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先買後付跨足金融業 不讓銀行分杯羹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06.09
蘋果示意圖。圖/美聯社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個股速查
蘋果周一於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宣布多項產品服務,並推出先買後付服務(Apple Pay Later),像金融業邁出具歷史性意義的一步。據《華爾街見聞》報導,蘋果將繞過銀行,直接向消費者提供貸款。
據悉蘋果先買後付服務,將允許美國iPhone和Mac用戶6周內將付款分成四期進行,無需支付額外的利息。由於蘋果沒有直接發放支付憑證的許可證,曾與蘋果合作發行Apple Card的高盛將允許蘋果訪問萬事達卡的網絡來運行Apple Pay Later。
然而,蘋果並未使用高盛或其他銀行做信貸決策、發放貸款,而是通過其全資子公司Apple Financing LLC向消費者提供貸款。
蘋果表示,目前不需要申請銀行牌照,直接透過子公司向客戶提供貸款,可從每筆交易中獲取手續費,並加強公司對數據的掌握,例如購買iPhone的時間或者從蘋果商店購買APP的頻率,來評估客戶的信譽。
包括亞馬遜、PayPal、Stripe、Shopify 和 Block(前身為 Square)在內的幾家科技公司也向通過其平台銷售的小企業提供融資。然而,除了Klarna和Affirm等專業金融科技公司之外,很少有大型科技公司像蘋果這樣直接向消費者提供一般消費貸款。
雖然這意味著蘋果須自行承擔客戶不能還款的損失,但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用戶相較其他科技品牌用戶,通常擁有更高的收入,因此降低了貸款風險。
蘋果表示,貸款上限預估在1000美元左右。如果Apple Pay Later的貸款沒有得到償還,那麽將不再為這些用戶提供信用額度。
雖然蘋果沒有透露出其具體的融資機制,但根據其最近的季報,截至3月底,蘋果擁有730億美元的凈現金,因此可以輕鬆地借出現金。