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2-10-04 07:42

人到中年,收起你的尺子--4

教授說:“以前會覺得,啊,這個人怎麼會這樣,那個人怎麼會那樣。
年紀大一些開始覺得,人生有百態,一定要能夠接受別人有不同的三觀以及其衍生出來的思考方式。”
我曾有位關係極好的朋友,他家境優渥,一生追求詩與遠方。
我出身貧寒,每日省吃儉用,最大的願望是攢錢買房。
每每見面,他都要說我過於世俗,不懂生活的真諦。
然而他又何曾知道,輾轉幾個城市,搬過十幾次家,是什麼感受?
加班到半夜,回家發現行李被房東扔在門口,又是什麼感受?
我的朋友未必有錯,只是我們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人在年輕時,偏向以單一方式看世界,總覺得自己的一切,都天然正確。
只有自己高峰低谷都走過,才會在這落差之間懂得發自內心尊重每一種生活。
三毛一生,浪漫隨性,四處漂泊。
好友蔡志忠卻踏實沉穩,喜歡閉門創作。
兩人生活方式迥異,但他們從未試圖摻和與改變彼此的生活。
三毛讚賞蔡志忠的才情,會為他的新書寫序,三毛經濟拮据時要賣房,蔡志忠就準備買下來默默為她留著。
兩人彼此尊重,求同存異,他們的友情也一度被傳作美談。
傅首爾曾說,觀念的進步,就是要尊重每個人的價值排序和人生選擇。
收起糾正之尺,是克服自己的優越感,收起自己的炫耀欲。
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不用強行去為他人點燈。
真正成熟的人,會允許百花齊放,允許小草也有它的春天。
羅素曾說,“參差百態,乃幸福之本源。”
這世上,從來沒有一把尺子,可以量盡所有人的生活。
人到中年,經歷的事情越多,對世界的偏見就越小。
看不慣的很少,可理解的很多。
對他人不苛責,對自己不強求,活得越來越通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