以9.31元作收,已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包括五日均線、月線及季線都已翻揚向上,短多氣勢強,在量能逐漸增強及基本面支撐下,股價有機會向10元挑戰。
第4季進入旺季,中工營收有可能會創今年單季最高。法人預估,隨第4季政府公共工程預算入帳加速,除營收有機會衝高到140億元,全年獲利也有可能創下10年以來的新高。
20.遠東新、新纖 10月營收勁揚
國際棉價持續發燒,遠東新(1402)、新纖(1409)10月營收再攀升,尤其是聚酯棉與聚酯絲等產品更是熱到不行,其中遠東新的聚酯絲交易金額,比9月成長22%,新纖則是在聚酯棉表現較佳,比9月增加33%,顯見受惠棉價的熱度不減。
同時,遠東新、新纖今年營收都有機會刷新近10年新高水準,遠東新瞄準500億元,新纖上看250億元
遠東新10月營收45.78億,年增率為22.9%,前10月有437.9億元,年增率達27.63%,新纖10月營收有20.59億元,年增率為32.18%,前10月達210.56億元,年增率有30.11%。
今年遠東新與新纖的本業,都已轉虧為盈,不再成為集團的包袱,讓這兩大國內最大紡纖原料供應商的前3季財報亮麗,遠東新EPS1.84元,新纖EPS0.93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