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0-04 07:29
法人對南亞持股信心 恐遭燒傷
【經濟日報╱記者溫建勳/台北報導】 2010.10.04 04:13 am
南亞塑膠二廠發生大火,遭勒令停工,法人預期,南亞此次大火又逢勒令停工,復工時程沒有具體時間表,恐將影響法人對南亞的持股信心。
不願具名的外資法人指出,此次工安意外對台塑集團損失金額事小,但連續工安意外造成的企業形象損傷,才是最大的問題。
南亞總經理吳嘉昭在火災發生後不久即向外說明,初估損失約新台幣1.5億元,生產線暫時移往大陸南通廠及嘉義廠,希望將衝擊降到最低。台塑集團經歷六輕大火之後,對於損失狀況及早公布,至少可以讓投資人安心。
外資近期對台塑集團的投資策略,是「買進台塑、賣出南亞」。因為大陸限電將降低當地聚氯乙烯(PVC)產能,讓台塑受惠程度深。反觀南亞,因為台塑石化烯烴一廠7月初失火停工,原本就對南亞的直接影響較大,加上轉投資電子事業DRAM恐續賠錢,摩根士丹利日前將南亞的投資評等從「優於大盤」降為「中立」。
此外,上次六輕大火時,野村證券就直指工安問題將是決定復工時程的關鍵,周邊居民對安全疑慮升高,這次嘉義地區也傳出居民抗議事件,外資將繼續關注工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