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價格全面暴漲 這些晶片廠最先中彈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6.17
示意圖。圖/Unsplash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晶片業沒戲了?原料價格全面暴漲 這些廠商最先中彈
由於石油與天然氣價格飆漲,加上各項供應鏈的壅塞狀況難以緩解,使得製造晶片的原料、氣體成本持續增加,有專家警告小型晶片廠將面臨衝擊,且原材料的價格短期間內難以下降。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台灣李長榮集團李長榮化工集團總經理劉文龍(Vincent Liu)表示,「從2021年以來,許多金屬與氣體的價格都出現上漲,並開始為此做好準備,除了這些壓力外,還有物流的成本,我們預估瓶頸要等到下半年才會緩解,甚至會延續至明年。」
晶片製造涉及數百種精心配置且高濃度的化學材料與氣體,這材料約佔晶片製造總成本的2成,然而過去這些材料並不會受到市場關注,因為它通常都能維持穩定的價格,不過自從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爆發及晶片需求暴導致供不應求的狀況出現,情況就此改變。
此外,有不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用來製造晶片的化學材料及氣體,多數並無公開報價,不像金屬有集中交易所能參考,這代表業者必須仰賴供應商報價,現階段目前材料漲價已經衝擊小型晶片廠,以光阻劑為例,台灣、大陸小型晶片商收到的報價已漲了2倍。
不僅如此,在原油、天然氣的漲勢趨緩前,晶片材料的價格也很難往下調整。
諮詢機構Techcert執行長Lita Shon-Roy表示,「台積電、英特爾及三星等頂級經片商通常會跟供應鏈簽下長期合約,受到影響的機會也比較低,小型廠商就會面臨各種原料漲價的問題。」
(中時新聞網 郭宜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