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1/16/11678.jpg)
-
ADee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07-06 15:44
談清代的辮子
本帖最後由 ADee 於 10-07-06 15:46 編輯
唐魯孫
《洪熙官與方世玉》這部連續劇故事情節錯綜複
雜,扣子扣得緊,佈局布得奇,懸疑譎詭,變化多
端,令人今天看了前一集,欲知後事如何,明天不
得不且看下回分解。這一部戲,可以說編導方面真
正得到連續劇的神髓真昧,收視率之高,也出乎意
想之外,上自名公巨卿,下至販夫走卒,都是它們
的忠實觀眾,足證此一連續劇之叫座力如何了。
有一天幾個朋友在一起閒聊天,不知不覺就聊
到連續劇裏的辮子問題,《洪熙官與方世玉》之劇
情是清朝的事,滿清距民國最近,諸事猶在記憶之
中。我們從前是留過辮子的,所說的都是彼時真情
實況,可以作為以後連續劇的參考。
在早先男孩子一呱呱墜地,洗三時一定要把胎
毛剃掉,稍微大點兒就留起“鍋圈”來了,鍋圈是
天靈跟四周都剃光,只留一圈長頭髮。
再大點兒有的頂門留一撮,編起來叫“沖天
炮”,左右兩邊留小辮叫“歪毛”,後腦勺子留一
撮叫“墜根”,求好養活。
男孩到十三四歲就要留頭了,所謂留頭,腦門
子留一排叫孩兒發,前面刮光,後面留辮子。李翰
祥導演《北地胭脂》裏的同治皇帝所留的辮子,就
是典型青少年的辮子。大戶人家未成年的男孩,多
半是奶媽天天給南頭打辮子,續上紅絲繩的辮穗
兒。
至於一般人家,大半是隔一兩天找剃頭師傅去
打。“打辮子”也有技巧,辮子不能打得太緊,太
緊了扭頭髮,也不能打得太鬆,太鬆就成了浪蕩子
荷花大少了。老年人要續黑辮穗兒,服喪的人要用
白辮穗兒或藍色辮穗兒,行商小販大都不續辮穗
兒。
還有一種人不但不續辮穗兒,而且編辮花時裏
頭還襯上一根豆條(粗鐵絲),辮子要衝上翹著,
叫蠍子尾,彼時的所謂無賴悠嘎雜子,都是這份兒
德行。一聲說打架,先露胳膊,挽袖子,跟著就是
把襯有粗鐵絲的辮子,往頭上一盤,跟人扭扭擄
擄,就不怕被人家抓住辮子了。
普通人幹點兒重活,都是把辮子塞在腰帶上,
也就不拖拖拉拉,礙手礙腳;至於把辮子繞在脖子
上的,大概在洗臉時才這麼繞,否則讓人抓住辮子
一勒,那簡直是授人以柄了。《洪熙官與方世玉》
之前,也演過辮子的連續劇,目前電影和電視,亦
常有辮子的扮相,這一段辮子可以供將來再有辮子
戲的製片參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