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11-16 10:02

升息放緩 激勵科技股短線強彈

基金》
【時報-台北電】11月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召開後,市場再次出現劇烈震盪。投信法人表示,聯準會釋出未來將放緩升息腳步的訊息,使科技股面臨的評價下修壓力有望減輕,並激勵股市短線出現反彈,投資策略應以選股為重,看好電動車、替代能源及雲端軟體等,具備長線成長趨勢的產業。 統一全球新科技基金經理人郭智偉表示,近年數位轉型,科技股轉向提高企業營運效率的服務,使科技股受到景氣下滑的影響較低。郭智偉表示,在經濟成長下滑的背景下,科技股提供的服務能幫助企業增加營運效率,使科技股營收較為穩定,股價也較其他產業有表現機會。 以資訊安全、商業分析及軟體服務產業為例,雖然明年美國經濟成長預計將下滑,整體企業科技支出成長也隨之趨緩,但多數企業明年科技支出成長率仍有5~10%,並集中於資訊安全、商業分析及軟體服務,使這三大版塊的科技股營收持續成長。 近期汽車需求雖出現雜音,但郭智偉表示,全球智能車及能源轉型趨勢確立,使車用電子及電動車具備長線成長潛力。歐美電動車滲透率尚低,讓電動車產業擁有巨大發展空間。能源轉型及歐洲能源去俄化趨勢,使能源市場出現結構性變化,替代能源也因此受惠。而資料中心的支出成長,雖預計在明年出現放緩,但網通設備產業仍相對具成長性。 群益智慧聯網電動車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全球科技類股具有獲利表現穩健、產業成長動能及題材不斷的優勢,不過選股仍是投資科技類股的重點關鍵,全球電動車市場銷售持續增長,隨各國將減碳作為重點政策,並訂下禁售燃油車時程,並透過獎勵措施鼓勵電動車生產,進一步提高電動車普及率,相關供應鏈的成長前景同樣值得期待。 根據Statista發布的Mobility Market Outlook報告內容,全球電動車產業年度營收金額年年增長,預期到2025年將接近6300億美元,從國家別來看,去年數據顯示,大陸以1604億美元、美國以490億美元居全球電動車產業營收前二強,前者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後者則為全球電動車製造領頭羊,相關類股投資前景持續看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欣文/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