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28 06:41

紙廠營收增溫 股價抗跌

2010-02-28 工商時報 【記者龔俊榮/台北報導】
國際漿價這一年飆漲得十分凶悍,連續12個月只漲不跌,已打破過去的歷史紀錄,雖然還未飆升到歷史高點,不過,紙漿上半年回跌的機率不高,也激勵了包括永豐餘(1907) 、正隆(1904)與榮成(1909)等紙廠連番調漲紙價,法人估算今年紙廠在景氣回春後,營收與獲利都有加溫的效果。
去年3月底是近年國際漿價的谷底,一度短纖紙漿重挫至每噸385美元,從4月起卻一路飆升,到今年3月,報價超過每噸750美元,幾乎飆漲了近一倍左右,這連續12個月只漲不跌的漿價,也是歷年僅見,究竟漿價要飆到何時,目前沒人敢斷言。
紙廠認為,今年北半球暴風雪,造成木片短缺,加上中國大陸大量進口漿,去年進口了近1,400萬噸,比2008年的952萬噸,年增率超過40%,已成為全球吸漿的主力國,這對國際漿價的飆升,有相當程度的助漲作用,今年大陸的紙漿進口估計還有成長空間,因此根據研判,國際漿價在暴風雪與大陸大量進口的雙重牽引因素激盪下,國際漿價回跌不易。
紙廠面對飆升的漿價,從元旦至今,每噸已連續漲了90美元,也迫使包括永豐餘、正隆與榮成等重要紙廠,不僅要調漲工業用紙,且已連續漲了3個月,總共漲幅高達37.5%,同時文化用紙也是連續漲2個月,漲幅也逼近10%。
不過,紙廠強調,紙價的漲幅永遠追不上漿價的漲幅,調漲紙價目前只能合理反映部分成本,不像對岸,說喊漲就漲,當地的工業用紙價格都已比台灣貴。
隨著景氣的反彈,出口也逐步漸入佳境,這一波紙價調升,估計對營收與獲利大有幫助。 最近開紅盤後,大盤指數直直落,相對上紙廠的股價具有抗跌性。
根據法人分析,國際漿價今年隨時有機會再竄新高,紙價調升也存在一定的空間,特別是大陸內需正在火紅,吸漿的本領短期內不會消失,有助漿價維持在高檔,加上出口市場也有回溫的跡象,這對紙廠而言,都是利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